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后世学者誉为“乾嘉朴学的开国元勋”以“汲古通经”著称

清代朴学的一大特点是学人群体立场鲜明,各具特色。以阮元等人为中心形成了几个不同的学术圈子。这种学术圈子或为幕僚或为师友,相互砥砺精神,攻错辨伪,对学术的发展和进步有很大益处。在清学领袖中,朱筠的地位非常突出。

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学者称笥河先生。他祖上是浙江萧山,到曾祖那一代开始久居京师,因此也可以认为是顺天府大兴人。

因为朱筠累世做官,所以家境不错,能有条件供他读书和开阔眼界。他天资聪慧,十三岁的时候,已经“通七经”。后来,中举人中进士自不在话下,充任了一些编修之类的小官。因为他在民间学界名声很大,有次被皇帝召见并任命为翰林院侍读学士,日常给皇帝讲历代起居注。

朱筠治学以广博著称,于学无所不通。解经宗郑、孔,而兼参宋元诸儒之说。论史宗司马光,而历代诸史亦皆考究贯串,证其同异。为文仿迁、固、渊、云,诗歌出入昌黎、东坡。书法参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三十来岁的时候,已经名满天下了。

朱筠在学术史上的贡献概括来说就是干了两件大事,一是建议开四库馆,二是奖掖后进,培养了一个豪华的弟子团队。

先说第一件事,朱筠在任安徽学政的时候。一方面以识字通经教育安徽士子,有力改变了安徽学风;另一方面对幕中宾客学风产生影响,使许多幕宾实现了学术的转向。比如他刊行旧藏宋椠许氏《说文》,广布学宫,语诸生曰:“古学权舆专在是矣!”

这时候,恰逢有诏求遗书。作为当地学官的他除了鼓励民间积极献书以外,还趁机向皇帝进言,说“中秘所贮《永乐大典》---割裂破碎,与散佚无异。请旨敕下儒臣,采辑讨论,以还旧观,可得人间未见书数百种。”“上览奏嘉许,因开四库全书馆,校理各省上进之书及《大典》。且征遗雅之士戴震等五人为纂修官。于是自《大典》辑出逸书凡五百余部,次第刊行,流播海内,天下学者莫不欢欣鼓舞复知稽古之荣焉。”在清代学术演进过程中,清廷开《四库全书》馆,是清中叶学术发生变迁的一个重要标志,朴实考经证史之风因缘而兴。朱筠倡议开馆从《永乐大典》中辑校遗书,在其间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而朱筠之所以发此倡议,与他"识字以通经"的为学取向密切相关。

第二件事,奖掖后进,与朱筠本人的个性有极大关系。史书记载朱筠“为人性质直,坦易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尤喜奖拔士类。后生小子,一艺之长或未及然者,假借称誉,过于所试,虽得汰评之诮,不自屑也。”可见朱筠为人坦诚,很爱夸奖人。另一方面,朱筠志气高昂,“锐然以兴起斯文为己任,搜罗文献,表章风化,一切破崖岸而为之。好客,善饮,谈笑穷日夜。酒酣论天下事,自比李元礼、范孟博,激扬清浊,分别邪正,闻者悚然。”

“前后从游几数百人,因材施教,拓越畦畛,比于树艺,由拱把至于百围,咸达其性,靡所矫揉。才彦若戴东原、邵二云、王怀祖、汪容甫辈,皆延至幕中,卒用绩学显。弟子以通经著者;兴化任大椿,龙溪李威,阳湖洪亮吉、孙星衍,会稽章学诚,偃师武亿,全椒吴鼒,均其首选也。”

后来,朱筠任福建学政期满,要到另外的地方去做官,门人弟子和当地学者“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回来每人在试院里放了一块石头以为纪念,被称为“三百三十有三士亭”。

朱筠诗文创作和诗文主张也有自己的特色,并且有一定的成就。朱筠将“汲古通经”的学术主张渗透到诗文创作中,使其诗文呈现出“底蕴醇备”、“宣畅经旨”的总体面貌。

朱筠工书法,参六书,有隋以前体。吴修《昭代尺版小传》谓其“竹君书法参六书,有隋以前体”。

朱筠的著有《笥河诗文集》二十卷传世。他五十二岁的时候,病逝于家中。近代学人姚名达编过《朱筠年谱》,由胡适先生题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