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太平洋(十三):迷雾中的战争——阿留申群岛战役(上)

阿留申群岛战役是太平洋战争中最不为人知的片段之一。阿留申群岛每年中都有几乎半年完全笼罩在迷雾中,对于交战双方来讲,恶劣的天气始终都是最大的敌人。看似是捷径的阿留申群岛也实实在在地变成了迷雾中的战略陷阱。战时的新闻封锁和同期其他重要战场的重大进展更是让阿留申群岛之战彻底笼罩在了历史的迷雾中。在大半年的迷雾中的战斗中,美国海空军将士们扭转了日军突然进攻的不利局面,反而将日军逼入了绝境。

➤ 虚幻的战略捷径:阿留申群岛

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位于阿拉斯加(Alasksa)西南方向,形成一个指向日本北部、1,600公里长的弧线。因此,从地图上看阿留申群岛对于双方来讲似乎都是一条战略捷径:美军可以通过阿留申群岛进攻千岛群岛(Kurile Islands),继而进攻北海道(Hokkaido);日军则可以通过阿留申群岛威胁阿拉斯加,甚至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海岸。同时,阿留申群岛对于苏联的态度异常重要:东边的阿留申群岛、西边的千岛群岛和北边苏联的堪察加半岛(Kamchatka Peninsula)形成了一个三角形,从阿拉斯加通过白令海峡到西伯利亚更是向苏联运送“租借法案”物资最重要的途径。

注意日本、千岛群岛、堪察加半岛和阿留申群岛的相对位置:纯从地图上来看,沿着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进攻日本比沿着中太平洋、南太平洋前进都要近很多

但是,在地图上看不到的是常年笼罩阿留申群岛的大雨、大雪、大风和迷雾。阿留申群岛的天气极度恶劣,以至于这些岛屿每年在一半的时间里都是无法从飞机上看到的。即便如此,双方都无法忽视对方沿着阿留申群岛发动战略攻势的可能,因此都向这个自然环境最为恶劣的战场投入了不少资源。

阿留申群岛与阿拉斯加:注意阿留申群岛西端的阿图岛(Attu)、基斯卡岛(Kiska),东端的乌姆纳克岛(Umnak)、荷兰港(Dutch Harbor)、冷湾(Cold Bay),以及中间的阿达克岛(Adak)、阿奇卡岛(Amchitka)

太平洋战争开始前,美国陆军成立了下属于西部防卫指挥部(Western Defense Command)的阿拉斯加防卫指挥部(Alaska Defense Command),由西蒙·玻利瓦尔·巴克纳少将(Simon Bolivar Buckner)指挥。等到1942年6月,美国陆军已将阿拉斯加的部队人数从21,500人增强到了45,000人,其中驻阿留申群岛的包括乌姆纳克岛(Umnak)4,000人、荷兰港(Dutch Harbor)6,000人、冷湾(Cold Bay)2,500人。不过,这12,500人的部队中绝大部分是建筑部队和陆航地勤人员,真正的战斗兵员只有2,300人。

战争开始前的巴克纳将军。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父亲是南北战争中的南军名将

比起陆战部队,海空军实力对于防卫阿留申群岛更加重要。负责阿拉斯加战区的是威廉·巴特勒少将(William Butler)麾下的陆航第11航空队,拥有10架B-17、B-24重型轰炸机、34架B-18、B-26中型轰炸机以及95架P-40、P-39战斗机。海军方面,尼米兹派出罗伯特·西奥博尔德少将(Robert Theobald)负责北太平洋部队(North Pacific Force),他麾下的第8特遣舰队包括5艘巡洋舰、13艘驱逐舰、3艘油轮和6艘潜艇,另外还有8架装备雷达的PBY“卡特琳娜”飞艇。尽管美军的实力并不算弱,但是西奥博尔德和巴克纳关系极为恶劣,严重影响了美军的行动。

