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冠疫情浅谈“戾气和正气”(上)

戾气和戾气学说

新冠肺炎属中医药学“疫病”范畴,《内经》曰“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既强调了疫病具有传染性,更强调疫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

戾气致病说由隋朝巢元方首先提出,《诸病源候论》认为:时气、温病,都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

戾气一词最早见于明朝吴又可的《温疫论》(《瘟疫论》),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乖戾之气、杂气,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是温疫病(同瘟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

戾气有多种,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通过空气传染或直接接触传染,即可散发,又可成流行之疫。吴氏认为瘟疫之因,为无形之"戾气",从口鼻侵入人体。戾气有多种,各有"特适"性和"偏中"性,即不同戾气具有侵犯一定脏器的特异性,人或动物对某种戾气也具有不同感受性,提出"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之到病已"的原则。把戾气侵入途径分为"自天受"(空气传染)和"传染受"(接触传染),既可形成流行之疫,也可出现散发之疫。

《温疫论》提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异气即戾气,有别于传统的“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气,这种学说在当时是十分先进的,已非常接近对微生物的认识。

这种戾气致病说的主要精神是:

①戾气是一种致病物质;

②邪自口鼻而入;

③戾气致病有种属特异性;

④一气自成一病,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

⑤有病位选择性,有某气专入某脏腑经络,专发为某病者。

吴氏这些观点,得到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肯定,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医药学虽无微生物学说,但细菌病毒等早已被概括于“邪气”之中,这也是相对于人体的“正气”而言。

温病的共同之处

1、致病因素相同,其发病均由感受外感温热之邪即戾气、时行之气(致病物质)而致。

2、温病多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凡温热之邪,大多具有程度不等的传染性,所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人群中引起程度不同的流行。温病的发生与季节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如春季以风温为主,夏季则以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的发生还具有地域性,是由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存在着差异所致,即和岁气、年时(气候与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致病物质活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多见瘴疟为患,则是一例。

3、温病的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按卫气营血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犯卫分,进而传入气分,气分之邪不解则传入营分,再不解则深入血分。按三焦传变来说,温病初起多在上焦肺卫,进而中焦阳明或逆传心包,后期则伤及下焦肝肾之阴。

4、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快、变证多,除必具发热外,大多热势较高,同时伴有心烦、口渴、尿黄赤、舌红、脉数等证,常见的变证有斑疹、吐衄、便血、痉厥、神昏等,发病的变化—正气不足以拒邪,和内因即冬不藏精、冬伤于寒(人体内在因素)有内在联系;这样的病原说比之仅仅重视病原体的现代医学理论似略胜一筹。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学运用温病学的理法方药,对诸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肠伤寒以及肺炎、麻疹等疾病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卫气营血辨证理论及温病治法的研究也取得很多成绩,特别是在中西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方面,成绩尤为突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