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儒释道三家思想来理解 “三不猴”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送“三不猴”当礼物给美国总统特朗普。稍微有文化常识的人一看这三只猴子的造型都会发现代表着“不说,不看,不听”。翻译成中文就是“非礼勿言,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2017年的时候印度也曾送给日本“三不猴”。当然不是说日本能做到“三不”,而是说,这礼物背后文化渊源与日本的文化也是较为契合。

要说这“三不猴”的文化,先说三个人:老子,释迦牟尼,孔子。道,佛,儒三家创始人。巧合的是这三位圣贤都是同时代的人。

公元前571年二月十五,老子出生于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公元前565年四月初八,释迦牟尼出生于今尼泊尔。公元前551年八月二十七,孔子出生于山东曲埠。

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国人,还有交集。当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周礼。老子隐退时写了本《道德经》留给世人就不知所终了。被后世的道教作为始祖。

孔子虽然自己没写过书,但他的弟子们记录下了他的言行和教诲,并汇集成册就是《论语》。

《论语》中曾记载这样一件事。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给弟子颜回解释“仁”的具体行为就是“不听不应该听的,不看不应该看的,不说不应该说的,不做不应该做的”。

这四句话饱含人生处事哲理,无论作为个人警示或者治家格言,均有深刻含意。所以后人就用四个猴子的相应造型做成摆件,来警醒自己或者勉励他人。

那印度的“三不猴”是中国“四不猴”的删减版吗?也不是,因为在印度佛教文化中有“三不猴”的传说。印度的圣雄甘地经常以三猿之像来传达“不见恶事,不听恶词,不说恶言”的教导,在教科书等处上被记载为“甘地的三猿”。

释迦牟尼原本是位王子,十九岁时出家开始悟道,希望帮助众生摆脱疾苦。经过几年冥思苦想,在一棵菩提树下终于开悟,创立了佛教。当时,印度教派众多,佛教初期发展的也是很艰难,甚至多次被屠杀。

佛教讲究超然出世,不求与人争,但求自己修。这里的“三不猴”跟我国儒学中的“四不猴”从本质上讲是不一样的。它考虑的是自己而非对方。

儒学的“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佛教偏重自己内心,一个人的自我修养。

所以印度的“三不猴”表现的是佛家的思维和思想,三只猴子分别代表:不说,不说他人之事;不看,不看世间繁杂;不听,不听嚼舌之音。简单地说就是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不为外物所累。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一切皆空,你所看到的,听到的,提到的,皆是虚无外相。你若执着去做,就是着了相。

几百年后,佛教于东汉时期传入我国。佛教的真谛也由我国高僧所继承,尤其是唐朝玄奘法师西游取经之后,印度佛教反而没落了。后来我国的佛经又反哺印度才得以为继。

日本自唐朝开始大量派遣“遣唐使”到我国全面学习。建筑、饮食、农业、种植、茶道、文化无所不学。所以我国道教文化也传到了日本。

道教文化是我国的文化之根,佛教兴盛,儒学正统,但深入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文化都有道教的影子。

日本“三不猴”。据说来源于道教。日本有一幅《三猿像》。画中三只猴子,一只捂耳,一只掩嘴,一只蒙眼,表示不听不说不看。

中国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作祟之神三种,叫三尸虫。《太上三尸中经》:三尸虫“为人大害,常以庚申之间,上告天帝,以记人之造罪”。为了防止三尸虫殃人,逢庚申之日。夜晚不卧,守之若晓,这就是古代的守庚申风俗。

守庚申的风俗传到日本,人们取三尸虫之数——三,和庚申之申的属相——猴,绘出三猿图像。画画上猴子捂耳、掩口、蒙眼,就是针对三尸虫在天帝面前进谗言而构图的。

所以说,道教的“三不猴”是从自我提醒和预防的角度看问题。道德经讲究遵从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自然,不要强求去听,去说,去看。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总而言之,中印日三国的“三不猴”虽然样子一样,说法一样,但背后的哲学思想精神内核却各不相同。

儒学的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出于互不侵害之心才不去做非礼之事。佛教讲究自己的精神内修,不做是为了不着相。道教遵从自然,追求无为才不去刻意为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