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40天,没想到美味最重要的佐料竟是它

春节本应是最喧闹繁盛的,

而今年却被疫情按下暂停键。

少了在饭店拥挤却翻滚着年味的年夜饭,

少了和亲戚邻居促膝围坐的嘘寒问暖,

少了与同学老友饭桌上久违的小酌寒暄,

少了陪家人游览各地一同尝鲜的独处时间......

在家自我隔离,

体验了一下和熟悉世界的“咫尺天涯”。

人们纷纷走进厨房,

融入灶台上锅碗瓢盆叮当响的烟火气,

打破这份超时的宁静。

每当思虑当日的菜单,

红油汤底的麻辣火锅、

孜然飘香再刷点蜂蜜的烧烤、

清甜香糯的菠萝饭、顺滑Q弹的海鲜紫菜煲……

往往在脑里撩起一阵食欲狂潮,

刺激唾液分泌加速。

最终,还是贪图省事,

炒一两个家常菜,加白米饭,如常。

举筷,咀嚼着再熟悉不过的家常便饭,

记忆中的美食,

与它独有“佐料”的滋味又蹦上舌尖,

那种味道,那独有的“佐料”,究竟是什么?

如果说热带雨林是 西双版纳 开眼的浓郁,

傣味菠萝饭 就是西双版纳开胃的清甜。

上次与老友在 西双林语 附近吃过一次,

揭开盖子,透过氤氲的雾气,

晶莹剔透的糯米、鲜黄酸甜的菠萝粒相得益彰。

闻,酸甜的香气让你垂涎三尺;

嚼,软糯的口感让你留连忘返。

这唤醒炎热夏日味蕾的魔力,

与结满树的杨桃,耳边轻传着的傣语,

一同谱一首禅意的颂赞曲。

威海 作为滨海城市,

有自己的海鲜一绝—— 扇贝(栉孔扇)。

优良的水质环境和独特的水温条件,

使其肉汁丰厚细腻,富有弹性,营养价值高。

在威海可以实现“扇贝自由”,

十来块钱一斤,大可豪放霸气地点上几斤,

尝遍各种做法:

煮扇贝、烤扇贝、蒜蓉粉丝蒸扇贝、

蒜香豆豉蒸扇贝、鲜扇贝饺子......

配上一瓶冰啤酒,

就着餐馆里其他客人豪迈的山东话,

品尝别样的鲜美。

走进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的老街,

令人有种穿越曾经的错觉。

节假日熙熙攘攘的人群,

为老街增添了更多人气。

“舌尖上的中国”推荐的 虾饼

值得排一小时队。

站在油锅面前,

看着虾饼下锅时油沫跳动,

伴随着滋啦啦的声音,

你一定会不自主地咽下唾沫。

当老板娘把香喷喷的虾饼交到你手上时,

迫不及待地品尝一口烫嘴的香脆。

三亚 四季如夏,但也有它专属的清凉。

清水湾 伴着夕阳赤橙的余晖,

吹着微咸的海风,

看着细腻的沙滩闪烁着碎钻的细闪,

听着海浪拍打和椰子树摇摆的声音。

若有一碗 清补凉,

清新的果丁沉浸在椰奶中,若隐若现,

晶莹的凉粉在透明的碗里微晃,

一口下肚,让人立即跟热浪与疲惫冰释前嫌。

漳浦 ,你总会闻到一股熟悉又特别的咸香。

慕香而去,会遇见紫菜养殖场。

漳浦六鳌人说紫菜是甜的,海蛎是鲜的。

当地农家乐 海蛎紫菜煲 值得一尝。

浑圆金黄的海蛎与乌黑油光的紫菜,

在暖黄的吊灯照射下,

升腾着淡金色的香气。

海蛎外Q内滑,紫菜清香柔韧,十分下饭。

再喝一口特质的海鲜高汤,

额际微微渗出汗珠,暖胃也暖了心。

腾冲, 有一种令外乡人

羡慕的乡味—— 稀豆 粉。

六百多年前明朝时,

中原人戍边云南带来的家乡餐食,

在腾冲代代传承。

小小一碗稀豆粉,

要经过数十个小时的环环雕刻——

浸泡,磨浆,滤浆,上浆,煮浆。

待煮到可以悬流成线,方可出锅。

清晨,挑着担子的老阿姨,

一嗓子:“卖稀豆粉”,

听到的人仿佛都能闻到稀豆粉的醇香。

每吃一口热乎乎的稀豆粉,

粘稠绵密的口感,

似乎把腾冲有温度的岁月都含化于心。

味蕾似乎总是容易被回忆里的香气激活。

连带一同闪现的,还有置身当地的情景。

毕竟, 当你去到某处享用美食时,

吃的不仅是那新鲜滋味,

更是当地的风土人情。

当触摸到最真实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肌理,

感受到质朴的民风乡情时,

美食和大脑碰撞出独特的多巴胺,

让味蕾品尝到专属的味道。

原来,独有的风土人情,

才是美食里最令人念念不忘的重要佐料。

当地独有的这味“佐料”,

与美食锤炼成一种特殊的味道,

唤起时,是最撩拨舌尖和内心的那一味。

若要选择第二人生栖居之所,

定要寻那最惬意妥帖的美食之味。

有美景,有美食,那才是真正的乐活。

你呢,心中有怎样令你心驰神往的食物味道?

参与文末话题互动,留下你的心愿和故事。这个春天,我们送你一场旅行。

18日起,二更联合更北京、更上海、更成都、更河南、更辽宁五大城市站共同发起活动—— “送你一场旅行,释放你的第二人生”

我们将从所有留言中共选取18名幸运用户,提供免费往返机票和酒店住宿。 三亚、腾冲、北海、西双版纳、威海、漳浦 六大目的地随机送出。待春暖花开,陪你一起去看碧海蓝天,开启未知的第二人生~

撰文|一容

编辑|Decem

运营 |项18 设计|维尼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