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海报「百年纪事」

作者 / 鱼仔

北京时间2月16日清晨,中国当代油画家廖炯模在上海华山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9岁。廖炯模将毕生奉献给美术教育事业,同时也将自己的才华倾注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他生前曾为《甲午风云》、《刘三姐》、《五朵金花》等多部知名影视作品创作过手绘海报,留下了许多美丽隽永的作品。

中国当代油画家廖炯模

左:电影《甲午风云》右:电影《刘三姐》

在那个年代,实行国有制的电影生产机构还没有细分出“电影海报设计师”这样的职位,海报常常需要由国画、版画大师兼职创作。艺术家们怀着空前的热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投身到电影海报创作中,用他们多元的艺术思维和精湛的美术手法,推动了中国海报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中国电影海报的创作启于何时?不同阶段有着什么样的特色?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不如让情报君带着你一起回顾中国电影海报的创作之路吧。

1920s-1970s:

从“手写海报”到“手绘海报”

作为电影最直接的宣传方式之一,中国电影海报几乎是随着中国电影同步诞生的一门艺术,如果追溯到更早之前,它其实早就融入了老百姓的日常娱乐生活。

十九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当时的老百姓管它叫作“西洋皮影戏”,通常由欧洲人在戏院、茶园等公共娱乐场所放映。早期的电影宣传方式非常简单,只是将片名、放映时间写在纸板上,张贴在放映场所门前和居民流动区,以便观众了解。这样的宣传方式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当时中国电影业已经开始有了初步发展,成立了一批电影公司,电影也开始进入了标准化生产轨道。由于群众观影能够带来切实的经济收益,影片公司也开始在宣传方法上寻找新的出路。

当时,只有“明星”、“联华”等具备一定规模的影片公司才有生产海报的能力,一些小型电影公司通常发行小型的宣传画册来代替海报。在这些宣传图纸上,电影公司通常会配上手绘的主演画像,然后尽可能多地用文字表现片名、主演、出品单位、放映时间等信息,有些甚至会详细地写上故事情节。

1926年上映的电影《燕山侠影》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电影海报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摄制

电影《火烧红莲寺》的宣传画册

1934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电影《渔光曲》

等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产业收归国有,迈入“红色经典时期”。彼时的电影不仅仅是大众娱乐产物,同时也承担着政治教育的功能,一个鲜明的特点是,象征着力量感的“工农兵”形象,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影海报上。这段时期,中国电影的海报受到了苏联电影的影响,风格开始偏向现主义,一些学院派的艺术家开始尝试为电影设计海报。

像时任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师的山水画家颜地,就以水粉为表现手法绘制了电影海报《白毛女》《翠岗红旗》、郑捷克以木刻手法创作了电影海报《红色娘子军》,程十发以水墨为表现手法创作了电影海报《林则徐》,廖炯模则用版画的创作手法为《甲午风云》等影片设计了海报。

当然,并非所有电影的海报都采用传统的美术表现方式,像电影《大李小李和老李》的海报就采用了漫画的手法,生动传达了电影的喜剧特色,放在现在来看也仍然不过时。

1962年谢晋导演电影海报《大李小李和老李》

进入“文革”后,电影作为政治宣传的作用愈加凸显,“样板戏”开始出现。观察大部分样板戏的海报,我们大致可以发现一个固定的设计模式:身为英雄或正面人物的主人公画像充分占据了画面二分之一以上的内容,人物目光坚定、动作夸张,精神昂扬地凝视前方,海报留白处用偌大的字体书写片名,并配上“革命现代京剧”等小字(有时是一首爱国小诗),版面下方则有若干电影剧照相衬。有的时候,敌方也会作为反面人物出现在海报上,形象通常是被丑化的怪异模样。

1965年电影《地道战》海报

1971年电影《沙家浜》海报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革时期的电影海报中,摄影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出现。为电影拍摄的剧照通常会以连环画的形式安排在海报下方,影片的重要情节在海报上一览无遗,以此达到宣传电影的效果。

1980s-1990s:

从“现实主义”到“寓言象征”

进入80年代后,中国电影走入了新的局面。政治上的松绑、经济上的改革开放、文化上的自由思考,艺术上的现代化创作,让电影和电影海报设计都呈现出多元的格局。

那个时期的电影,从关注政治到开始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本质。这样的视角投射到了海报设计上,一些设计师们倾向于让电影中的多个角色同时出现在海报上,也有些倾向于让主人公深情地凝视一处,颇具浪漫色彩。

