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郑洞国妻子不愿去北京 离婚后嫁资本家 一代美人命运悲惨

文/冯玄一

桂庭:

几个月来为了你的安危,使人时刻不能忘怀,寝食不安。桂庭,逐人衰弱与憔悴的不是岁月,而是忧愁,数月来我身体坏透了,较前更消瘦多了!桂庭,你们被困在这孤城,到底要紧不?……你真太大意了,你不顾性命在干,这是为了哪种?我想到这一切伤心极了,苦命的我,尚有何言!上天保佑你平安。应该很平安,因为你向来对人都好,心更好,应该有好报:秋风起,更愁人也。

莲上

九月六号

这是1948年9月,在上海的陈碧莲写给长春的爱人郑洞国的一封家书。这封家书背后,是一段绵长的爱情故事。

01、原配夫人去世,郑洞国悲痛欲绝

郑洞国字桂庭,湖南人,曾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青年时期的郑洞国是个小学老师。在父母的包办下,郑洞国和一个比他大八岁的女孩结了婚。这个女孩叫覃腊娥。结婚之后,他虽然和妻子没有爱情,但是他们感情很好,相处和睦。

郑洞国本可以当一个小学教师,养家糊口,过完平淡的一生。但是,他没有,在风云动荡的年月,郑洞国内心渴望有一番更大的作为。1924年,看到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后,郑洞国辞掉了小学教师一职,前往广州,考入,成为黄埔一期的学生。从此投笔从戎,开始戎马人生。

当年,有知识、接受新思想的青年都希望摆脱包办婚姻带来的束缚,抛弃原配追求所谓自由恋爱的人很多,甚至形成了一种风气。但是,郑洞国却没有盲从当时的这股风气,他深爱着在家乡照顾老人的妻子,两人一直恩爱和睦,这实在难能可贵。

1930年,已经升任团长的郑洞国正带兵在中原大战的战场上厮杀。忽然,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他接到了电报,说夫人覃腊娥因伤寒症于武汉去世。毫无思想准备的郑洞国因悲伤过度,直接昏了过去。

02、第二任妻子是万人迷

妻子去世后,郑洞国并没有像很多人那样立即开始新的恋情。他过了三年的单身生活。这段时间,仍旧会想念妻子。妻子去世三年后,郑洞国升任旅长。他前往南京,探视生病的同乡肖忠贞。在医院里,他邂逅了前来给肖忠贞送饭的少女陈碧莲。陈小姐是肖忠贞夫人的堂妹。两人一见钟情。几个月后,他们结婚了。那时陈碧莲才17岁。

在国军高级将领的夫人中,陈碧莲应该是最漂亮的了,在当时就是公认的美女。现在看留下的老照片,也相当惊艳。当年只有黄维的老婆蔡若曙能和她媲美。

郑洞国和陈碧莲感情很好,他们相处和睦,陈碧莲作为他的贤内助,带好孩子,照顾好老人,让郑洞国在战场上安心作战。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郑洞国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中。其实他是最早参加抗日的一批国军将领,早在九一八事变后,郑洞国就参加了长城抗日。在整个抗日战争中,郑洞国立下了汗马功劳。

解放战争时期,郑洞国担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及长春守军司令官。在辽沈战役中,郑洞国被解放军困在长春,进退不能。城内缺少粮草,天寒地冻的日子连燃料都没有。家里的妻子很为他担心,于是有了文章开头那封家书。这段时间是郑洞国"一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一段日子"。

03、他请妻子去北平,妻子说,不去了,北平太冷

陈碧莲的家书寄出不久,正当她焦急地等待丈夫归来的时候,他却得到了郑洞国战死的消息。

1948年10月20日,突围无望的郑洞国给蒋介石发去了最后一封电报:"大局无法挽回,致遗革命之羞"。22日,中央社报道:"长春失守,郑洞国壮烈成仁,21日上午发出最后一弹,所属官兵300人亦全体殉职。"

在上海看到报道的陈碧莲悲痛欲绝。

但她有所不知的是,就在中央社报道的前一天,《人民日报》上也刊登了一条和郑洞国有关的消息,标题是《郑洞国率部投降 长春完全解放》。

郑洞国其实没有死,在自杀时被部下救下,然后宣布投降。

1948年10月底,郑洞国从长春抵达哈尔滨。得知真相的陈碧莲也从上海赶到哈尔滨,和丈夫团结。在看到妻子时,郑洞国泪流满面。此后,郑洞国夫妇回到上海家中。夫妻二人享受了一段难得的安静时光。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邀请郑洞国前往北京任职。郑洞国答应了。但是陈碧莲却不同意跟随他北上。他问她为什么,她说:"北京太冷了,我不习惯。"

郑洞国很难过,不想和妻子分开。但是他还是前往北京,留下妻子一个人在上海。一年之后,郑洞国收到了从上海寄来的离婚协议书,陈碧莲已经在上面签了字。拿着那张离婚协议,郑洞国气得半死。经过慎重思考,他还是同意离婚。也许他觉得,既然她不想再和他过下去,让她离开才是最爱她的做法。

04、重组家庭后,他们都不幸福

陈碧莲和郑洞国离婚之后,很快就和上海的一个资本家结了婚。而郑洞国也和一个叫顾贤娟的女子结了婚。那年,郑洞国52岁,而顾贤娟只有35岁。

再婚后的陈碧莲生活并不幸福。他们婚后不久,全国便开始了公私合营的浪潮,她丈夫的企业被收归国有。一家人的生活非常困难。不久之后,他丈夫又因为资本家身份被迫入狱。出狱后贫病交加,两人被迫回到苏州乡下,不久之后丈夫就去世了。

孑然一身的陈碧莲只得回到上海,依靠弟弟勉强度日。

郑洞国这边呢,他太太顾贤娟身体也不好。1972年,不幸病逝。郑洞国也是孑然一身。得知消息的陈碧莲从上海前往北京,二十余年不见,双鬓斑白的两个人,抱头痛哭。

这一次,陈碧莲提出了复婚的请求。两家的儿女们也都没有反对。但是,郑洞国却坚决不同意。他无法原谅陈碧莲二十年前离他而去。这一次,他选择一个人过下去。

陈碧莲怅然若失,独自回到上海。

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在北京病逝,终年88岁。得知消息的陈碧莲从上海赶来,参加遗体送别仪式上。1月的北京格外冷。面对永别,不知道她是否记得当年拒绝和郑洞国北上时说的那句话:"北京太冷了。"

2002年国庆节,郑洞国的孙子郑建邦前往上海看望陈碧莲,86岁高龄的陈碧莲对他说:"我这辈子最值得留恋的时光,是与你们祖父20年的婚姻生活;这辈子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当年不该与他离婚。"

参考资料:

郑洞国,《我的戎马生涯:郑洞国回忆录》

郑建邦,《上海奶奶的故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