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真圣祖
士骑铁塔
山西省文物考古所,在山西候马董海董明金墓出土10余幅金朝士马交战雕砖,这是一批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将士戏装,手持兵器坐骑戏马,驰骋疆场,钢鞭对槊格,弓箭对刀枪,大刀对长矛。骑术精甚,紧张激烈,扣人心弦占斗场面。更有二幅雕砖是人马身披全甲铁骑飞驰交战场面。是金朝军马武器装备真实写照。
金兵军事民主,“国有大事,适野环坐,画灰而议,自插者始议,议毕,则漫灭之。人不闻声,其密如此。将行军,大会而饮,使人献策,主帅听而择焉。其合者,即为将,任其事,师还大会,问有功高下,赏以金若干,举以示众。”金军骑兵披甲,开始为生甲轻甲混合编队。“率皆骑兵,旗帜之外,各有字记。小大牌子系马上为号。每五十人为一队,前二十人全装重甲,持棍枪;后三十人轻甲,操弓矢,每遇敌,必有一二人跃马而出,先观隈之虚实。或向其左右前后结队而驰击之。百步之内,弓矢齐发,中者常多。胜则整队而缓追,败则复聚而不散。其分合出入,应变若神,人自为战则胜。”“其用兵则戈为前行,人号曰‘硬军’,人马皆全甲。”范仲熊所亲见,“粘罕寨兵万人,皆枪为前行,号曰‘硬兵’。人马皆全副甲,腰垂八棱棍棒一条或刀一口,枪长一丈二尺,刀如中国屠刀。此皆骁卫之士也,弓矢在后,设而不发,弓力不过七斛,箭多者不满百支。”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鄂王行实编年》对金军装备这样写道:“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
1140年金兀术金军占领东京汴梁之后,向南进发,与南宋顺昌府长官司陈规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金兀术率铁浮屠军3000至顺昌城下,他亲巡视顺昌城,训斥诸高尔夫球,说,如此小城,我用靴子尖就可以将其踏破,动员铁浮屠铁甲兵攻下顺昌城,在城里吃早饭。金军蜂拥而上,顺昌城州制汪若海记述说:兀术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土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被两重铁兜牟,周匝皆缀长檐,其下乃有毡枕。“以铁骑为左右翼,另拐子马,皆是女真充之。自用兵以来,所不能攻之城,即沟集此军。”铁浮屠铁塔兵就是金兀术新军,重铠铁甲,列队齐进,其势凶猛难遏,所向无敌。金军远途而致,又没有用早餐,军马饥饿,刘琦准备了大量的竹筒,将黄豆煮熟,装入竹筒中,宋军各备大长刀,金军铁甲兵与宋军交战,宋军把装有煮熟的豆倒入金军马前,再将竹筒扔于阵前,军马因饥饿,见熟豆而低头食豆不前,这时宋军以大刀砍马腿,金骑兵之马被砍倒倒,再加上大量的竹筒绊倒,所以金兵马成片的倒地,一时丧失了战斗力,这就是刘琦顺昌大捷的绝招。
金军装备由轻重甲混合编队发展到人马全甲重装,使全军从长白山跨两河,饮马长江。宋人见金骑兵披戴重甲,犹如铁塔一般,故名铁塔兵。这种铁甲兵“矛盾戈戟,器械粗纯,尽用紫茸丝绦穿联铁甲,号紫茸军。其次用黄茸,号黄茸军,其次用青茸,号青茸军。紫、青、黄三军一名细军”(见《三朝北盟》卷241《金人败盟记》)我们从记述中可以看出金铁塔兵紫、青、黄三色的识别部队标志及所属级别,以紫茸军为最上,青、黄茸则次之。
铁
满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