与巴克纳关系恶劣的西奥博尔德少将

➤ 风暴来袭:AL作战

在战争最初6个月,北太平洋可谓风平浪静。但是在1942年6月,暴风终于刮向了阿留申群岛。就在南云忠一的第一机动部队杀向中途岛的同时,细萱戊子郎少将麾下的北方面舰队也驶向了阿留申群岛。按照代号为“AL”的作战计划,角田觉治指挥的隼鹰、龙骧两艘轻型航母将在3艘重巡洋舰、3艘轻巡洋舰、11艘驱逐舰的支援下于6月3日攻击美军位于荷兰港的基地。这一计划一方面是为了策应同时的中途岛之战、分散美军兵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占据几个前哨阵地,防止美军再次发动“杜立特空袭”式的空袭。为此,由惠积松年少佐指挥、第7师团26联队的1,150人为主的“北海支队”负责占领阿图岛(Attu Island),向井一二三海军少佐1,250人的舞鹤第3海军特别陆战队负责占领基斯卡岛(Kiska Island)。

(注:阿留申群岛正好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上,因此双方记录的时间经常正好相差24小时。我将全部使用美方日期)

不过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军在阿留申群岛的基地:乌姆纳克岛、荷兰港和冷湾均位于群岛的东端,美军在阿图岛和基斯卡岛上并无基地。日军对此一无所知,还做好了在岛上作战的准备,却对美军位于乌姆纳克的机场一无所知。反而美军情报部门已经掌握了关于AL作战的大致信息,因此各基地的部队早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1942年6月1日在乌姆纳克机场上戒备的美军P-39战斗机

就这样,美军水上飞机母舰吉利斯号(USS Gillis)在6月3日早上5:40率先以雷达侦测到了来袭的日军机群。4分钟内,乌姆纳克机场上严阵以待的P-40战斗机就完全升空,但是短短1分钟过后日军17架97舰攻就飞抵了荷兰港基地上空。美军的高射炮火十分猛烈,迫使日军轰炸机在高空投弹。结果,日机炸死了52名美军人员并且摧毁了几座建筑,但是未能对重要设施造成破坏。1架日军零战在荷兰港上空被击落、另有2架水上侦察机被美军P-40击落。值得一提的是,日军派出的半数飞机压根没有找到荷兰港,足见在阿留申群岛飞行的困难。

美军位于荷兰港的高射机枪:猛烈的对空火力影响了日军的轰炸精度,但是其实只打下来了一架飞机

6月3日空袭后躲在防空壕中的美军士兵,背后是中弹燃烧的营房

遭到了空袭的美军马上也派出飞机搜寻日军航母寻求反击。其中,航程远又装备了雷达的海军PBY终于在6月4日早晨9:00发现了日军舰队,但是付出了损失3架的代价。随后前去轰炸日军舰队的美军PBY、B-26、B-17机群像中途岛的同行们一样未能取得任何命中,反而损失了数架飞机。下午15:00,角田觉治终于决定不再等待天气放晴,放飞了15架零战、11架99舰爆和6架97舰攻再次攻击荷兰港。这次,99舰爆准确地命中了“西北”号仓库船(USS Northwestern)、包括医院在内的数座建筑和4座油库,烧掉了750,000加仑的燃油,还炸死了18名美军。不过,返航的4架零战和4架99舰爆恰巧飞到了美军乌姆纳克机场的上方,结果被美军P-40逮个正着,当场各被击落了两架,但是美军也损失了两架。美机能够伏击日机得益于日军拙劣的情报工作:日军竟然对于这座机场一无所知。然而,遭到伏击的日本战斗机还能击落两架P-40也说明此时零式战斗机巨大的战场优势。

6月4日的空袭效果更加明显,美军的油库被击中燃起了大火

6月4日的空袭中被两颗炸弹命中的西北号仓库船

然而,荷兰港之战最重要的结果或许是一次偶然事件:古贺忠一的零战被美军击中后迫降在了阿库坦岛(Akutan),飞行员当场毙命但是飞机几乎完整。这架“古贺机”或许是二战中最重要的一架被敌军俘虏的飞机:美军迅速修好了这架零战,随后按照这架飞机的试飞数据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战术和新型战机的设计,最后彻底终结了“零战神话”。甚至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整个阿留申群岛战役的战略意义都抵不过这一架飞机。

著名的“古贺零战”:这架飞机被美军修好测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信息。

不过,这场“风暴”注定不能持久:就在角田觉治放飞攻击波的同时,在中途岛遭遇惨败的山本五十六命令角田觉治立即放弃AL作战、向中途岛靠拢。于是,在日军损失10架飞机、美军损失14架飞机(包括6架PBY)和78人阵亡之后,这场阿留申群岛的战争风暴迅速平静了下来。这场初战本身的战果对双方来讲都极为轻微,但是间接战略影响不小。在笔者看来,倘若日军没有分兵阿留申,那么至少这两艘航母上的战斗机可以为中途岛战役中的四艘主力航母提供保护,很可能避免最终的惨败。总之,同时发动MI(中途岛)和AL作战是山本五十六的一步臭棋。

