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注:本文为网络转载文章,文章观点不代表本平台。
清代服制发展历程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推动服饰制度逐渐形成
清定都北京后,其宫廷服饰制度受汉文化影响,在入关前定制基础上进一步一步加以更定
顺治、康熙、雍正三帝分别厘定衣冠制度,服制逐渐完善
乾隆时期,官方对服制的正式确定——会典图例与《皇朝礼器图式》
基本特点:
1. 重骑射,方便灵活
2. 紧身窄袖
3. 内袍外褂
袍褂相连清代宫廷服饰主要分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和便服,
此外还有雨服、戎服等。
朝服(男式)
朝服又名“礼服”、“具服”,重大嘉礼及吉礼时使用,是清代礼制最高的服制。
朝服(女式)
吉服(男式)
吉服又称“彩服”、“花衣”、“蟒袍”等,主要用于吉庆节日、筵宴迎銮等场合。
吉服(女式)
常服(男式)
又称“素服”,用于日常穿戴等,是最传统的满洲服饰之一。
常服(女式)
行服
多用于出征、巡幸、狩猎时。
便服(男式)
制度外的产物,无特殊规定。
便服(女式)
体现流行趋势。
戎服
军事用服,甲胄,用于阅兵。
满族服装
满族最初居住在寒冷的东北地区,畜牧业和狩猎是其主要生产及生活方式。与此相适应,满族喜穿轻暖贴身的裘皮服装。后来,随着生活地域的拓展,在与汉族和蒙古族的交往中,满族吸取了二者服装中的某些形式,形成了本民族以袍褂为主的风格独特、新颖多彩的服装样式。其中,最具特色的有箭袖、马褂、旗袍、旗鞋等。
箭袖
箭袖又称“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服装袖头样式。满族服装以袍褂为主,箭袖最初是为冬季行猎时保护手背而做。为避免手背冻伤,满族的袍褂常在袖口处加一截半圆形的袖头,其状颇似马蹄,袖口狭窄,上长下短,以便在骑射时既能打开露出双手以利拉弓放箭,又可于射箭后随时放下,盖住手背以御寒。后来,箭袖又成为满族礼服的袖头,男子与八旗妇女皆可穿用。按满洲习俗,箭袖平时向上翻起,行礼前放下,以示恭敬。又有活动的箭袖,当以常服用作礼服时,要于常服袖口缀上另制的箭袖,俗称“龙吞口”。用毕将箭袖拆下,仍为常服。
马褂
清初马褂被用作军服,只限于士兵穿用,求其作战便捷。康熙以后,马褂首先在满族贵族中流行起来;尔后被民间广泛用作便服,马褂的形制也从对襟马褂的基础上,发展出大襟、缺襟和琵琶襟马褂等新样式。内穿长袍,外着短褂,是满族典型的礼服装束。
旗袍
旗袍是满族妇女传统的日常服装。它原是一种不分上衣下裳的长袍,袍呈直筒状,由一整块衣料剪裁而成,任何部位均不重叠,式样为圆领大襟,两面开禊,袖口平直,腰身宽大,长可掩足。此种长袍上下连体,一件可顶汉族的衣、裙、裤等多种服装穿用,但制做起来省工省料,经济便利,穿在身上,美观大方,能够展现女性轻盈秀美的自然体态。又根据气候变化,此袍可做成单、夹、棉、皮等多种样式,并且可长可短,宜供四季穿用,因此深受满族妇女的喜爱。由于满族又称“旗人”,此袍又被称为“旗袍”。
满绣非遗旗袍教学篇——打籽绣旗袍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满绣—“打籽绣”是我国发现最古老的一种锁绣手法,有别于传统刺绣的以线代面的表现形式,一般多用于表现吉祥传统纹样,装饰效果更强。打籽绣为一针一结,也意为“心有千千结”之意,因创作手法有别于其他针法,更能体现作者对色彩和刺绣技法的理解和功力。“力不匀则重则子大,轻则子小,或且肥瘦。若绣全体之花卉,翎毛,石木,用此针者,先从墨钩边框打起,依次而里。子须匀密,不可露地。
百鸟朝凤端庄质朴、饱满大气,色彩过渡柔和且技术精湛,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花纹由无数的小圆点组成,如同镶着很多小珍珠,坚固且耐磨耐用,突起的颗粒感显得具体形象,饱满生动。高超地表现出了纹样的质感和色彩的过渡,设色精妙,颜色富丽,对比强烈,光彩夺目,造型灵趣,蕴含勃勃生机。
旗袍的起源:
1、旗袍属于袍服类中的一种,它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发展下来的。
2、深衣后演变成袍服。
3、汉代深衣袍制,唐代圆领袍,明代直身,这些都是典型宽身袍服。
4、在宋代上衣下裳制与袍服制并行不悖。
6、清朝,袍服成为主要服装。服饰宽博,造型线条平直硬朗,衣长至脚踝。装饰也极其繁琐。
7、民国时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成为了旗袍演化成中西结合的新款式的推动力;诞生了中西结合的“海派旗袍”。迎来了旗袍的黄金时代!
