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派创建的汉阳铁厂
自1860年代开始的“同光新政”一般认为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奕䜣主内,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主外,他们共同开启了中国的洋务运动。这场运动对于清政府来说是一次全新的历史转向,由原先对西人武器、科技等持否定态度转而大量引进西方技术进行变革。
同时,清王朝的权力格局也在洋务运动中得以重组,洋务派与汉人大臣成为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但这场包罗万象的巨大变革却是由清王朝内部的一次政变引发的。
一、新皇“祺祥”
咸丰皇帝其实是挺倒霉的,说他是“苦命天子”一点没错,如果说他的父亲仅仅经历了一场离京师十分遥远的中英战争的话,那么咸丰的人生经历可谓复杂的多。
在他的统治下,建国200多年的大清朝第一次被所谓的西方“蛮夷鬼子”攻破了首都北京城,而且历经数代皇帝修建的圆明园被一把大火焚烧殆尽。就国内而言,咸丰即位一年之后,落地秀才洪秀全便在广西创建了“人间的天国”,大军一路北上,所向披靡,最为富裕的江南从此被太平天国占据。1861年,即位仅10年的咸丰帝在屈辱中死去,留下了6岁的小皇帝与两方互相争斗的势力。
苦命天子咸丰皇帝
驾崩之前,咸丰为了让国家不因皇帝年幼而无法运转,特意安排了肃顺等八位重臣辅佐新皇,但同时,载淳的生母慈禧及咸丰的六弟恭亲王奕䜣却在皇位的更替中感到“大权旁落”,这对于权力欲旺盛的慈禧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就这样,一方是母凭子贵的慈禧及皇室宗亲奕䜣,一方是咸丰任命的赞襄八大臣,双方的斗争就此展开。
新皇登基之后,按照惯例要重订年号,载淳年幼,尚无决断能力,他所拥有的皇权也不得不暂时由朝堂各方势力所“瓜分”,而年号由哪一方人确定直接关乎到最高权力由哪一方掌控。
就在咸丰皇帝去世之后,由其亲自指定的“赞襄八大臣”即确定以“祺祥”二字为新皇年号,慈禧对此虽有不满,但也无可奈何,就这样在第一轮关于年号的斗争中,慈禧一方落败。
二、里应外合,等待时机
慈禧与赞襄八大臣之间的矛盾在咸丰去世之前便产生了苗头,就在咸丰皇帝奄奄一息时,八大臣之首肃顺便向咸丰进言,仿效汉武帝杀钩弋夫人的故事,在新皇登基前除掉小皇帝的生母即慈禧,这个提议虽遭到咸丰拒绝,但却使慈禧对肃顺产生极大的负面印象。
而咸丰的遗命本身就为各派别之间的斗争埋下了伏笔:首先,咸丰对其六弟奕䜣极度不信任,这使得本该在新皇帝登基之后的朝堂拥有一席之地的奕䜣完全被排除在遗诏之外,引起奕䜣对顾命大臣的极度反感。
《一生为奴》中的恭亲王奕䜣
此外,咸丰还下令除八大臣外,太后慈安与皇帝各掌一方印玺,而印玺便是最高权力的象征。由于慈安太后性情恬淡,不喜政治与权力斗争,所以其虽掌握印玺却并不使用,唯一有用的即是小皇帝的印玺,6岁的皇帝是没有决断能力的,所以作为其生母,慈禧通过皇帝之印掌握了一定的权力。
肃顺等人对此极为不满,他们认为慈禧专政,多次上奏祈求慈禧不要“垂帘听政”,干预朝政。在这场较量中,慈禧采取了以退为进的策略,暂时退让一把,但在暗地里,慈禧与奕䜣之间的结盟已经形成,正等待机会给予肃顺等人以致命一击。
《苍穹之昴》中的慈禧
早在咸丰刚刚驾崩的时候,恭亲王奕䜣就离开了京城前往承德避暑山庄,溥仪曾经在《我的前半生》里提到,奕䜣为了掩人耳目便化装成萨满师,后偷偷入宫与慈禧密谋除掉肃顺等人。经过一番精心商量之后,奕䜣抢先在八大臣之前赶回京城进行准备,而慈禧则留在承德继续与肃顺等人周旋,同时也是使他们放松警惕。
在灵柩回京的路上,慈禧借小皇帝年龄幼小,无法跟随缓慢的车队回京,于是便与小皇帝率先赶回北京。慈禧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想要先行回到北京与奕䜣整合手中资源,只等肃顺等人成功入套。
咸丰驾崩的承德避暑山庄
三、事变之后的晚清政局
1861年9月23日,咸丰的灵柩于承德出发,28日到达北京。肃顺等人由于对慈禧和奕䜣之间的谋划并不知情,至28日回京时,奕䜣早已在京城准备近一个月的时间了。回到北京后的慈禧利用她与奕䜣所控制的资源,在朝廷大力渲染一种她和小皇帝孤儿寡母受人欺凌的悲惨状态,而欺凌她们的自然就是肃顺等人。
9月30日,即肃顺等人回京两天后,慈禧突借皇帝之手颁发谕旨,在圣旨里罗列数条八大臣之罪,奕䜣等人与慈禧利用皇宫侍卫畏惧皇权之事,令其大肆逮捕八大臣。10月6日,肃顺被斩,载垣、端华被命自尽,其余几人被发往边疆,9日,载淳在北京正式即位,改号同治。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
这一场政变虽然结束了,慈禧与奕䜣也获得了应有的权力,但政变的影响却远不止这些。通过政变,年轻的奕䜣成功上位,较为开明的他见识到英法联军的强大实力之后,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
而此时正在南方与太平天国厮杀的曾国藩、李鸿章,也因见识到洋枪队凶猛的火力之后开始建造武器制造厂。
太平天国
中央与地方在国家现代化一事上达成了共识,可以说这次政变不但改变了原有的晚清朝廷权力格局,更是为国家现代化扫清了原有的障碍。自1861年开始,一场名为“同光中兴”的变革时代即将来临。
文史君说
1861年的这场政变是咸丰死后清政府内部权力的一次重新组合。慈禧、慈安、同治、奕䜣这四个年龄加起来不到100岁的人成功上位,击败了较为传统的旧臣势力。奕䜣从此成为洋务派在中央最为有利的支持者,为现代化建设扫清了障碍。
参考文献
王开玺:《辛酉政变与正统皇权思想 ──慈禧政变成功原因再探讨》,《清史研究》2002年第4期。
王兆辉:《博弈论视角下的“辛酉政变”与晚清政治格局》,《燕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刘越)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