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心中,提到观世音菩萨,立马会在脑海中联想到那位身着洁白绸纱,手托杨枝净瓶,脚踏七宝莲花,笑容宛若祥云,声音如沐春风,体态温婉端庄的女子。
慈悲、圣洁、女性,这大概是所有人对观音菩萨的印象。然而,也有人说,在一些地方看到的观音菩萨法相,竟然是个有胡子的粗狂男子!这是怎么一回事,是看错了吗,还是塑像的人搞错了?
男子形象
其实,并非看错或弄错。这是因为,早期在印度,对于佛像的外形表现有很多流派,在犍陀罗地区的佛像选择以当时王侯贵族样貌为参考,很多都有胡须。
魏晋南北朝时期和唐代大型石窟中,还有不少留胡子的佛像,可以视作犍陀罗影响的遗存。而在佛教经典《华严经》中对观音菩萨表述曾说:“勇猛丈夫观自在”。
所以早期的法相中,观音菩萨确实是位男子形象。且大多现王子相,体格刚健、清貌秀骨。这是为何呢?
《悲华经》载:在过去的时劫中,当阿弥陀佛仍然为转轮圣王时,观世音菩萨即为此王的第一太子,名为不眴。
当时宝藏如来为转轮王授记以后,不眴太子在佛前发下大誓愿:“若有众生能够忆念我,称我名号,如是一切苦难众生,若我不能为其免除如此种种痛苦烦恼者,终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佛果。”
于是宝藏佛为他授记说:“你观察忆念诸天人民、以及三恶道中一切众生,而生起大悲心,为了断除众生一切苦恼,为了令众生住于安稳快乐的处所之缘故,我今日应当命名你为‘观世音’”。
观音菩萨大约是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的,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和南北朝时的雕像,观音皆作男身。
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大都男相,印度的观世音菩萨也有很多是现男相的。
那么,为什么观音菩萨后来多为女性的形象呢?这要从一段典故说起...
形象的转换
据传,在南北朝时期,陈朝宣帝的儿子陈叔宝,有一位妃子名为沈婺华。
陈宣帝死后,陈叔宝继位,沈婺华成为皇后。沈婺华性情恬淡、生活节俭、善良贤惠、与世无争。可惜陈叔宝昏庸无能,陈朝很快就灭亡了。
但沈婺华对他不离不弃,与其一起被押送到隋朝的都城长安。几年后,陈叔宝死,沈婺华为他情真意切的写了一篇哀辞,隋炀帝得知后很感动。从此,每次巡游各地,都命沈婺华随行。
隋朝亡后,沈婺华看破红尘,在毗陵天净寺出家为尼,法号观音。当时,正是隋末天下纷争之际,兴亡苦的都是老百姓,沈婺华眼见无辜生灵惨遭涂炭,于心不忍,便装扮成观音大士,用计谋救助了许多老人和孩子。
而经她所救助的人分散在各地,大家口口相传观音菩萨的行迹,四处宣传她的美德,观音的名气就越来越大。
后来一些人便以她的形象绘制了观音像。从此以后,以女相显现的观世音菩萨画像流传开来,南宋以后,观音菩萨像多以女相为主,广受百姓欢迎,到现代,女相的观音菩萨形相已深植大众百姓心中。
人物相关出处:《陈书·卷七》
《南史·卷十二》《隋书·卷五》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七》
随缘化身
事实上,观音菩萨是久已成就的古佛,原名正法明如来,菩萨法身不离寂光净土,而分身百千万,应化三千大千世界广做梦中佛事,示现菩萨等相,寻声救苦,助佛弘化,广度众生。
菩萨无极之体,早已超三界之外,更无皮囊色身和男女之相的执着了。为了方便教化不同类型的有情,观音菩萨随机应变,应各有情的时代文化、风土人情和知识嗜好等种种习惯和因缘,而自在的示现不同的身相来救拔有情。
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中即有男身亦有女容,而此男女相只是方便应化,并无性别之区。
今天(农历二月十九)
是观世音菩萨圣诞日
值此殊胜之日
敬请大众
清静身心
持诸善业
至诚祈愿
愿消三障诸烦恼
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萨道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愿您
悉之明之
观音菩萨妙难酬
清静庄严累劫修
三十二应周尘刹
百千万劫化阎浮
瓶中甘露常遍洒
手内杨枝不计秋
千处祈求千处应
苦海常作渡人舟
若您喜欢本文,敬请转发分享。
愿你快乐常驻,清凉伴你左右。
(图片及部分文字参考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醒
• 鸿山寺山门继续关闭,继续停止对外开放,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 请大家各安其所,尽量不要外出,尤其要避免出入人群密集场所。
• 注意个人及家庭卫生,遵照卫生部门的相关建议,做好消毒工作。
• 如需出门,务必佩戴口罩,做好相应的防护。
• 如发现疑似病情,请及时去医院就诊。
• 面对疫情,更需要大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请大众积极配合政府安排,理性沉着,共克时艰。
鸿山寺导航
【地址】
思明南路305号
【公交线路】
乘坐1路、20、21路、45路、48路
135路、857路、659路
等公交车到“大生里站”或“镇海路站”下车
【地铁线路】
乘坐地铁到“镇海路”站下车
从2号出口走出
距鸿山寺200米
【出行提示】
●提倡环保,绿色出行,请尽量选择公共交通。
●就近中华城停车场、成功大道博物馆附近停车场
第一医院停车场、妇幼医院停车场可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