旗袍的历史:
早在唐朝时,少数民族的紧窄合体的袍服形式,就曾一度为汉人所接纳,以利于骑射等比较激烈的运动活动。在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袍服作为主流服饰文化得以广为传播,并渐渐的经历和发展为博宽的过程和趋势,并在清代形成了一个高峰。
满族的长袍是非常具有满族特色的服饰,随着满族的崛起和八旗制度的建立,旗人穿着宽大长袍便称为了“旗袍”。
旗袍的演变:
20世纪20年代
旗袍开始普及。袖口逐渐缩小,滚边也不如从前那样宽阔。
20世纪30年代
30年代是旗袍的黄金时代。海派旗袍无论从裁剪还是理论都更加西方化,采用了胸省和腰省,旗袍变长而紧身且高开衩,更加符合东方女性精致玲珑、开放活泼的理想形象。
20世纪40年代
抗日战争的开始打乱了30年代人们对服饰的追求。
旗袍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的功能考虑,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高时到膝盖处,夏季倾向于取消袖子,领子减低。简便、朴素、适体从而成为40年代旗袍的独特风格。
建国后旗袍
建国初,旗袍进入了它的冰冻期。
但,旗袍在海外依然受到亲睐,华人都会穿着最具民族代表性的旗袍参加许多重要的节日。
20世纪90年代
旗袍以影视作品的形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旗袍的基本特征和元素慢慢稳定下来,款式、细节推陈出新,日益精美!
当代旗袍
当代,虽然旗袍并未广泛流行,但它又重新充满了青春活力。当代,旗袍常常作为中国的一种象征走向世界,传统文化也在逐渐复兴。
旗袍的寓意:
1、立领:因为在古代,立领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地位越高、身份越尊贵的人,领子会越高!
2、盘扣:盘扣是古老中国结的一种,而中国结则寓意着美好,吉祥,如意等等。所以每一件旗袍都会搭配漂亮的盘扣,代表旗袍女主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祝愿。
手工盘扣又寓意着一把把小锁,扣起了女人的几处禁区,典雅庄重又不失独特韵致。
盘扣的数量:都是呈奇数排列而不是呈偶数排列,这里面深藏着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
《易经》认为,“阳卦奇,阴卦偶”;奇数为阳数。
佛教也认为,“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
女性属阴,取阴阳调和之意,所以,盘扣一般只采用单数。
一般只有寿衣采用偶数扣。
3、开襟:古时候,汉族传统服饰文化是“左襟压右襟”,俗称为开右衽。而只有蛮夷才是开左衽。所以,旗袍的开襟方式是开右襟。
4、开衩:古时候的旗袍是不开衩的。但随着女性思想的解放,地位的转变,女性变得更加的追求美观。低开衩代表保守、含蓄,而高开叉则代表性感,开放。
守忠(领),自持(襟),含蓄(衩),是旗袍的语言,也是女德的彰显。
京派旗袍
“京派”当中的北是指京城北京,作为帝王之都, 权力的象征,京派文化矜持凝重。因为北京的地理位置而受西洋文明的影响较少,遍地横生的传统贵族与旧时官僚军阀又阻碍它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包容,因此京派旗袍依旧保持着最为传统的旗袍样式,款形通常平直宽肥,裁制采用直线,宽边包边,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
海派旗袍
“海派”其中的“海”是指上海,海派旗袍兴起于上海被迫成为通商口岸之后,以及“中体西用”、“西学东渐”一系列的革新,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上海城市近代化时期。旗袍也受其影响逐渐西化,不再拘泥于传统旗袍形式,开始吸收借鉴西式洋装中的翻领、V领、荷叶领,袖型则有荷叶袖、开衩袖等作为旗袍样式,并开始有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甚至加入垫肩以追求完美的身材。
海派旗袍承载了魔都的开放与创新,京派旗袍承袭了帝都的大气与矜贵。其实海派旗袍与京派旗袍除了受地域的影响,是两种不同的外在表现的旗袍之外,也是两种思想的外在表达。传统与现代,古典与浪漫。简单的来说就是如果将京派旗袍比喻成名门闺秀,那么海派旗袍则是摩登女郎。
旗袍经过不断的发展,随着历史不断改良,不再是只可远观,更具有随性休闲的特性。但是旗袍的穿着也有着一些小细节,下面就来和大家说一说关于穿旗袍的小细节。
1.穿旗袍的体型不能太瘦
很多女性都以瘦为美,但是其实形体瘦削的人反而穿旗袍不能够将旗袍撑起。太过骨感的身材在穿上旗袍之后也缺少了旗袍应有的曲线美。
2.穿旗袍要注意不要一味追求贴身
旗袍能够展现女性的曲线美,但是也不要为了曲线美而特意去穿不合身的旗袍,过紧的旗袍不仅行动不便,而且还会让穿旗袍的人有不舒适的感觉。
3.穿旗袍佩戴配饰更能加分
在细节上体现你的穿衣品味,在穿旗袍的时候搭配一些小配饰,是更能够体现你的审美情趣。但是在佩戴配饰的时候也要注意配饰的风格,不要喧宾夺主。
4.穿旗袍讲究仪态
女性穿旗袍是十分讲究仪态的,站着有站着的仪态,坐着有坐着的仪态(入座时,从椅子的左侧缓缓入座,坐在椅子的三分之一处),行走也有行走的仪态……不雅观的行为会显得和旗袍格格不入。
以上文字摘自楼慧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