➤ 僵局:初战阿图岛与基斯卡岛

尽管山本五十六一度想要彻底放弃AL计划,他最终还是允许日军陆战部队按照预定方案在6月6日占领了无人防御的阿图岛和基斯卡岛。驻守基斯卡岛气象站的10名美国海军人员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躲藏后2人阵亡、8人被俘。由于厚厚的云层笼罩着两座岛,美军到了6月10日才终于发现日军已经占据了这两座岛屿。

舞鹤第3特别陆战队于6月6日登陆基斯卡岛

尽管这两座岛屿的战略意义相当有限、而且位于远离美军基地的阿留申群岛西端,但是日军占据位于“北美”的美国领土的心理效果是巨大的。于是,美国陆海空三军都分别主张由自己的主导收复这两座岛屿。陆航主张对这两座岛屿进行持续的轰炸和空中封锁;海军主张从海上围困这两座岛;陆军则主张直接登陆收复这两座岛屿。尽管包括国会和总统在内的军政高层都要求迅速夺回阿图和基斯卡,客观事实却是美军并没有足够的资源实现这一目的。

美国航空攻势的核心人物:第11航空队司令巴特勒少将(左)和轰炸机部队指挥官厄尔克森上校

于是,美国陆海军的航空兵首先扛起了反攻的大旗。6月10-13日,美国航空兵首先对基斯卡岛发动了第一波空袭,摧毁了3架日军的九七式飞艇。然而,担任领机的B-24被日军的88式75mm防空炮直接命中爆炸,被强行用作轰炸机的美军PBY飞艇更是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在短短72小时内,吉利斯号水上飞机母舰携带的20架PBY竟然被击落了一半!

基斯卡岛上的日军操练使用88式75mm高射炮

美军空袭损失惨重的证据:基斯卡岛的日军拍下了美军B-24轰炸机坠毁、远处一架PBY被击中的瞬间

在之后的日子里,半数美军陆航轰炸机压根无法在恶劣的天气中找到基斯卡岛,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从日军占领开始到10月31日,第11航空队损失了72架飞机,但是其中只有9架是战斗损失,其余均为事故损失。8月28日是第11航空队黑暗的一天:不仅突然压上来的大雾迫使美军放弃了出击,多达5架飞机在短短两小时内因为天气原因坠毁。

空袭基斯卡岛时被击中后迫降成功的一架美军B-24轰炸机。这架飞机已经相当幸运,更多机组直接在阿留申的大雾中彻底不见了踪影

但是美军的空袭并非一无所获。由于基斯卡岛和阿图岛上都没有机场,日军只能依赖于97式飞艇和二式水上战斗机提供空中支援。结果,7月20日前去空袭吉利斯号水上飞机母舰的6架97飞艇中2架被美军P-38击落,部署到基斯卡的18架二式水战也在6-8月初的战斗中6架被击落、2架于水上被炸毁、8架因事故损毁。

日军的97式水上飞艇:尽管比美军的PBY大不少,被用作轰炸机时依然损失惨重

美军高强度的轰炸能够维持下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第11航空队的轰炸机部队指挥官厄尔克森上校(Eareckson)。这位上校经验丰富、意志顽强,更是经常身先士卒,深受机组成员们尊敬。之前提到的击落日军97飞艇的战斗就是由厄尔克森指挥的:他颇具创意的派出5架装备了雷达的B-17轰炸机为P-38战斗机导航,才实现了这次难度相当大的伏击。损失巨大的PBY也在8月7日于港内击沉了鹿野丸号运输船,多少算是点安慰。

