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美术作品展之万水千山(三)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遵义美术馆“闭馆不闭展”。继2月1日推出《红色美术作品展》网上展厅后,2月15日起又推出“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美术作品线上展”。此展将通过“万水千山”“红色曙光”“花繁叶茂”三个篇章对展出作品进行分期展示,让广大观众足不出户感受优秀艺术作品带来的美感体验。

展览名称:红色印记——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美术作品展

主办单位: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中共遵义市委宣传部、遵义市文体旅游局、贵州省美术家协会

执行单位:遵义市美术馆

展览共分“万水千山”“红色曙光”“花繁叶茂”三个部分,作品来自全国各地,其特邀作品5件、遵义美术馆馆藏作品40件,面向全国征集40件。这85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影像、装置等多种形式,在追寻红色记忆的同时,彰显了遵义会议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的精神内核。

本次展览在注重史实再现的基础上,突出视觉呈现和互动体验,以多样化的艺术语言和展示视角,生动记录了中华民族战胜外来侵略,建设美好家园的光辉历程和巨大成就,充分展现了广大艺术家服务时代、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是全国文艺工作者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5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提示:关注遵义美术馆公众号通过虚拟展厅观看展览)

作 品 赏 析

《生命》248cm*129cm-国画-罗宁

作者简介

罗宁,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名誉馆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协委员,遵义市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国画作品以人物特别是当代女性题材为主,画风率真,个性突出,多次入选国内外展览。出版有《21世纪画坛人物个案研究——罗宁》、《中国画艺术当代经典大家——罗宁》等数十种画集及专著。2015年先后在深圳、南京、宁波、潍坊等地举办《罗生门——罗宁的意义》画展。

创作简述

作品表现红军女战士在长征路上迎接新生命诞生的主题性创作。红军长征路上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个别红军女战士面临分娩,尽管硝烟弥漫,战火无情,但也挡不住新生命的问世。作品以竖幅八尺整纸,采取纪念碑式构图,虽然运用细线抅勒和淡彩渲染,但画面整体不失力度,使战争和人性两种话题成功寓于同一作品之中,画中人物不同动态和传神的面部形象,把观者带到那个特殊年代难以想象的困难和紧张氛围,使我们向红军女战士致敬的同时,更引发我们对战争的痛恨和对生命的热爱。

张九九《东进桐梓》200cm×160cm

作者简介

张九九,生于1987年,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创作简述

1932年2月,红三团渡过赤水河后,彭德怀命令十三团为前卫,急奔桐梓,实施夺取娄山关、再占遵义城的战役计划。作者以部队黎明前行背影为描绘对象,运用意象的手法,表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与悲壮。

《红色记忆》 180㎝*126㎝-国画-石建伟

作者简介

石建伟,字石品,号谷云轩主。

1972年8月20日生于山东枣庄,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曾研修于中国工笔画学会高研班、中国现代工笔画院高研班,工笔、写意兼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创作简述

绢本,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石板镇五月一个宁静和谐的清晨,朦朦胧胧的天光浸渍在薄薄的雾气里,小战士昂首挺胸的屹立在这个梧桐花开的季节。

画面宁静而不失生动,虚实掩映中实现了现实景物的意境再造。

刻画出年轻战士大无畏的革命意志与革命情怀。

《炽》97cm*90cm -版画-冯果、许世迪

创作简述

描绘的是一面普通的红军军旗:枪林弹雨中军旗已经千疮百孔,部分旗面也因为战火烧焦而变黑,战士的鲜血洒在旗面上也已经凝固。作品从侧面反映出战争的残酷以及中国工农红军将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经历战争和疾苦,在共产党领导下军旗依旧迎风飘扬,预示着红军精神势必发扬光大。

林飞 《老城记忆·子尹路 96 号》 油画 120-150cm

作者简介

林飞,男,1989年生于河南郑州,2013年考入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于耿翊教授,2016年以来任教于兴义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现为贵州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会员,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贵州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副主任,贵州省黔西南州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创作简述

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描绘着我们党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作品“即兴”式的绘画语言书写着空间中错位的物象,运用重叠和渗透的手法完成空间中的一种构成,使整幅作品呈现抽象意味。画面中大面积的红色背景下的简约物象记录着革命前辈们的点点滴滴,要谨记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子尹路96号,那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永远的记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