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志愿者 |“我们是湖北人民的大菜园”,江苏蔷薇村每天捐2万斤蔬菜,已持续28天

摘要:蔷薇村也以这样一种持续捐助的“硬核”行为,成为网友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孙旭晖)从2月7日起,宿迁市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的上海青蔬菜基地每天向湖北援助20000斤新鲜的“上海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截至3月4日下午,这个蔬菜基地已经向湖北发车28批,累计56万斤。而蔷薇村也以这样一种持续捐助的“硬核”行为,成为网友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村民们正在装车准备出发

为了兼顾捐赠和订单,困难时要向同行买菜

这个蔬菜基地是由兄弟二人共同经营的,哥哥李华平身在北京,是基地的“大掌柜”,弟弟李华忠则守在基地,是负责这里大小事务的大管家。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李华平本是一名律师。2019 年,他投资七百万注册成立了江苏润格贸易有限公司。公司在村支部的协同、调动下,流转了 530 亩土地,创立 “乡村振兴实验基地 ”。如今蔷薇村以 “党支部 + 核心人物 + 乡土能人 + 农户 ”的模式,成立创业团队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疫情发生后,我就想做点事,所以我们先发出了一个守住菜价,绝不涨价的倡议。之后,我还想更进一步,捐点菜给湖北。” 想到这里,李华平给弟弟李华忠打了个电话。兄弟二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后,做下了决定。

对李华平的提议,李华忠全力支持,他们当时唯一商量的问题就是对现有订单的供应怎么办。“一天有1万斤左右是常规订单,另外2万斤供给湖北,确保订单不黄、捐赠也不停。”李华忠介绍,为了兼顾订单和湖北的保供,基地只好从周边采购蔬菜,来交付订单。

“医护人员在一线玩命,我们捐点菜不算啥”

“这点困难可以克服。人家医护人员在一线玩命,我们捐点菜算什么呀!有点困难,村、镇和县里都在帮我们克服。”李华平说,在疫情期间,李华平曾看到一档关注一线医护人员的节目,看完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要一直援助到疫情结束为止,让蔷薇村成为湖北人的“菜园子”。

“随着天气变暖,大棚里蔬菜的产量提高了,订单和保供湖北也就没有困难了。”李华忠介绍,“上海青”的生长周期比较短,第一茬蔬菜收割上来以后,再等一个月,大棚里又是一批新鲜菜,所以后面每天捐赠2万斤蔬菜,问题不大。

“邻居有难,能帮则帮 ”,李华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种“蔷薇精神”许多本地人从小就听说过,所以在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都能踊跃参与到捐赠中来,有的帮忙运输,有的帮忙收菜,归根结底就是发扬互助精神,力所能及地帮助其他人。

村支部书记也第一时间通过村口的大喇叭里发出了倡议,不少村民更是主动要来当志愿者,最多时,每天有70多位村民来当志愿者。

△分好的蔬菜被运往车上

已向湖北捐出28批共56万斤蔬菜

李华忠向记者介绍,除了镇政府、村委会的大力协助之外,这次援助行动所以能成行,物流也是重要一环。2月5日到2月7日这两天,他开始联络沭阳当地的百盟物流园寻找驾驶员。

“一开始不是很顺利,毕竟疫情刚发生,很多驾驶员心里有顾虑。”沭阳县百盟物流负责人仲兆权介绍,而且去一趟湖北,回来就得隔离14天,这让不少原本准备参加的驾驶员都打了退堂鼓。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他和李华忠两人分别和车队的驾驶员们联系,告诉他们,这次运输的全过程都是有保障的,无论是上货还是卸货,都有专人负责,而车辆也是要经过几轮消毒的,驾驶员全程都待在车上,几乎和外界零接触,而回到沭阳以后,也能确保第一时间将他们转移到医院观察,同时保障好大家的生活所需。

第一个报名的是货车司机张师傅。他出发后,其他驾驶员也消除了顾虑,纷纷联络李华忠,参与到了这场爱心接力中。

3月4日下午4点半,蔷薇村的第28批蔬菜装车完毕,向湖北省出发。到这天,他们累计捐出56万斤“上海青”。(李华忠供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