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的主角:制琴师 Tom Bartlett 手工制作的 1959年 Les Paul 复制品
编者按:
吉他爱好者们最为熟知的高端“假”Gibson可能就是枪花乐队吉他手Slash手中的那把 Kris Derrig “ AFD” 原琴了。
枪花乐队吉他手Slash与他的“假”Gibson,Kris Derrig “AFD” Les Paul
鉴于当初Slash穷困潦倒窘迫的状态,很多朋友误解Slash使用“假琴”的原因是买不起真琴,那可是大错特错! 事实上最主要的原因是Slash在录音中对音色不满、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色才选择了这种制琴师手工制作的高端复制品。这些高端手工琴不仅往往价格不菲,而且还有着较长的定制周期,所以与普通爱好者们的距离比较遥远。
Tom Bartlett、Gio Yaron、Johan Gustavsson (JG) 就是这样的几款顶级手工Les Paul中的佼佼者。
在本篇文章中,琴友LIM_Lau将与我们一同分享他定制 Tom Bartlett 手工 Les Paul 的全过程,让我们从他的视角来揭开 Bartlett Les Paul 的神秘面纱。
相关文章:
和大部分90后吉他手一样,我受Slash的影响喜欢上Les Paul,也自然而然的喜欢Les Paul所“专业”对口的音乐和几乎一切跟Les Paul结缘的乐手。
当时买这把吉他的缘由是对自己手上的Pre Reissue Les Paul并不满意,那时候我玩着一队blues但又稍微偏向hard rock的乐队,总感觉当时手上的Les Paul哪里不太对劲,试了很多市面上能试到的r9 r8也并没有那种灵魂上的交融。小时候学吉他总觉得一把好的吉他应该感觉像是自己身体上的一部分,最不济也必须是一个用的很舒服的义肢。所以经过一番野路子探索后,在一位北京的朋友那了解到这个叫Tom Bartlett的制琴师。这位制琴师的作品无论是从外表还是从音色,里里外外的把我给震撼住了。复古的硝基漆加上自然褪色,朴素但是不失个性的贴面。几个并不是太专业的演奏演示视频也无法掩盖琴底子好的事实,虽然到现在也没想通为什么不找点弹琴好的人来录一录。Anyway,题外话就到这。
制作中的 Bartlett Les Paul
这一把“山寨”G某son Les Paul。配置按照元年的规格,Bartlett是一个经手多把元年Les Paul,经验丰富的制琴师,他用扫描的方式记录经手的琴来采集了各种数据,包括琴颈与琴身的角度,琴头仰角,指板的宽度,琴颈的粗度等数据。没记错的话他还说一个离他家不太远的哥们手上有元年琴,所以有琴友对外形,气质,包括这些细节所带来与正经Gibson量产的音色区别有一定追求甚至吹毛求疵的话,这方面Bartlett还是值得信赖的。
具有元年气质的 Bartlett Les Paul
琴体琴颈都用了老树龄的洪都拉斯桃花心木,因为我没办法去查实老树龄具体有多老,暂且先不管。指板也是使用了上年纪的野生巴西玫瑰木,密度应该是极高的,因为我自己上油保养的时候发现吸收率并不高。琴颈规格方面我个人喜欢粗琴颈所带来的踏实感,所以我要求接近58 C shape的那种baseball neck手感。
实物给我的感觉也十分的好,有一种乖了太久刚刚尝试变狂野的女孩所给那种稍稍难以掌控但又大部分时间又相处得挺舒服的感觉。拾音器选用了throbak sle 101. 琴桥配了faber garmeny的abr-1琴桥,琴桥稍微后面细说一下。stop bar tailpiece因为没有任何钢印,无从得知品牌。琴枕是他自家做的尼龙琴枕,看起来质感十分有趣,有点像奶茶里面的椰果。硝基漆是他自己的配方。具体是什么配方我也没问,问了估计也不会说,说了我也不会懂,只知道是超薄超干爽搬新家也不怕侧漏那种,我使用感觉就是没有Gibson原厂的那种弹一下温度一上来就起老泥的粘稠感,好与坏无法以我主管感受去锤定。