果敢的厄尔克森上校

同时,美国海军也没闲着。美军的舰队在6月30日、7月、8月7日分别前去炮击基斯卡岛,但是战果寥寥,其中在8月7日的炮击中仅仅炸死两名日军,7月的炮击任务更是因为未能找到基斯卡岛而干脆取消。反倒是勇敢的潜艇部队率先取得了战果。7月4日,鲈鱼号潜艇(USS Growler)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基斯卡港,对港内的三艘日本驱逐舰发射了6发鱼雷,当场击沉了霰号、击伤霞号、不知火号,毙伤日军42人。为此,艇长霍华德·吉尔摩少校(Howard Gilmore)晋升为中校、荣获海军十字勋章。同日,特里同号潜艇(USS Triton)也在阿图岛以南击沉了日军子日号驱逐舰,造成188名日军阵亡。随后,银汉鱼号潜艇(USS Grunion)又在7月14日击沉了日军SC-25和SC-27两艘猎潜艇。然而,水下的战斗是残酷的:银汉鱼号潜艇在7月30日失踪,艇员无一生还;吉尔摩中校后来将因为情况紧急在明知自己无法返回艇内的情况下命令紧急下潜,被追授荣誉勋章;最终,功勋的鲈鱼号也将在1944年全员阵亡。

阿留申群岛的功勋艇:鲈鱼号潜艇

尽管美国海空军进行了相当大的努力,日军仍在7月初将1,200名士兵送上基斯卡岛,美国海空军也未能对两岛实现封锁。随着瓜岛战役在8月7日开打,兵力捉襟见肘的美国海军更是调走了更多战斗资源,只给西奥博尔德留下了2艘轻型巡洋舰和4艘老旧驱逐舰。很显然,依靠着这点海军实力和遥远的乌姆纳克机场是无法对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的日军实现有效压制的。

➤ 前进:从阿达克岛到安奇卡岛

美军的当务之急是在距离目标更近的地方建立前进基地。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美军指挥官们决定占据阿达克岛(Adak Island),将其修建为重要的前进基地。于是,美军经过了8月28日的侦查后,于30日将独立第4步兵团的4,500人送上了阿达克岛,并且迅速修建了机场。有趣的是,日军的吕-61号潜艇恰好在美军登陆时被堵在了阿达克的海湾中,结果经过了短暂的困兽之斗、以一发鱼雷击伤美军卡斯科号驱逐舰后(USS Casco)被美军击沉。

美军登陆后迅速开始修建阿达克机场

这些B-24被部署到了刚刚完工的阿达克机场,即将成为攻击基斯卡岛的主力

阿达克机场的意义巨大。此前,乌姆纳克岛距离基斯卡岛950公里,现在阿达克岛距离基斯卡岛只有400公里,美军航空兵的战斗效率瞬间获得了质的提升。9月14日,大胆的厄尔克森上校以12架重型轰炸机和28架战斗机组织了太平洋战争中的第一次“零高度空袭”,取得了巨大成功。毫无防备的日军根本未能组织起有效还击,美军当场击毁了5架二式水战、击沉2艘船只、击伤3艘、摧毁3艘微型潜艇,还炸毁了6门高射炮和不少建筑设施,毙伤200多名日军,而美军的全部损失来自于2架P-38空中相撞。这次攻击给日军造成的损失超过了之前全部空袭的战果。

一艘被美国飞机炸毁在基斯卡岛上的日本“甲标的”微型潜艇

此后,美国航空兵的反舰攻击效率也大幅上升:9月14日击沉运兵船野岛丸、10月4日击沉运输船婆罗洲丸、10月16日击沉胧号驱逐舰、11月3日击沉吕-65号潜艇、1943年1月5日击沉蒙特利尔丸。等到1943年3月,美军第11航空队已经击沉击伤了40多艘日本船只,造成了日本海军3,477人伤亡。正如同期的南太平洋战场:美国陆航的B-25成为了反舰攻击的主力。

基斯卡港中被美国飞机炸中燃烧的日本舰船

恼羞成怒的日本人在1942年9月30日对阿达克岛的基地发动了持续5天的反击,但是每次只能派出1-3架水上飞机,实在如同隔靴搔痒。日军指挥官判定基斯卡岛的情况危急,于是在9月16日将阿图岛上的全部部队派往基斯卡岛,将其变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堡垒,总兵力高达8,000人。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美军丝毫没有察觉日军的动向,更没有趁机占领半年之后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才拿下的阿图岛。结果,日军米川浩中佐指挥的第303独立步兵大队的1,100人重新在10月29日占领了阿图岛。

