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线灭火人员回忆“爆燃”:真的是一瞬间,像海浪一样上来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消息,木里森林火灾发生在2019年3月30日17时,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31日下午,四川森林消防总队凉山州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
记者采访到在一线火场灭火的人员,他们回忆,导致30名扑火英雄牺牲的,是3月31日下午17时至18时之间、发生在火场的“爆燃”。 王鑫,雅砻江镇武装部长兼副镇长,“爆燃”发生时他就在现场。

王鑫:真的是一瞬间,刚听到声音,这样一个转头你就看到火上来了……然后突然那个火,可能就像有些电视里面的那种,那种喷火的枪一样,感觉像一个海浪一样上来的一下就,整个脸就比较烫,那会儿整个人站在那就慌了。
王鑫用他手机里的照片,指出灭火队员们、以及火场的大体位置。王鑫说当地村民们有在山顶平台祭祀的习俗,因此这里被称为烧香梁子,海拔超过3500米。起火点就在从这儿向下的山谷里,山顶平台成了灭火人员瞭望、集结和休整的地方。

据王鑫回忆,3月31日下午在这个平台上,除了他和村民组成的灭火队之外,还有雅砻江镇副书记熊红军带领的村民灭火队,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和木里大队的森林消防员们,以及木里县林草局局长杨达瓦、四川省第五筑路工程处邹平等灭火人员。他说,山坡很陡,当时看不到明火,峡谷烟雾沉沉。
据王鑫介绍,3月31日下午17时左右,他和平台上集结的灭火人员接到指令,下山向山谷烟点方向前进。村民组成的灭火队从左侧下山,森林消防队员们从右侧下山。雅砻江镇副书记熊红军和王鑫都是从左侧下山。

熊红军:我们当时走得比较快,因为陡……走起来就有一点累。然后下面就要跳一层那种,是一个崖子,然后我们就在那个地方休息。我大概坐了一分钟,然后听到那个声音的时候,就是爆竹的声音,一直爆,爆的时候我就侧过去看,就有浓烟,浓烟就是很大的柱状往天上冲那种。
幸存灭火队员回忆“爆燃”前后
胡显禄:我们(四)中队出了5个人,他们(三)中队4个人,等于9个人作为先遣组,前去扑打这个地方群众说的两个烟点。

胡显禄是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四中队政治指导员,他说3月31日下午15时左右,他接到命令和9名森林消防员组成先遣队,由村民向导带领下山,任务是去察看山谷内的烟点。当时,王鑫、熊红军、杨达瓦等其他人都在山顶等候。
据了解,30日下午17时左右,在山顶平台上的王鑫、熊红军、杨达瓦和其他灭火队员、以及森林消防队员们开始分别从左侧和右侧下山,向胡显禄他们的坐标靠拢。为了防止复燃,胡显禄和9名先遣队员留在处理过的烟点附近看守。
赵茂亦:当时处理完大家很安静坐在这看守火场,观察火情的时候发现下面有声音传出来了。
先遣队员回忆逃离瞬间:一棵倒木,竟成了他们的生死线……
第一具烈士遗体被找到时,天空突然飘下了雪花。