关于琴桥;在琴到了手上几个月后,我的折腾之魂就开始骚动了。于是我陆陆续续的尝试了Gibson原厂的historic琴桥,historic makeover的琴桥,kts昂贵的的钛合金琴桥。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或许是先入为主,也或许是Faber Germany在材料上研究的比较透彻,Faber给我的感觉是最有味道的。于是我查阅了一下这个牌子的产品信息,发现这个牌子的产品价格出奇的平易近人,一个abr-1在400块人民币左右。比Gibson便宜了一节,更不用说跟kts这类发烧级的产品比了。当然音色好与坏这个完全是个人主观,在折腾的路上,大部分的信条教规往往会被真实事物而打脸。有的坚信小米步枪能干倒一切牛鬼蛇神,现实却被无情的碾压完胜。有的坚信价格与质量成正比,结果质量却没有价格来的高。像群里各位烧友说的,发烧的目的无非就是除魅。并不一定什么补品都吞下肚子就能做一个真男人。同样音色也一样,G奶大波与平胸凸点,也都各有所好
这把琴细节上最让我觉得过瘾的是琴头的气质。琴头的规格是我没有在任何高端的Gibson上见到过的,十分的接近元年(虽然我从来只能在图片上了解元年)但是从图片上的对比还是觉得很接近元年的。稍微有点发绿的Les Paul model印刷,泛黄的 Gibson logo,并不是那么对称的琴头,所谓美国佬的手工气质吧……
很多人很好奇这把琴定制的时候到底要做些什么。其实我觉得这一切发生的有点像初夜,过程模糊且迅速但结果又很愉快。在此之前我有定制一些比较前卫的吉他如Mayones和Strandberg,一切的细节,都有人跟你交代,细如钢筋盖的木头纹路。但这把Bartlett却基本相反。在交了定金后,我给了一些视频和音频给Bartlett,让他知道我大概喜欢的音色取向。之后我做过的选择只有3个,第一个是颜色,第二个是贴面,再一个就是拾音器。很多人可能好奇甚至有一些知情的Les Paul狂热粉朋友“指责”我为什么会选择一个不是大虎纹,而是一个阴阳脸。原因是他所提供的贴面并没有纹路夸张豪华的贴面,但这一点其实挺符合元年的气质的。再者因为我个人并不是太喜欢虎纹枫木,所以我尽量挑了素面的。在挑完贴面后,中间一直没有了任何的联系,偶尔发邮件去问进度和顺带问问其他别的有什么可以挑,得到的是几天后回一句“一切正在掌控中;)”然后再追问几次后,他突然发来了几张照片,说所有木料已经切割和开槽开好了(WTF???)。在我都快忘了这件事的某一天,突然来了邮件“there u go, it’s a nice one. feels good plays good sounds even better.btw, what pick up do u want? ” 然后就看见我的琴躺在他用来拍照装X用的元年琴盒里,一切给我安排的有点不明不白甚至令我有一些懊恼。但我并不能说他做的不好。因为琴一到我手的时候,一切有的没的都是浮云。
Tom Bartlett 突然发来的照片,制作好的琴躺在他用来拍照装X用的元年琴盒里
这把琴在我手上已经有1年多了,他从刚到手的时候感觉有点陌生到现在比自己女朋友和1,2,3,4,5号情人都更能让我表达自己和了解自己,这中间可能就是所谓的开声吧。一开始的时候只能说他是一把好琴,声音很不错。随时她跟我一起出入各种大大小小的场所演出,各种自己的别人的录音工程,她从声音上手感上演奏灵感上成为了在我手上现有的Les Paul里,唯一有灵魂交融的一把。她与其他正经的Les Paul的关系就如对待女朋友和情人的关系一般:有的话有的事有的情绪只有女朋友才可以说可以做可以表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