平庸之恶的根源在哪里

平庸之恶,英文为The Banality of Evil,由犹太裔著名政治思想家汉娜·阿伦特提出。这一概念帮助去除了人们对“恶”的神秘感。它让人们看到,这样的恶是平庸的,是不思考,不思考人,不思考社会,可以发生在每一个人身上。

不识数、不知道、不靠谱,林林总总的怪现状体现的是一种平庸之恶。

在平时只是不给力,但是关键时刻真是耽误事,甚至伤士气。

我们谴责平庸之恶,但我们更应该要追问的是产生平庸之恶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能够最大限度的避免。

1

平庸之恶的根源就在于人才评价的模式主义。

我们有的时候会听到一个说法,就是这个人的综合能力强。但是综合能力又是一种什么能力?

没有人能说得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但是显然获得这种评价需要一种特别的情商。剪除棱角、左右逢源,获得上下左右不错的评价,不得罪人、让上级感觉舒服,就比较容易获得高分评价,从而助力其一路发展。

那种较真的、固执己见的,即使坚持的是正确的意见,也容易被评价为不懂方式方法,沟通协调能力不足,最终被定性为不成熟的业务性干部,难堪大用。

但是病毒不管这些,只要能传播的病毒就是好病毒。

在人与病毒这一场战争中,我们的一些干部失利了。

因为这是一场战争,在战争中光靠所谓的“情商”是打不赢的。

所以我们会发现在战场上走出来的将军很多都是极富个性的,甚至是桀骜不驯的。

他们不是为了让你感觉舒服,但他能给你带来胜利。

在企业界也一样,你要招一个听话的CEO,还是一个能赚钱的CEO?

苹果在低谷的时候又把乔布斯请回来,他们不是不知道乔布斯的臭脾气和扭曲现实力场,但是他们只是希望能活下去。

乔布斯从来不会让人“舒服”,但这并妨碍他们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和改变这个时代的人。

事实上,一个伟大的人,往往都有很特别的个性,这既是他的缺点,也是他的优点,如果你把它们都磨平,那他只是一个平庸之辈。

这些人对社会的巨大贡献就是由于他有一个特别特别长的长板,他所有的短板都可以通过其他人的帮助予以弥补,但他的长板是无人可以替代的。

我们发现一个普遍性的规律,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定是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时代。

而历史就是这些不拘一格的人才开创的。

他们没有一个模子,没有一个模式。

我们也需要不拘一格的人才选拔模式。

洛克菲勒说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夸张了,但是道理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还能否容忍有个性、甚至有缺陷的人才,让他们能够脱颖而出?

我们发现哪一个行业,哪一个地区能够包容甚至助力这些奇葩发展,哪里就会获得超前的发展。这是一个人性的解放定律。

事实上,这个道理的本质根源在于进化论的本质,进化其实是没有方向的,我们需要鼓励大家都试一试,物竞天择实则生存嘛。

即使市场淘汰不了你,病毒也会来淘汰你。

2

社会发展了,专业化属性越来越强。

管理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即使是一把手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性背景。

《检察官法》《法官法》就对检察长和法院院长的从业背景进行了必要的限制。

所谓外行领导内行,一定是有特定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的,并不是一个通用的标准。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很多业务管理岗位都需要很强的专业性能力。如果不具备这种专业能力,就很难深入下去,就容易浮于表面。

虽然你是一把手,但是你的岗位其实是行业性的、条线性的,处理的是很具体的、很专业的问题,一把手如果不懂,又怎么能够形成专业的决断力。如果事事都依赖于副职,自己说不清道不明,那这个履职还有什么意义?

因此,专业属性和专业能力应当成为专业性管理岗位的硬指标。

有些活不是谁都能干的,甚至都不是谁都能力理解的,理解都不理解不了,还干什么?

哪里有平庸之恶,哪里就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

不管什么职位,责任心其实是最重要的。

不认真、老失误,体现的根本是态度问题。

之所以态度有问题,就是这些工作效果有时不是决定其发展的根本。

现在曝光了,问题严重了。

不曝光的时候,那就是不严重。

评价人的主观态度,不是看他说什么,而应该看他做什么、做得怎么样。行为才是主观意图的客观体现。

因此,实绩导向应该成为评价基础。

连续亏损的经理人,人缘再好、再懂事,老板也是没法用的,因为企业要生存。

同样,实绩起不来,光有表面文章也是没法用的,因为人民的福祉没有得到提高,如果是受到损害就更不要说了。

创造实实在在的成绩,赢得人民实实在在的福祉体现的才是一种真态度。

在形势日益复杂的今天,它一定是需要一番投入、一番苦工才能实现的,一定不是通过马马虎虎混日子就能够实现的。

一定是深入细致、敲针见响的工作,甚至不惜触动奶酪的改革才能实现的,不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完全一团和气,但是获得成效必须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改革都不是必然成功的,它需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以人民的福祉为最大依归。

所谓平庸之恶其实就是尸位素餐之恶,懒政之恶。我们责之深,是因为我们爱之切,我们只是希望明天会更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