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传染病权威专家张文宏预测:关于疫情的最坏结局,你需要知道

作者: 刘媛媛、阿泽

来源: 逆刘而上 (ID: yuanyuankaoshi)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还记得,1月30日,他分析了抗疫的三种结局:

最好:2~4周内所有病人治疗结束,2~3个月内全国疫情得到控制;

最差:控制失败,病毒席卷全球;

胶着:病例数在可控范围内增长,抗疫过程会十分长,可能长达半年至一年之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也就是说,最坏的结果,有可能发生。

这不禁让我好奇起来,人类历史上发生过这么多次的传染病,都是怎么结束的?

鼠疫、霍乱、天花、非典、禽流感....

最坏的结果到底有多坏?

后来这两种病是怎么被遏制的呢?

先说霍乱。

伦敦学者约翰斯诺,通过记录死亡、患病人数和位置后发现,霍乱原来是通过水源传播的,是人类将排泄物倒入水中污染了水源才滋生了霍乱。

所以,通过控制传染源,霍乱就能被控制。

今天,我们国家没有霍乱,要感谢清洁的饮用水。

在非洲、东南亚的一些贫困落后村庄中,却还时不时的会有霍乱发生,但霍乱消失了吗?

没有,清洁的饮用水和抗菌药物的发明,让霍乱的威胁性没有那么大了。

至于鼠疫的防治之路就更为曲折。

1894年,细菌学家第一次分离了鼠疫菌。

而后又过了4年,人类终于证明了鼠的跳蚤才是鼠疫传播的罪魁祸首。

第三次鼠疫大爆发时,华人博士伍连德通过解剖尸体发现了鼠疫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飞沫传染。

这一发现让人们知道了防止鼠疫大规模传染的办法,消毒、隔离、火化尸体、组建防疫站,从这以后大规模的鼠疫爆发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随着抗菌药物的出现,鼠疫,已经可以被治疗了。

用张文宏教授的话:“这个事儿,已经不算个事儿了。”

与鼠疫、霍乱的战斗不是一朝一夕,它整整经历了几百上千年,这期间人类付出了无数生命才换来了最后的胜利。

和病毒的战斗史,同样也是人类的进步史。

我国古代还有句老话: “生下孩子不算成,出了天花才算全。 ”

这种就算不死也会毁容的恐怖病毒,席卷着整个世界。

天花的消失,得益于一位医生的偶然发现。

到了18世纪,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现,有些挤奶工曾患上过牛痘,但却从来没患上过天花。

所谓牛痘,就是牛患上的天花,通常一些乡村女工与牛接触时会患上。

爱德华琴纳从中国接痘法中受到启发,他从女工身上的牛痘里吸取脓汁接种在另一名儿童身上,2个月后他又为这名儿童接种了天花病毒,但始终没有发病。

天花的疫苗出现了,由此,人类开始了对天花病毒的反击战。

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这种自文明初启便导致数亿人死亡、失明、毁容的疾病彻底被消灭。

天花,也成了人类史上第一个被彻底消灭的传染病病毒。

04

非典

关于非典,不再多说了。

非典的死亡人数为284人。对于非典,我的印象就是每天消毒、测体温,隔离在家,没有学上。

非典最终走向的就是胶着结局。

非典爆发期间没有研制出有效的药物,医护工作者们只能采取最古老的方式,隔离。

控制住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染途径后,新增案例就会越来越少,最终降低到可控范围内。

被隔离的人,要么死亡,要么活下来。

然后,随着气温回升,非典自己就不见了。

在经历了长达半年之多的拉锯战后,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宣布中国脱离了非典疫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