1942年11月阿图岛沙滩上的4架日军二式水战。注意左下方正在落下的炸弹

就在美军即将发动更猛烈的空袭时,34年来最严酷的冬天席卷了阿留申群岛。美军的飞机被完全冻住,根本无法起飞。整个11月间美军只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空袭,随后就因为恶劣的天气一直拖延到了12月30日才再次发动空袭。在1942年中,美军第11航空队报告在战斗中击毁50架飞机,自身损失12架,但是另外80架因为事故损毁。这样的损失并没有随着新年到来而减轻。在1月18日噩梦般的出击中,18架美国飞机刚刚起飞不久大雾就突然降临笼罩了美军机场,结果4架B-24没有来得及降落、被困在了空中。这4架飞机中2架彻底失踪、1架迫降损毁、最后一架在乌姆纳克机场强行降落时直接撞上了2架P-38,6架飞机全部损毁。不久后,2架B-17在1月21日的浓雾中相撞坠毁,1架P-40和2架B-25又在1月23日因为事故坠毁。

1942年冬天恶劣天气的真实写照:上图中的这架PBY在这张拍摄之后几秒钟内被狂风掀翻在地。下图的PBY被完全冻在了冰水中。

然而,在这种极端恶劣天气下坚持出击的陆航没有白白牺牲。此时双方都将目光投向了距离基斯卡岛只有100公里远的安奇卡岛(Amchitka Island),但是美军连续的空袭彻底压制了基斯卡岛的日军,使得美军从容地抢在日军前面于1月12日占领了安奇卡岛。

对于这架迫降的P-40来说,还未完工的安奇卡岛机场跑道成了救命稻草

安奇卡岛机场修筑完成后准备升空的P-38战斗机和远处的B-24轰炸机。因为基斯卡岛和安奇卡岛咫尺之遥的距离,美军可以每天进行6、7次空袭

无奈的日本人只好再次派出二式水战进行骚扰性空袭,只炸死了两名美国工程兵,自身却在1月29日遭到美国战斗机伏击、被击落两架。值得一提的是,指挥这次伏击的是约翰·陈纳德少校(John Chennault),正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队长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的儿子。为了向老爸的飞虎队致敬,小陈纳德麾下第11中队的P-40战斗机上也画上了标志性的鲨鱼嘴。随着机场在2月16日完工,美国飞机开始几乎不间断地炸射基斯卡岛,日军也在2月18日彻底放弃了骚扰安奇卡岛的企图。

这些画着鲨鱼嘴的P-40战斗机属于小陈纳德的第11中队

➤ 封锁:科曼多尔群岛海战

1943年1月4日,我们南太平洋的老熟人托马斯·金凯德海军少将(Thomas Kinkaid)接替了与巴克纳关系形同水火的西奥博尔德。不同于聪明但是悲观、刻薄的西奥博尔德,当年在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排名倒数第一的金凯德乐观、豪爽而且干劲十足,是美国海军的一员猛将。此前巴克纳对美国海军避战不出十分不满,现在金凯德立即将手中仅有的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统统派上了前线,而且将舰队指挥官换成了同样果敢的查尔斯·霍雷肖·麦克莫里斯少将(Charles Horatio McMorris)。

走马上任北太平洋舰队指挥官的猛将金凯德

2月18日,不同于之前不疼不痒的远程炮击,麦克莫里斯将舰队驶近阿图岛,以炮轰击毙日军23人,还在之后以舰炮击沉了赤金丸号运输船、迫使其余日本运输船四散逃窜。这样一来,美国海军终于做到了之前西奥博尔德认为凭借现有实力不可能的事情:封锁阿图岛和基斯卡岛。

在这大半年的胶着后,战略态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占得先机、夺取前沿基地的日军现在成为了送入虎口的猎物,更是因为没有机场遭到美国航空兵全面压制。美国陆航以每天6、7次的频率从近在咫尺的安奇卡岛空袭基斯卡岛,日军的运输船队更是在1943年3月9日才在1942年12月之后首次突破封锁线,送来补给和增援。但是这支运输船队竟然成了最后一支突破封锁的运输船队。此后,阿图岛上1,000人和基斯卡岛上8,000人的部队只能依靠潜艇补给。

