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李天祥先生

李天祥,1928年生于上海,原籍河北省景县。1946年以油画系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徐悲鸿先生任校长的国立北平艺专,师从徐悲鸿、吴作人等名师。1950年毕业期间创作《林祥谦就义》获一等奖,被徐悲鸿推荐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1953年由徐悲鸿推荐并考取了第一届赴苏联留学生,进入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油画系学习,在该院院长奥列什尼柯夫与梅里尼柯夫院士的指导下,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创作《儿童图书馆》被学院收藏,获优秀毕业证书。归国后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二画室主任教授、全国美协理事、油画学会顾问、俄罗斯列宾美院名誉教授。1985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与中国美术家协会推荐,应上海大学特邀出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第一任院长,兼任上海美协副主席。在退休之后与赵友萍、徐庆平等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支持下建立人大徐悲鸿艺术学院。2020年2月5日22点11分于北京病逝。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岁月丹青——李天祥

山花烂漫 艺道永存

2020年2月5日,著名的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李天祥先生逝世,享年92岁。

作为建国后第一届留学苏联列宾美院深研油画的先驱,李天祥先生是中国油画振兴发展实至名归的先行者。作为苏俄现实主义大师奥列什尼科夫的高足,他将完整的油画色彩学带回中国,并通过实践研究和持续创作,将毕生的研究成果凝汇于和赵友萍先生编著的《写生色彩学》《绘画色彩学》《色彩之境:色彩美研究》等著作当中,正是凭借李天祥先生这种无私的学术态度和在学界几乎是最早最专业的色彩学术著作,中国油画的色彩学理论及实践体系才得以逐步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有了持续进步发展的可能。

作为兢兢业业的教育家,他在担任中央美院教授、上海大学美院院长和筹建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时,为中国油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他对于后学晚辈的影响是值得被当代中国美术历史所深深铭记的。

斯人已逝,音容宛在,他一生的创作中,无论主题性作品还是风景作品,都是他艺术信念的形象表现,这些作品为他继续言说着油画色彩的熠熠生辉,在替他接力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现实主义的探索。

向李天祥先生致以最深切的敬意——精神永在,灵魂永在,艺术永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郑光旭

《寒凝大地发春华》 李天祥、赵友萍 布面油画 1979年

《寒凝大地发春华》 局部 李天祥、赵友萍 布面油画 1979年

《路漫漫——组画之一》 李天祥、赵友萍 布面油画 178×400cm 1982年

《山花烂漫时》李天祥、赵友萍 布面油画 1967年

《俄罗斯少女》李天祥 97.5×78cm 布面油画 1957年

《农村女孩》李天祥 90×79cm 布面油画 1958年

《妇女像》李天祥 90×97cm 布面油画 1956年

《大学生》李天祥 90×79cm 布面油画 1958年

《女青年肖像》李天祥 40×50cm 纸板油画 1976年

《儿童图书馆》李天祥 59×196cm 布面油画 1958年

《儿童图书馆》局部一

《儿童图书馆》局部二

《儿童图书馆》局部三

《北国农舍》 53×39cm 布面油画1980年

李天祥《新绿》布面油画 2007年

《林与泉 》李天祥 布面油画

《紫丁香 》李天祥 布面油画

《林与泉 》李天祥 布面油画

《薄暮》李天祥 17.5×23cm 纸板油画 1956年

《晨光》李天祥 13×16.5cm 纸板油画 1956年

《日落》李天祥 13×16.5cm 纸板油画 1956年

《桦林映日》李天祥 20×11cm 布面油画

《秋心似火 》李天祥 布面油画

《风雪岳桦林》李天祥 布面油画

《白公馆 》李天祥 布面油画

《湼瓦河晨曦 》李天祥 20×11cm 纸板油画 1956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