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消毒,真的有效吗?新冠病毒到底是如何被灭活的?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目前新增病例仍在持续上升,累计确诊病例突破了七万,形势依旧十分严峻。

尽管已经有了很多科普家庭消毒的文章,还是有很多人不放心,经常跑过来问,这样消毒,有效吗?能杀灭新冠病毒吗?

果仁妈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 从消毒剂的作用机理讲起,让你清楚get病毒的失活过程, 同时也 不再焦虑,做到淡定有谱!

🦠🦠🦠

1

新冠病毒的结构特点

引发此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身份”已经明确, 是一种包膜病毒,除了蛋白质形成的衣壳和其包裹着的遗传物质( 单链的RNA)外,还具有一层包膜。

👆新冠病毒结构示意图

在包膜结构的表面,有三种糖蛋白,分别为:

刺突糖蛋白(S,SpikeProtein,是受体结合位点、溶细胞作用和主要抗原位点)

小包膜糖蛋白(E,EnvelopeProtein,较小,与包膜结合的蛋白)

膜糖蛋白(M,MembraneProtein,负责营养物质的跨膜运输、新生病毒出芽释放与病毒外包膜的形成)

👆新冠病毒电镜图

如果消毒剂,或者其他环境条件,可以破坏新冠病毒的结构,应该就可以有效地灭活它。

2

常见消毒产品的作用机理

目前,市面上的消毒产品 按照作用位点来分类,可以概括为以下两大类:

直接作用于内部遗传物质核酸:紫外线消毒

作用于蛋白质使其失活的:大部分化学消毒剂、高温

蛋白质的失活,主要是通过加热、脱水、氧化、成盐、脱氨、改变电荷等方式来改变及破坏其二级或三级结构。

3

如何选择有效的消毒产品?

1

直接破坏RNA

代表产品紫外灯、紫外消毒柜

👆常见消毒灯产品

紫外线是一种电磁波,一般按波长范围可以分为:

UVA(紫外线A,波长320~400nm,长波)

UVB(波长280~320nm,中波)

UVC(波长100~280nm,短波)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200nm以下的波长为真空紫外线,可以被空气吸收。 因此UVC可穿越大气层的波长介于200~280nm之间,这也是目前市场面紫外灯产品选择的波段。 其中,以253.7nm时的杀菌消毒作用最强。

UVC在照射新冠病毒后,能与其遗传物质RNA发生光化学反应,引起磷酸二酯键与氢键的断裂,形成嘧啶二聚体(如形成尿嘧啶环丁烷二聚体、尿嘧啶水合物、胞嘧啶水合物等),从而导致病毒失去复制能力。

紫外灯消毒,虽然有效,但不推荐。

注意事项

采购具有253.7纳米波长的消毒灭菌用紫外灯(与装饰用紫外灯等相区别);

紫外线穿透力较差,因此灭菌消毒时应直接辐照于物体表面,距离照射物不超过1米为宜

对室内消毒时应关闭门窗,人员回避,照射时间不少于半小时,消毒完毕后充分通风透气

紫外线会损伤皮肤及角膜,因此体不要直接接触,也不要盯着看,对儿童尤其如此。

2

破坏蛋白质使其失活

01

物理加热

代表产品 : 蒸汽消毒柜/锅/机等

👆常见的蒸汽锅

这一类产品,都是利用水蒸气的高温,将病毒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和氢键断裂,以破坏其二级结构;长时间下肽键也会断裂。

这样一来,蛋白质就会由有规则的螺旋、球状等空间结构变为无规则的伸展肽链,从而造成不可逆的失活。

这类产品,主要是针对一些耐热物品,比如餐具、玩具、奶瓶等小物件。 不建议购买,直接用锅煮沸,或用蒸屉蒸,也能达到同样效果。

要注意的是,对新冠病毒来说至少要56℃, 消毒时间也要至少半小时,以保证病毒充分失活。

02

脱水

代表产品 : 医用酒精

乙醇(俗称酒精)能够杀灭具有包膜结构的病毒,因此对此次的新冠病毒有效。

具体来说,酒精具有一定的脂溶性,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能够破坏掉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脂质包膜;同时,在接触到病毒包膜表面的糖蛋白时,能使蛋白质脱水变性,从而使病毒失活。

需要强调的是, 之所以要用75%的酒精,是因为酒精浓度过高时,脱水反应过快,会使接触的蛋白质迅速凝结,从而在病毒表面形成一层起保护作用的硬膜,防止酒精进一步渗入。而浓度过低时,又不足以杀死病毒

在75%左右的浓度下,杀毒效果最好 ,酒精将先溶解蛋白质包膜,再一点点渗透进病毒的体内,降解掉遗传物质。

市面上医用酒精浓度多为95%和75%,后者消毒作用更好。如果是前者,可加水稀释(100毫升95%的酒精,加约27毫升的蒸馏水)制得约75%的酒精。

如果买不到医用酒精, 75% 以上浓度的白酒也可以用作物体表面的消毒,但由于成分中除了乙醇还有其他物质,因此效果肯定没有医用酒精好。 这是应急的办法,不建议长期使用。

