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抗“疫”期间这些温暖瞬间令人感动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忽然来袭,人心惶恐,幸而有志之士挺身而出,中央第一时间组织调度,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全力以赴,积极备战。此刻,全中国、全民族、全体国人都已行动起来,共克时艰。

2月17日,治愈病例突破1万,全国新增确诊病例总数已连续13天下降……除了这些,疫情期间,还有这些事情令人感动。

救治一线,冲的最前的是白衣天使。疫情面前,为了能够更快地服务病人,更快地投入工作之中,武汉第四医院的一群女护士,毅然选择了减去长发。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为了能留在一线,隐瞒了自己身患渐冻症的消息,每天只睡2个小时,只为救援更多的患者。在病毒肆虐的此刻,不断有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消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兄弟省市医护人员不断驰援武汉的消息,他(她)们所在所为,无愧于一个“白衣天使”的称谓。

防控一线,守得最稳的是基层党员干部。自疫情出现后,各地基层党员干部坚持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勇担使命,坚决守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线。1月24日,湖北省南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科负责人郑勇在除夕夜班岗位值班突发疾病住院后,因因积劳成疾,发展成急性肝衰竭,不幸牺牲。2月16日,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在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此外,还有无数个党员干部放弃春节和周末休假权利,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挺身而出,默默地守护在防控一线。

科研一线,科研工作者加紧攻关。在疫情面前,84岁钟南山院士一方面劝大家不要去武汉,另一方面,他乘坐高铁赶往武汉防疫第一线了解相关病例,他的“逆行”令人感动。1月24日,科技部成立了以钟南山院士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科研攻关专家组,启动了3批共计16个应急攻关项目。2月5日,我国研究人员牵头,对美国在研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在武汉金银潭等医院启动临床试验。此外,在疫苗研发方面,科研人员正在采用多种技术、并行推进。

建筑一线,建筑工人夜以继日抒写“中国速度”。2月2日,武汉版“小汤山”——火神山医院完工交付,从1月25日到2月2日,短短8天时间,7000余名建设者日夜酐战,展现了神奇的“中国速度”。这个速度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建筑行业从业者勇于担当的高贵品质。

救援一线,中华儿女自发接力。2月1日,山东日照一名环卫工人捐款12000元,不留姓名;根据凤凰网视频报道,超300位影视明星为抗击疫情捐款,累计达1.3亿。2月17日,在中国外交部网上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耿爽表示,目前,已有旅居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广大海外侨胞自发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和渠道助力祖(籍)国抗击疫情。在疫情面前,不分男女老少,也不分国籍国别,更不分职务差别,我们中华儿女自发为爱接力,为爱传递。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一个个可敬可爱的群体,共同铸就成为一个红彤彤的中国心,也汇聚起了无比庞大的精神力量。因为感动常在,我们心儿永远交织在一起,我们就能团结一心携手战胜病毒,众志成城守护生命防线。看,这是那些危急时刻不计个人安危敢于挺身而出的逆行者!看,这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不计个人安危默默奉献的基层工作者!抵抗新冠肺炎,我们,一个都不能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