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有啥用,为啥嫔妃受赏都会欣喜异常?

文|武品文史

在古代,皇权让人敬畏,而一些本来普通的物品,从皇家流传出来也是非常尊贵,比如圣旨、黄马褂、尚方宝剑等。

而拥有这物品的人不是身份显赫就是立功无数,然而有一种东西,皇帝不但经常赏赐,而且得到的嫔妃都会异常欣喜,这个东西就是“金瓜子”

那么这个金瓜子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说呢?

金瓜子

说到这个金瓜子,经常看电视剧的人也许见过,就是用金子制作而成的瓜子状的金疙瘩。

根据《清史稿》的记载,古代真实的金瓜子并不是图片中所呈现的精致的瓜子形状,而是如瓜子般大小的碎金子。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的炼金技艺还没有达到这种水准,搞个金瓜子的模具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加之这金瓜子原本就是碎金子,根本没有必要像制作工艺品那样去苛求它的成品,只需形似,因为它内在的金子属性才是它的价值所在。

而一枚金瓜子的重量用现代的计量单位来计算的话,大约是二十克至三十克左右,相当于一万元的人民币,而且这金瓜子通常不会只赏一颗,总要抓上几颗一起撒下来才过瘾。

这在当时的民间也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要知道古代的流通货币还是以铜钱为主,连官银都是稀罕物,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没有见过黄金,加上古代对于黄金的管制比较严格,也就更加显示出黄金的贵重。

也正如此,不管是王侯将相、嫔妃宫女还是侍卫太监,只要能得到金瓜子都会兴奋得不行。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人都是见钱眼开,是一种对钱财的喜爱,对虚荣的一种追求。

但是有一点也许大家并不知道,这金瓜子在清朝时期是皇帝的皇家之物,民间是不可以私自铸造的,就算是皇帝所赐,也是不可以拿到外面等价流通的,否则就是大不敬之罪,这罪名非同小可,弄不好就是杀头的罪过。

其实说白了,这个东西就是中看不中用的“艺术品”罢了。

总结:

我们看古装剧的时候,会发现只要有人提到皇帝就会把双手举起呈抱拳状,这就是一种对皇权的尊重和敬畏,能得到皇帝的恩泽,那是一些人做梦都会笑醒的事情。

因此皇帝赏赐的物品不论贵重与否,人们都会在家中供奉起来。

比如这个金瓜子,它的价值在于它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皇恩,是一种家门荣耀,是光耀门楣的镇宅之宝。

这其毕竟天下的一切都是皇帝的,说白了,在封建社会任何人都是靠皇帝的眷顾过生活的,得到了金瓜子也就意味着得宠。

这其中一辈子生活在后宫里的嫔妃们更是看重,只有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才能在争奇斗艳,尔虞我诈的后宫里抬起头来,才能为娘家人争荣光,自己才能有所保障,有时甚至是生命的保障。

参考资料:《清史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