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该不该推行分餐制?

中国是一个喜欢热闹和团聚的民族,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情感在推杯换盏间得以升温,但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连国人自己都无法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由合餐制(或称共餐制)带来的卫生隐患。

▲ 合餐制在推杯换盏间感情得以升温,却也存在不小的卫生隐患。图/视觉中国

中国大概是当今世界为数不多的坚持合餐制的国家。尽管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站出来呼吁,为了避免唾液带来的交叉感染,中国应该像西方一样推行分餐制。可是,你应该也感觉到了,劝说家人戴个口罩尚且如此费劲,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种根深蒂固的饮食习惯,也并非朝夕能改。

不过,这倒并不妨碍我们借疫情的危机感,重新审视一下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本来奉行分餐制的国家,一步步“逆潮流”走向现在这种合餐制的。如果推行分餐制的话,哪种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呢?

-1-

不少人视分餐为西式产物。这其实就像中国人发明了刀叉,后来却习惯于使用筷子一样,是历史留下来的“表面现象”。分餐制并不是西方的专利,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人分开吃饭的历史,甚至比坐在一块儿还要悠久。

早在奉行“公平分配”的原始社会,食物受数量限制,不得不按人头划分。只有分量均等,才不会引发不满。彼时还没有饭桌,人们也没有相聚吃饭的场合,都是各吃各的。虽然形式是分餐,但基本上是出于无意识的本能,跟后来有记载的分餐制度相比,还有本质区别。

▲ 古代的画像砖,可以看出当时人们宴饮分餐的场景。图/网络

东、西方在历史上都实行过相当长时间的分餐制,但相同的表象下,文化根基完全不同。西方受基督教影响,强调个体的独立,也出于饮食卫生的需求而设。从文艺复兴末期开始大规模推行分餐制算起,不过几百年的时间。而中国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分餐的记载了。不仅如此,连餐具都依据地位等级有所区别。根据《周礼》记载,周天子吃饭需要“九鼎八簋”,低一级的诸侯“七鼎六簋”,而最末一等只有“三鼎二簋”。如此看来,彼时分餐吃饭是小,彰显政治权威、凸显地位的尊卑才是主要目的。

将用餐方式与社会等级联系在一起,并不是中国的独有。印度受种姓制度的约束,不同种姓的人非但不能在一起吃饭,有些地位显赫的婆罗门,甚至要在专门的房间独自用餐,不允许包括亲属在内的任何人在场。比起西方人分餐“分盘”,中国古代分餐“分桌”,印度人“分房间”的做法,是阶级差异在分餐制中最极致的体现。

-2-

中国从分餐走向合餐的转变,始于隋唐的权贵士绅,直到明清时期,才在民间百姓中大规模流传开来。这样粗算下来,中国人“相濡以沫”的吃饭,也不过一千年左右的历史。

▲ “胡凳”等高脚家具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合餐的契机,图为宋代时刻。图/网络

促使这种转变发生的原因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是“胡床”“胡凳”等高脚家具引进所致。因为早年人们吃饭大多用低矮的案几,大小仅容“一人食”。比如秦汉时期著名的“鸿门宴”,刘邦、项羽等人就以小食案进食;汉墓壁画上的图案和画像中,人们也大多席地而坐,一人一案。高脚家具带来的空间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固有的进食方式,为人们提供了合餐的契机。不过也有人质疑,这种说法就像“筷子的出现导致中国人开始吃米饭而不是面包”一样站不住脚。毕竟西方在实行分餐制之前,就有悠久的使用高脚家具的历史了。

比较令人信服的说法还是少数民族内迁带来的文化冲击。西晋末年,鲜卑、匈奴、羌族等少数民族进入中原,政权更迭的同时,也为农耕民族开启了新的生活方式。游牧民族大多逐水草而居,烹饪和饮食器具尽量精简才好携带。众人围坐、共享酒肉的合餐制被奉为主流。火锅的诞生就基于这样的饮食习惯。

▲ 隋唐时期,少数民族将合餐的习惯带入中原。火锅的吃法最能反映中国人的合餐精神。图/网络

现在很少有人不喜欢火锅,但这种共享模式在当时却被视为野蛮作风,而自殷周建立起来的中原文化,当然也没那么容易妥协。于是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下,出现了一种分餐和合餐的混合模式。

这种混合制有点像今天的自助餐,即众人围坐,看似合餐,食物实则按份摆放,各取所需,互不影响。在唐朝壁画《宴饮图》和南唐《韩熙载夜宴图》等绘画作品中,均能看到这种围坐吃喝的和谐场面。这虽然离我们今天所说的合餐还有一定距离,但起码提供了一个过渡的前提:要想亲密无间地从一个盘子里夹菜,起码要先坐到同一张桌子上才行。

▲ 长安出土的唐墓壁画《宴饮图》。可以看出唐朝人已经摒弃了一人一只的小食案,从形式上奉行合餐制,只不过食物还是按份分配,类似今天的自助餐。图/网络

有意思的是,民间的饮食习惯似乎总与“上流社会”背道而驰。权贵士绅坚持分餐的同时,已有一些符合现代饮食形式的合餐出现在寻常百姓中。只不过囿于当时的观念,人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有光彩或值得提倡的事情。

直到饮食之风日渐开明的宋朝,小食肆和夜市的兴起,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外出就餐;加上由婚丧嫁娶发展出的“办桌文化”“酒席文化”,人们渐渐习惯了聚在一起吃饭,饮食由此成为一种社交手段,而分享食物,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社交的一部分。尽管在等级森严的庙堂之上,分餐制仍有土壤,但江湖上的绿林好汉,已然像《水浒传》里描绘的那样,将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喝酒、吃肉视为平常。

▲ 背景设定在明末清初的《红楼梦》,常见贾府聚餐的热闹场面,形式气氛均与今日极为接近。图/网络

明清时期,合餐制日渐成为社会和家庭的主流。《红楼梦》里贾府众人团聚、共同举箸的盛大场面,无论是形式还是气氛,均与今日极为接近。虽然后来偶尔也发生过一些小插曲,比如民国时期西风东渐,有志之士试图效仿西方推行公筷制度,最终却没有形成风气。合餐制作为历史产物沿用至今,仍是主流。

-3-

我们今天对于分餐制的讨论,形式其实不必完全效仿西方的“分餐分盘”。毕竟老祖宗在唐朝时就提供了参考模板。当年的混合制分餐,放到今天也不过是多添一双公筷公勺而已。随吃随盛。这样既延续了合餐制的团圆气氛,又保留了分餐制的精神内核,避免人们在交流情感时,把口水也一并交流。余下的食物也没有沾上任何人的唾液,便于储存。

▲ 分餐制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要从餐桌上多添一双公筷一把公勺开始。图/网络

任何习惯的演变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养成难,戒断亦不容易。今天谈论分餐制的目的,也不是要求进行彻底的转变,而是希望能养成于人于己都负责的卫生习惯。说到底,这也只是两种饮食方式的不同,而且都曾在历史上占据过主流。认识二者的利弊,获得多元化的视角与尊重他人选择的态度——而不是一提起分餐制,有些人就一脸嫌弃“那是西方的玩意,中国人一直这么吃饭”——才是改变固有习惯的第一步。

俗话说,天下事不过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放在吃饭身上,其实也一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