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是否有更快速的检测方式?核酸?CT?还是其他?

面对病毒的传播和感染,作为检测确认,无论是在隔离还是在治疗方面都是第一要务。

自从病毒爆发初期,就有无数的关于试剂盒的新闻,也有很多朋友在微信上问我试剂盒是怎么回事,甚至还有人问我说觉得自己发烧了,能不能买一个试剂盒回家自己做个测试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时的试剂盒紧张和检测能力受制约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话题。

而最近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指很多病人被临床诊断为新冠病毒,但是要多次做核酸检测才能得到阳性确诊,尤其是王辰院士在回答白岩松的提问时明确表示“核酸对于已确诊的病人阳性率也只在30%-50%之间”。核酸检测的准确率已经遭受到了广泛的质疑,甚至有影像学医生发表意见要着重的考虑CT诊断结果。

那么,面对新冠病毒,我们到底要如何检测?什么才是作为检测的最终依据?我会用五个问答的方式来给大家做一个解读。

先来解答第一个,也是最早被问起的问题,试剂盒是个啥?

华大基因的试剂盒照片

试剂盒,也就是核酸检测。因为目前我们临床包括官方的确认案例都是以核酸检测为准,我们每天看到的新增确认案例也是以此为准的。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坚持以核酸检测为准呢?这就涉及到不同检测方式的对象不同。只有核酸检测是从基因层面的确诊,也就是排除了所有其他的误诊的可能性的检测。

其实试剂盒就是这么个盒子,里边装了几个试剂。它本身并不能检测新冠病毒,它是给检测新冠病毒的仪器设备提供的试剂和耗材。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试剂盒产量日产几十万,一线还是疯狂的喊试剂盒不够?

其实一线缺的不是试剂盒,而是检测能力。检测能力除了试剂盒以外,还需要很多方面,我给大家打一个比方。

深圳的一个病毒检测实验室

比如现在核酸检测实验室就是一个坦克。那么试剂盒是什么呢?试剂盒就是炮弹,试验里的各种检测仪器就是坦克上的武器,实验人员是坦克兵,实验室是本身就是这个坦克的综合体。

我们现在需要实验室迅速的检测出一个病人是否患病,那么也可以理解为让一个坦克快速的摧毁一个目标,那么现在我们都面临哪些问题呢?

首先你得有炮弹对吧,但现在我们炮弹产量够高啊,那问题是什么呢?

我们缺坦克(实验室),缺坦克兵(实验员)。新冠病毒可以理解为是非常厉害的对手(比流感厉害多了),轻型坦克防护力是顶不住的,我们需要重型坦克(P2级以上负压实验室),但这种坦克平时配备的就不多,不是每个部队(医院)都有,同理,坦克手也不多。

同时一个坦克的的射速是有限的(实验室做一个样本检测QPCR检测要1-2小时),也就是说一个普通的实验室一天正常就能检测几百个人的样本,如果考虑人员充足三班倒估计能上千。

看了上边的解释,我相信大家能理解为什么我们试剂盒日产几十万,检测还是一天几千了吧。这就跟我一天造几十万发炮弹,但你只有20多辆坦克,每个坦克一天只能打1000发炮弹,最终你每天只能开20000炮,炮弹在多也没用。

所以我们当下这个阶段是努力的扩充检测能力,比如新修的火眼实验室,一个实验室日通量1万份样本。

那么来解答第三个,也是当下问的最多的问题,为什么核酸检测的准确率现在这么低?

其实这个问题一开始也是我比较费解的,因为我平时在实验室做类似的实验准确率不是100%,也得90%多吧,后边还找了几个博士实验员讨论这个事情。按理说核酸检测准确度非常高,因为他就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的直观判断问题。直到我接触了一些临床检测的信息我才发现临床和实验室区别还是挺大的。

给大家简略的描述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最主要的3过程。

采样,一般是口腔咽拭子(还有鼻拭子、肺泡灌洗液和其他),大家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在嗓子里边用个小刷子刷一些你的细胞出来。