这些海报有一些相似的特点:比如设计理念开始化繁为简,不再粗暴地用色彩或影像涂满整张纸,为了丰富海报的艺术感,设计师常常会运用国画、插画、剪纸等方式对电影画面进行二次创作。除此之外,这段时期的电影海报开始注重整体观感,设计师们开始讲究色彩搭配与文字排版,演员与幕后班底介绍自动缩小不再处于显眼位置,而冗长的剧情介绍也开始在海报上消失。

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第五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他们力求标新立异,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因此在选材、叙事、人物、镜头语言等方面都独具一格。在这些电影的海报中,人物与静物的搭配相得益彰,海报整体呈现出与电影主题相呼应的寓言气质,并且十分注重情感渲染。

90年代以来,摄影、电脑绘图、彩色印刷技术的普及大大打开了设计师的思路。有了高科技手段的加持,设计者可以轻松地制作出原来手绘根本达不到的特殊效果,电影海报的设计自然是更加个性化了。而且受现代主义艺术流派的影响,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元,写实、象征、抽象等多种手法被运用到海报设计中。

然而也并非没异类,就在内地海报设计师孜孜不倦往更高的艺术方向探索时,电影海报界的“泥石流”——香港电影海报,开启了洗脑式的“复制粘贴”循环。

比起香港海报将主人公一股脑全放到海报上的操作,

内地设计师显然更懂节制。

九十年代之后,中国电影开始往国际市场走去,海报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必备的宣传手段,也是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展示品。2000年,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上映。《花样年华》的海报针对不同发行地区和国家作出了巧妙的安排,设计师根据不同国家的审美水准,设计了不同的海报,这些海报精美程度丝毫不亚于艺术作品,收藏价值极高。

2000s-2020s:

从“借鉴融合”到“独立创新”

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电影海报一度在设计上走偏。

在中国电影商业化之路的探索中,好莱坞式的“大明星为主、大场面打底”的海报风格不可避免地被借鉴到了中国电影海报设计中。

电影需要追求商业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刺激观众为电影消费则是第一要义。在海报设计上除了要将大明星放在首要位置,海报整体风格也要向“史诗”的方向靠拢,极力向观众彰显影片经费的充足。在情报君看来,这种依靠简单电脑合成技术制成的海报商业目的太明显,它的设计思路过于直白从而丢失了艺术韵味,陷入了僵化的套路之中。

事实证明,创作一张海报不亚于打磨一件艺术品,经验、创意、精力都不可或缺。2014年,电影《黄金时代》发布了多款海报,立刻引起了业界关注,这些海报分别对应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等多个国家地区,写实与写意融合,呈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

如今,海报已经是中国电影一项常态化的宣传手段,从创意构思,到制作生产,再到发布渠道都有相对完整的流程。片方对于电影宣传的重视也使得各项分工逐渐明确,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成为业内的共识。

一些电影海报创作公司得以应运而生,像竹也文化、远山文化、新艺联等公司开始逐渐崭露头角,而黄海、赵力、陆云帆、张渔等设计师也开始在业内享有声誉,他们的名字成为了中国电影海报界的“金字招牌“。

一个成熟的海报团队在影片影片筹备阶段就会介入,提前了解影片风格与市场定位,用以设计先导海报、预告海报等。等到影片上映后,设计团队还会根据宣传节点与片方要求推出不同的角色海报、概念海报。

水墨画、浮世绘、手绘、中国风……有关电影海报的想象力正不断延伸,电影海报越来越强调个性化的构思、新颖的视觉表现与强烈的情感营造。设计师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为电影设计定制化的海报,需要同时兼顾美学、情感与商业性。电影海报在设计师们的探索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立的视觉艺术,它们不仅仅只是传递电影信息,同时也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

海报设计左上:黄海、右上:赵力,

左下:陆云帆,右下:张渔

从千禧年到现在,中国电影海报可以说完美实现了逆袭,在我们惊叹中国审美终于提高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将目光投向背后那群默默为电影“做嫁衣”的海报设计师,是他们,让电影“定格”成了最美的样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