美军的B-25轰炸机在1943年初执行反舰任务:注意机头的雷达。这些飞机和美国海军的军舰一起封死了两个岛上日军的补给线

认清了形势的日本陆军北部军司令樋口季一郎中将向大本营报告:在现有情况下,要么海军立即支援基斯卡和阿图岛守军、并且采取反攻切断美军的补给线,要么他就必须将部队撤出阿留申群岛。但是同样对于政治影响和面子十分敏感的大本营拒绝了撤退的请求,反而决定以海军掩护运输船强行突破封锁线。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细萱戊子郎亲率以那智号为旗舰的2艘重型巡洋舰、2艘轻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前往阿留申群岛。日军这样的实力完全压制了只有盐湖城号重型巡洋舰、里士满号轻型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的美军。

北方面舰队司令:细萱戊子郎海军少将

1943年3月26日,双方在难得晴朗的天气中遭遇,互相在射程外就发现了对方。尽管实力不占优,麦克莫里斯毅然决定投入战斗来维持至关重要的封锁。8:38分,日本巡洋舰首先在19公里的距离上开火,三分钟后两艘美军巡洋舰也开始还击。盐湖城号精妙的炮术准确地数次命中那智号,后者的全部8发鱼雷却全部打偏。然而,从9:10开始摩耶号巡洋舰开始命中盐湖城号,严重破坏了后者的动力系统,将其打瘫在水中。为了掩护失去了动力的盐湖城号,3艘美军驱逐舰毅然发动了冲锋,结果其中两艘被命中,其中贝利号驱逐舰(USS Bailey)也失去了动力停在水中。此时,如果日军坚决进攻至少可以轻易击沉盐湖城号和贝利号,打破美军的封锁。但是出于油料短缺和对美军空袭的恐惧,更是出于对美国海军顽强抵抗的震惊,细萱戊子郎竟然下令撤退,丢掉了唾手可得的胜利!

细萱戊子郎的旗舰:那智号重型巡洋舰

这样一来,在这场三个半小时的战斗中,美军3艘军舰遭到了重创,水兵7死20伤,日军的那智号遭到重创、摩耶轻创,水兵14死26伤。在战略上美军获得了一场惊险的胜利,挫败了日军打破封锁的企图。战斗结束后,愤怒的日本海军高层立即将细萱戊子郎革职,以河赖四郎少将取而代之。美军方面,第11航空队也因为未能及时起飞助战受到了严重批判。无论如何,这场科曼多尔群岛海战完全符合美国海军在战前对于未来海战的主流预期和训练:远距离昼间舰炮对决。事实证明,美国海军在这样的对战中表现相当不错。只可惜,这将是太平洋战争中唯一一次远距离昼间舰炮对决。太平洋的海战终究属于海军航空兵、潜艇和狭小海域内的水面舰艇的近身夜战。

科曼多尔群岛海战中的盐湖城号重型巡洋舰:注意落在舰尾处的日军炮弹引起的波澜。盐湖城号将在战斗中遭受重创,但是凭借着顽强的作战意志吓退了日军

随着美军顺利夺取前进基地、形成绝对空中优势,并且赢得了科曼多尔群岛海战,阿留申群岛之战的最终结局已经注定。在这大半年的战斗中,双方鲜有吸引眼球的大战,也都在与天气的战斗中损失惨重。但是战争往往就是在这些零零碎碎的拉锯中赢得的。正是厄尔克森、小陈纳德麾下无畏的飞行员们、损失巨大的PBY机组成员们、果敢突袭的潜艇兵和以弱敌强的北太平洋舰队以鲜血和牺牲扭转了不起眼的阿留申群岛战局。也是因此,我决定用这一整篇文章讲述这长达10个月的艰苦拉锯,献给这些在太平洋战争的大战役之间被遗忘的战士们。

不过,死守着阿图岛和基斯卡岛的日军却不会随着战略态势的改变而自动消失。很快,阿留申群岛战役就将在阿图岛的冰天雪地中走向一个血腥的高潮。

1943年春对基斯卡岛进行“零高度攻击”的美军战斗机:正是这些勇敢的飞行员们在日复一日的空袭中以巨大的牺牲换取了战略天平的逆转

通过美国海空军的努力,这个宣传画上的情况终于成为了事实:阿图岛和基斯卡岛对于日本人来说从前进基地变成了危险的死亡陷阱

注:历史图片、地图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公众号联系。本文中非历史图片属于个人,未经同意不得使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