提纯,这部是要通过各种操作把你细胞里边可能存在的病毒分离出来。

样本扩增。大家可以理解为,我们只刮了你一点点的细胞,这里边含有病毒的信息非常的少,需要用特殊的方法让里边的病毒构成成百倍的增加才方便检测。

那么我们来分析下,为什么在实验室95%以上精准度的试剂盒,为什么到了临床准确率直线下降。

第一个就是采样环节的问题,采样操作不规范是一个情况,比如没刮到指定的位置,没有刮到足够多的样本都是很常见的问题。同时还存在一个跟疾病本身相关的情况,这个疾病的感染分不同阶段,被感染细胞包括上呼吸道(比如咽喉)和下呼吸道(比如气管)。比如你这会病毒感染的是气管,你在咽喉取多少样本都没什么病毒。同理,病毒现在感染的是喉咙,你用肺泡灌洗液也找不到多少病毒。样本里就没多少病毒,后边检测当然就检测不出来了。

第二个环节是提纯环节,这个环节基本就是实验室操作人员,比如能否做到样本之间杜绝污染一类的,这个环节问题还不大,只要按照规范熟练操作就行。

第三个环节是扩增检测环节,这个环节目前来看问题挺多的。

怎么说呢,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单纯的实验设备跑数据的环节,没什么太复杂操作,那么问题出在哪?

就是试剂盒本身!

一方面是生产问题:

现在市面上的试剂盒五花八门,各种品牌,都是属于面对疫情临时研发,赶工生产的,质量参差不齐。正常的试剂盒要经过3-5年的反复验证才能上市,而我们现在这批试剂盒连3个月都没用上呢。所以现在有很多试剂盒根本达不到出厂质量要求。100发炮弹打出去,哑弹一堆,那结果能准?

另一方面是设计问题:

比如咽拭子采集器不配病毒保存液,那么在样本采集到送测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发生意外导致结果不准。

还有就是检测位点设计数量不同。我们把新冠病毒比作是一个人,那么我们如何识别出她去其他病毒的区分呢?肯定是要找只有新冠病毒才有的特征。比如只有新冠病毒是单眼皮,那么我们就要检测这个样本是不是单眼皮。但更好的试剂盒会检测多个特征,比如新冠病毒是斗鸡眼的单眼皮,那么我在检测斗鸡眼的同时还检测单眼皮。即便这个标准里我没找到单眼皮,但是我能找到斗鸡眼,我同样能认出来你是新冠病毒。

所以在这里我也呼吁试剂盒生产厂商请多听听临床和检测机构的呼声,赶紧升级你们的产品。

第四个问题:既然核酸检测现在不咋准,CT行不行?

CT的好处就是所有的医院都配备CT,可以及时快速的给出结果。对于新冠肺炎来说,虽然我们给出了CT影像学上的判断标准,但是我们同样要考虑非典型症状,以及混合症状造成的误检和漏检。我觉得否能用CT结果来作为判断标准,这个要分地区来看。

比如在湖北以外地区,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基本能做到及时隔离及时治疗,而且医疗条件充足,哪怕是多次核算检验也没有问题,所以这时候我们以核酸检测为准。

但考虑到湖北,尤其是武汉目前的情况,我是支持根据临床症状,接触史,流行病学史,以及CT结果反馈就直接按临床诊断为新冠肺炎的,不要非等着核酸结果。当然最终诊断还是要进行核酸检测的。

第五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办法?

这自然是有的,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医学上最常用的方法,血清学抗体检测。这种检测方法同样是一个快速成熟的方法。正常来说。2-4周我们就能检测到人体内的病毒抗体,比如我们可以用抗体来检测HIV啊,乙肝等等病毒感染性情况。

血清学检测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和核酸检测进行互补,因为他和核算检测的不是一个内容,核酸检测的是你身体里有没有病毒,而血清学抗体检测是你身体里有没有针对这个病毒形成抗体。两个结果综合判断,可以有效的减少漏检率。

但这个抗体试剂盒的研发周期要比核酸试剂的周期长,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市面上有开发出来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估计还要1,2个月,这个我是很期待的。

第二个,就是我们老本行了,基因测序。这是当下病原体感染的最强检测手段了,不管是细菌病毒还是其他的病原体感染,基因测序都是最精准,最全面的检测方式,可以说是“金标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可以获取到所有的感染源信息,对于多种病原体感染有奇效。而且测序还有一个好处是通量巨大,一台高通量测序仪的工作量比一个实验室一天完成的总样本量还多。

但这个测序这个“金标准”也有问题,一是时间长,测序时间会比试剂盒方式要长,第二个问题是贵,我粗算下价格可能是试剂盒的10倍以上。所以这个方法可以作为一个终极兜底方案,考虑1,2次核算检测为阴性,但是临床症状诊断为新冠肺炎的病人采用这种方式。

以上,欢迎大家讨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