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Ki-109 特殊防空战斗机
1943年11月,日本陆航尝试使用四式重爆“飞龙"的机体搭载大口径航炮用来拦截盟军重型轰炸机。测试原型机命名为Ki-109甲与Ki-109乙。
甲型原计划装备2门Ho-204型37毫米斜射航炮,主要用来拦截盟军重型轰炸机。
乙型定位为夜间搜索侦察型,装备40厘米探照灯和无线电定位机,在用探照灯捕捉目标之后,呼唤甲型前来攻击。
此后,根据酒本少佐的意见,三菱公司改为使用Ki-67 “飞龙” 轰炸机搭载一门陆军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可以在盟军重型轰炸机防御炮火射程之外发起攻击。
1944年1月,由小泽久之丞设计师负责开发,陆军第一技术研究所的牧浦少佐负责协助,Ki-109 特殊防空战斗机项目开始研发。
Ho-501航炮的研发
1944年3月6日,大阪兵工厂开始将制造编号为3582、3583的两门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改装为航炮的工作。这项工作是一边改装一边研发同时进行的。
陆军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
陆军第一技术研究所通过计算,为了达到720米每秒的炮口初速,需要用1.39公斤的发射药。3月20日,陆军第一技术研究所完成设计图纸,大阪兵工厂撤除原有的高射炮架和俯仰机构,为其安装了重新制作的炮架,新炮架采用铬钼钢,预计能承受5.31吨的后坐力。
4月下旬,Ho-501航炮在大阪陆军军械库和大津川靶场完成了射击测试,没有出现问题。
5月2日,第一技术研究所提交了有关“ Ki-109 特殊防空战斗机”航炮完成测试的报告。
Ho-501航炮,口径75毫米,全长3.3米,总质量740公斤(不含弹药),加上备弹总重量876公斤,发射时后坐行程1.32米,后座力高达4.8吨。弹壳自动抛出,但需要手动再次装填。
炮弹初速720米每秒,有效射程100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20发,但是手动装填全重8.7公斤的炮弹,实际很难达到这个理论射速。发射方式改为电击发(也保留了原来的手动击发方式)。
首架Ki-109原型机于1944年8月完成改装。第1号原型机为了增加爬升速度,在机腹下安装了特吕型过氧化氢火箭助推器。第2号原型机,安装了废气涡轮增压装置以提升高空性能。
9月,陆军航空审查部对Ki-109原型机展开测试,9月8日到10日,在福生射击场进行地面射击测试,在24发地面射击测试中,炮弹发射装药逐渐从1.1公斤增加到1.46公斤,没有出现问题。
9月11日到16日,开始在水户射击场进行空中射击测试,炮弹发射装药逐渐从1.1公斤增加到1.46公斤,共进行39次试射没有出现问题。
1944年10月,盟军反攻菲律宾,日本陆航迫不及待的向三菱公司下了44架Ki-109 特殊防空战斗机的生产订单。
主要性能
长17.95米,宽22.5米,高5.8米,主翼面积65.85平方米,总重量7424公斤。
乘员4人,装备2台1900马力三菱Ha-104型发动机,使用直径3.6米的4叶螺旋桨。
最大速度550公里每小时,续航力2200公里,飞行5.5小时。
主要武器为陆军Ho-501型(陆军八八式75毫米高射炮)75毫米航炮一门,备弹15发。
尾部防卫用Ho-103型12.7毫米机枪一挺。
Ki-109的两架试做原型机与量产型的主要区别在于,机体两侧有无突出于机体外侧的气泡型观察窗。机体顶部有无半球型机枪塔。
Ki-109原型机模型,注意与两侧气泡型观察窗、背部半圆形的机枪塔是与量产机的主要区别
Ki-109量产型,两侧没有气泡型观察窗,背部没有半圆形的机枪塔
实战表现
从1944年8月至1945年3月,Ki-109特殊防空战斗机总产量仅有22机,装备陆航第107飞行战队。
1944年底,Ki-109型在实战中仅能飞抵8000~10000米高度,因飞行速度下降,无法有效拦截B-29轰炸机。
1945年6月,唯一装备Ki-109 特殊防空战斗机的第107飞行战队移驻朝鲜大邱,在朝鲜海峡上空釜山至关门海峡担任运输船的防空任务。
在即将到来的本土决战中,日军准备将Ki-109用于低空炮击盟军登陆舰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投降,Ki-109随后被美军俘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