【视频文字版】
胡显禄说,在接到班长王顺华报告的同时,他也看到了从断崖下方冒出的浓烟。胡显禄通知先遣队员马上向烟相对较少的右侧转移。
胡显禄:当时一直都看不到明火,给我的感觉下面有大火快烧过来的。(当时)口吻就从跟上变成快跑,一直在让后面的快跑快跑,一个传一个跟着快跑。
记者:火是从山脚下,往山上烧上来,你们当时撤离的路线。
胡显禄:就是横向,我就是横向这样,横向这样穿插过去的。突然前面有一个倒木横在前面,倒木一米多,斜在那里与胸相齐了,所以只有翻过去,然后我们前面几个过去过后,突然发生了这个轰燃(爆燃)。
胡显禄跑到倒木前的那一刻,“爆燃”突然发生。当时,在另外一个位置的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西昌大队大队长张军亲眼看见了“爆燃”后的烟云。
张军:突然起风,我们只听见“砰”一声,看到鞍部后面一股蘑菇云升起来了,蘑菇云大概高度在60多米,呈深黄色浓烟,这个时候我们向鞍部快速机动,一边机动一边就用对讲机开始呼叫在一线的队伍,第一声回答了第二声没有回答。
记者:那个时候你们还没有到达平台呢?
张军:没有,我们在西南侧观察火场,其实没有多远,大概直线距离也就在五六百米的样子。
这是应急管理部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一张照片,经核实就是“爆燃”时产生的蘑菇云。当时胡显禄他们就在蘑菇云的下方。
胡显禄:一片火墙,等于说你扭头往山下一看,整个山下全是火。当时在倒木那里,我就感觉体力不支过不去了,后面的一个战友推了我一把,推了我一把我再继续往前迈进。
赵茂亦:我当时推他的时候,就下意识回头看一眼,当时就看了火,距离我就是差不多就是两米不到的位置。
记者:这么近。你当时怎么想推显禄一把?
赵茂亦:没有想,就是下意识。
后来有人说,这棵倒木成了先遣队员们的生死分界线。翻过倒木的胡显禄、赵茂亦等4名森林消防员死里逃生,没有来得及翻过倒木的6名森林消防员被烈火吞噬。而从右侧下山、由杨达瓦局长和教导员赵万昆带领的另一队森林消防员、以及四川省第五筑路工程处邹平、向导捌斤共24人,无人生还。
赵茂亦交给记者他用手机拍摄的视频,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播放它。赵茂亦说,第一具烈士的遗体在“爆燃”现场被找到时,天空突然飘下了雪花。
采访中,这些多次参加森林扑火行动的人们都表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爆燃”。他们也想知道,究竟为什么会发生“爆燃”?如果将“爆燃”作为一个时间节点,那么在“爆燃”之前,这场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又是怎么被发现的?从发现火情到“爆燃”的这段时间里,人们又都做了什么呢?
“夺命爆燃”究竟是如何发生?
据统计,近5年来35%的森林草原火灾集中在4月份,90%以上系人为原因引发。”罗国新,凉山州森林草原防火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据他介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每年从1月1日到6月30日,是凉山州的森林防火期。

记者:现在有没有搞清楚这次(木里)火灾发生的(确切)时间是什么时候?
罗国新:据他们县上给我们报告是3月30号的下午(发生火情)
记者:谁先发现的?
罗国新:就当地的村民。
就如何发现火情,记者向雅砻江镇武装部部长兼副镇长王鑫进行核实。
记者:最开始着火的时候当时你在哪?
王鑫:(30日)当天我们是开展了护林防火的宣传和督察的工作,在(下午)五点半左右结束的工作,然后那会儿就打雷,我们还挺高兴地说,终于要下雨了,压力要小一点。
从听闻火情,到侦察火情
但期待中的雨没怎么下,火却着了。据王鑫说打雷后不久,他们陆续接到村民报告,在雅砻江镇范围内共发现4处烟点。其中最远的在中铺子村喇嘛寺沟,较近的里尼村有2处,还有一处要翻过立尔村委会背后的山脊,也就是后来发生爆燃的地方。
去查看中铺子村喇嘛寺沟烟点的人员,报告看见立尔村附近森林中的烟点有明火,于是镇里于当晚20时左右,又派出雅砻江镇副镇长熊红军和11名村民,带着简单的工具连夜上山、赶往立尔村森林中的烟点。
高科技手段“失灵”,火情观察仰仗“人眼”
据熊红军回忆,下午31日14时左右,连夜赶来的各方灭火力量在山顶集结。但当时观察火情并不顺利。

无人机的摄像头出现结晶,只能看出有烟,具体的点位、火场的概况看不清楚。31日上午,南方航空护林总站西昌站的消防直升机出动,大约11时到达火场上空。
据飞行观察员张步春介绍,31日当天下午,火场上空天气突变,风力过大。消防直升机虽然再度飞抵火场上空,但未能执行观察和吊桶洒水灭火作业。
15时30分左右,指导员胡显禄接到命令,和9名森林消防员组成先遣队,由向导带领下山,去察看山谷内的烟点。17时左右,山顶集结的森林消防员和灭火人员分头下山去扑火,大约30分钟后发生了“爆燃”。
熊红军:火灾,意味着把饭碗打了
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木里藏族自治县,森林资源丰富,林地面积几乎占全国的1%,是全国排名第一的林业大县。这里有我国不多的成片原始林区,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立尔村有村民168户,713人。这片原始森林,是他们眼中的绿色银行。