使用时, 可将酒精溶液装在喷壶里喷洒,也可以用棉花撮制成酒精棉球擦拭。 手部、手机、遥控器、门把手、按钮、钥匙、键盘鼠标等都可以用它来消毒。

注意事项

不要对着婴幼儿喷洒酒精,避免在身体上接触大量酒精,防止过敏或酒精中毒;

使用酒精时不要靠近热源,也不要对着空气直接喷洒,以免火灾;

不要在衣物上喷洒酒精,防止静电导致火灾;

给电器表面消毒时,记得切断电源,所有物品均应等酒精挥发之后方可再次使用;

酒精应存放在避光阴凉通风处,避免让孩子接触到。

03

氧化

代表产品1 : 含氯消毒剂

所有的含氯消毒剂均有一个共同点--可以在溶于水后,生成具有杀微生物活性的 物质次氯酸(H ClO)

次氯酸分子量小,并且具有强氧化性,在接触到新冠病毒后首先会氧化包膜蛋白使其变性,同时损害其蛋白质外壳,使其蛋白交联作用丢失,从而进一步破坏生物酶系统和遗传基因,使其失去活性。

市面上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漂白水、84消毒液等 ,可用于家庭日常用品(如桌椅、床头柜、卫生洁具、门窗把手等等)。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带“氯”字的消毒产品,都是含氯消毒剂。

尽管这种含氯消毒剂主要成分不一样,但在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窍门: 产品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的,就是含氯消毒剂 (当然,含氯消毒剂的主要成分还包括了次氯酸、氯化磷酸三钠、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氯胺等,但居家产品常用前两种)。

使用时,有些固体状消毒剂(如漂白粉)需要配制成规定浓度的溶液来使用; 液体状消毒剂(如84消毒液)需要兑水按一定比例稀释后使用。 具体按说明书操作即可。

注意事项

含氯消毒剂一般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在配置和分装时应戴好口罩和手套,做好防护;

含氯消毒剂具有强氧化性,存放时应避免高温、远离火源、远离儿童;

含氯消毒剂应避免接触金属物品和有颜色的衣服,以免发生腐蚀或褪色;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剂不要与酒精或洁厕灵同时使用,会产生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代表产品2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二价过氧基“-O-O-”,能产生具有杀菌能力的活性氧的一类消毒剂,代表就是 过氧乙酸

它杀灭新冠病毒也是由于强大的氧化能力。当接触病毒后,可通过移除病毒包膜蛋白的电子使其氧化受损,还可以攻击核苷酸的碱基和糖-磷酸骨架,从而破坏病毒生物结构和功能。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除了过氧乙酸外,还包括双氧水(过氧化氢)、二氧化氯等。

这是一类安全、绿色环保的消毒剂。其中,含过氧乙酸的产品具有醋酸的刺激性气味, 多用于工业和农业上的消毒,一般不推荐家庭使用 。而 氧水则很适合居家使用 ,可以用于桌子、床头柜、卫生洁具、门窗把手、楼梯扶手等表面。

使用时,可以根据国标 GB26371-2010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卫生标准中 要求,“在一般物体表面,用0.1%~0.2%过氧 乙 酸或3.0%过氧化氢,喷洒或浸泡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去除残留消毒剂”,或者根据产品说明书操作。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有强氧化性,对皮肤与黏膜有刺激性,因此使用时务必小心,不要让儿童接触;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应存放于通风、阴凉处,避免高温与金属,以防发生爆炸危险;

双氧水不稳定,存放久了消毒能力会失效 ,因此建议避光保存并密封紧密,开封后尽快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主要成分为“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消毒产品(如滴露、威露士等),目前争议比较大。

👆滴露消毒液

对氯间二甲苯酚(简称PCMX)属于酚类消毒剂,它在作用于冠状病毒方面的研究报道比较少。根据最近几年的实验结果来看,这类消毒液对SARS-CoV非典病毒、人类冠状病毒229E、MHV冠状病毒是有效果的。

鉴于此次新冠病毒与SRAS病毒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因此我们推断,含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消毒液对于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具有杀灭效果。

对氯间二甲苯酚的最佳起效浓度为0.12%,具体产品按说明书操作或兑水稀释后使用即可。

另一个讨论较多的是臭氧机

👆臭氧机,图片来自亚马逊

从机理上来说,臭氧的强氧化性对病毒是有效的,此前也有利用活性氧、臭氧灭活SARS病毒的实验报道,并达到了较高的灭活效率。

但由于臭氧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化学性质不稳定,剂量把握不好对人体有危害,加之目前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因此作为居家消毒方式仍需酌情使用

以上就是所有对新冠病毒有效的消毒产品的总结。针对目前爆发的肺炎疫情,卫健委专家指出:“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流行的一个重要手段。”

愿大家做好居家防护,科学消毒,让病毒无任何可乘之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