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防空能力越来越强,反舰导弹该如何突防?如何降低发现概率?

20世纪40年代导弹诞生后,反舰导弹的技术突飞猛进,很快成为现代舰艇的主要威胁。就算弱小海军也能用几枚便宜反舰导弹给强大对手重重一击,将价值上亿美元的军舰击沉,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新局面。

20世纪40年代导弹诞生后,反舰导弹的技术突飞猛进,很快成为现代舰艇的主要威胁。就算弱小海军也能用几枚便宜反舰导弹给强大对手重重一击,将价值上亿美元的军舰击沉,开创了“小艇打大舰”的新局面。

如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用一枚SS-N-2“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了以色列2500吨“艾拉特”号驱逐舰。

▲SS-N-2“冥河”反舰导弹

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阿根廷空军用一枚单价约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炸沉了英军4100吨价值约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一时间举世皆惊。

从此反舰导弹与舰载防空系统之间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现代舰艇建立了远程区域防空、近程点防御、末端防御等三道防线,通过雷达探测、红外监视、预警接收等软防御手段发现导弹,再用舰空导弹、空空导弹、密集阵、防空炮等硬防御系统摧毁,从而形成了“软硬结合”的多层防御体系。

▲区域防空为整个舰队撑起保护伞

反舰导弹想到达目标,要面对电磁对抗、火力对抗,要突破软、硬两道防线,攻击变得十分困难。于是它精益求精,朝着通用化、精确化、数字化、智能化、隐身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性能,从各个方面提高突防能力。

一、提高隐身性。

敌人想摧毁导弹,就先要发现导弹。所以针对各种探测设备,反舰导弹采用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1、针对雷达系统:反舰导弹缩小了尺寸,使用隐身设计和吸波涂料减小雷达反射截面,缩短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发现概率。

▲美国AGM-158C 远程隐身反舰导弹

2、针对红外与光电探测:反舰导弹使用热辐射值更小的发动机,降低红外特性;使用对光电探测不敏感的表面材料,降低敌方发现概率。

二、降低飞行高度,从低空、超低空突防。

导弹飞行高度变化很大,其中20- 100米空域为超低空;5- 20米为掠海飞行;0.5- 5米属于地/海效飞行高度。

雷达及各种舰载防空武器都有最大工作边界,超出就不能正常使用。当导弹从超低空或擦着海浪掠海飞行时,敌方雷达很难发现它,就算发现了,舰载防空武器也很难拦截。

因为拦截超低空目标需要有极强的机动性,才能跟上目标运动,而防空武器经常无能为力,徒呼奈何。导弹飞行高度越低,突防概率也就越大。

三、提高飞行速度,亚音速、超音速结合,优势互补。

导弹飞行速度越快,留给对手准备和反应的时间就越短,就越难被发现,突防概率越高。

数据表明,当反舰导弹飞行速度从0.9马赫(亚音速)提高到2马赫,突防概率增长30%左右;提高到3马赫,突防概率增长50%以上。因此发展超音速反舰导弹是提高突防概率的重要途径。

▲气动加热

但是光靠超音速也不行,因为超音速飞行时气动加热严重,导弹红外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被早期预警系统探测到。另外超音速飞行时间太短,留给导弹搜索目标的时间不足,降低了准确性。

所以现代先进反舰导弹采用亚音速+超音速结合形式,飞行中段用亚音速降低发现概率,末段用超音速提高突防可能,从而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如俄罗斯3M-54E“俱乐部”导弹,就采用助推、巡航、加速三级推进。飞行中段以0.6-0.8马赫亚音速飞行,末段攻击时速度提高到3马赫,突防能力很强。

▲3M-54E“俱乐部”导弹

四、提高机动性,采用多变弹道技术,降低发现和拦截概率。

导弹机动性越强,接近目标路线越多,雷达跟踪目标就越困难,防空武器拦截就越困难。目前主要机动形式有:蛇形机动、跃升-俯冲机动、摆式机动、螺旋机动、水下突防等。

1、蛇形机动通常是水平机动,对常规防空武器突防效果较好。俄罗斯“白岭”导弹飞行末端就采用蛇形机动。

2、跃升-俯冲机动,即导弹在飞行末端迅速爬升,再以大角度俯冲下来击中目标。美国“捕鲸叉”导弹就是典型跃升-俯冲机动方式。

3、摆式机动、螺旋机动是在立体空间内改变弹道,拦截起来更困难。对导弹制导和控制系统要求很高,正在积极发展中。

4、水下突防。导弹接近目标时,战斗部用降落伞减速落入水中,在水下沿隐蔽航线接近军舰、潜艇等目标。如澳大利亚“依卡拉”、法国“马拉丰”导弹等。

“依卡拉”反潜导弹

五、诱饵欺骗及电磁对抗。

军舰、潜艇面对攻击时常抛出各种诱饵弹和干扰弹,制造假目标干扰敌方导弹、鱼雷。反舰导弹也一样,也可以用诱饵制造假目标欺骗雷达,如拖曳式诱饵、伴飞式诱饵、可控式诱饵等等。

也可以与反辐射武器配合,先引诱对方雷达开机锁定位置,再用反辐射导弹一举歼之。

六、任务规划和智能化突防。

导弹发射前为反舰导弹制定多条航线和弹道,使敌人疲于应对,也是提高突防和作战效能的重要途径。和风漫谈原创,禁止抄袭。

现在智能化突防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导弹能在飞行中收集信息,自动识别、规避,自动改变制导模式和工作模式等,使对方雷达无从跟踪,武器难以拦截。

▲区域防空火力范围

综上,反舰导弹通过隐身、降低高度、提高速度、增强机动性、电磁对抗、诱饵欺骗、任务规划等多种方式与敌方雷达、防空武器抗衡。

只是矛锋利了盾也会变厚,现代舰艇也不断使用新技术,越变越强。等未来激光武器、高能微波武器登上舰艇,又将极大的考验反舰导弹突防能力,甚至会催生出新一代反舰武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