熊红军:那么这里面的老百姓的收入主要是靠林下(产品),这个地方的林下产品主要就是松茸。
记者:这些松茸的收入一年给村子里带来多少经济效益?
熊红军:去年整个村子小商贩给了钱大概在500万以上,就是说人均下来就是户均3万多,我们168户……火灾意味着相当于把饭碗打了。
记者:所以你们当时会特别特别着急。
熊红军:对啊,所以我们这边的凡是发生火灾,只要是家里有劳动力,就自己能够跑的,能够上山的男的都会上山,这就成了约定成俗的东西。打火的时候大家都恨,恨这个山,但是又爱这个山,因为是他们的收入。
“爆燃”是怎样产生的?

【视频文字版】
木里森林火灾的爆燃发生后,引起高度关注。白夜,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教授,曾经也是森林消防员的他,说自己反复观看了媒体对森林消防队员们的报道。
白夜:我看一次哭一次,我当了31年兵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个事情,确实是很惨痛。
柴璐:这次在我们的采访里面很多一线的(森林)消防队员很有经验的,他们也说他们没有见过这样的“爆燃”,他们也很想知道这样的“爆燃”到底为什么发生?
白夜:我最近这两天在琢磨什么事情呢,城市里面爆燃是什么产生的,你看比如咱们的封闭空间,一旦起火,如果窗户门都是关的,这个植被(木头)在里面燃烧,床、桌子在一起烧,它吸收大量氧气,当烧到一定程度不烧了,因为氧气缺了,这个时候谁要一开门氧气倒吸就爆炸,城市的“爆燃”基本上出现的时候都是这样的。这个木里的“爆燃”和城市的“爆燃”还不一样。因为你看当时下面出现两个烟点,指导员胡显禄带了一部分人下来扑灭这个烟点,第一个烟点处理完了,在处理第二个烟点的时候下面有火,(燃烧)应该是在谷内,你说可燃物在谷内烧的时候,会产生一些一氧化碳还有一些含碳的浓烟。一氧化碳燃点在609度,在谷内燃烧谷气相当于一个封闭的空间,到傍晚的时候气压下低,所以沉积在谷内慢慢燃烧,但是突然有一股风,氧气迅速补充产生一个“爆燃”。
根据多名灭火人员的讲述,并结合记者找到的火场地形图,可以看出当时灭火人员下山要前往的烟点在山谷,而周围山体陡峭。发生爆燃的地点,山体坡度超过了60度。
柴璐:这样的陡坡高海拔以及这种沟壑纵横的地形,对于扑火来说需要注意什么?
白夜:沟底产生险情非常多,沟底相当于一个葫芦峪形状,它有一个口,风从这进来以后风向不定,风向不定就导致火的行为不稳定,我们扑火最忌讳的就是这样,我们打火的时候都说火稳定了我们再动兵,就是看它(火)的形态。
柴璐:为什么这个着火点在沟底的时候就会非常危险?
白夜:受热辐射的作用,陡坡烧得非常快,火向山坡蔓延的时候,(坡度)每增加10度火的速度增加一倍。
在采访中,记者通过灭火人员的讲述了解到,这次木里“330”火灾发生后,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所限,无论是在地面瞭望、还是使用无人机和直升机观察,都无法在第一时间及时、准确地掌握火情。这使得人们难以研判可能潜在的风险。
木里森林火灾扑救纪实完整视频

王鑫爱人:你说一百句“对不起”,不如一句“我平安回来了”
王鑫和熊红军再度上山参加扑火。后来王鑫告诉记者,他看了妻子发给他的短信:你说一百句对不起还没有一句“我平安回来了“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