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伤风感冒问题如何预防以及治疗

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感冒。这里主要介绍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中医学称“伤风”,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以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感冒的中医分型比较多,但常见的主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三类,不同的感冒证型,表现有所不同。

风寒感冒

表现特征:恶寒发热,但一般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流清涕,喷嚏,咳嗽,咽部不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病因: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宜所致。

治疗原则:辛温解表,宜肺散寒。

生活注意:宜吃温热性或平性的食物,忌油腻食物,多喝温水,避免受凉。

1.1、艾灸大椎穴

编辑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1.2、合谷穴

编辑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1.3、艾灸风池穴

编辑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1.4、风府穴

编辑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1.5、迎香穴

编辑

位置: 迎香穴位于人体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间。

功效:缓解鼻塞流涕,祛风寒,通鼻窍,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鼻塞、流涕等症状。

1.6、尺泽穴

编辑

位置:该穴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功效:缓解咳嗽,清肺泻火,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咳嗽咳痰等症状。

温馨提示:以上方法,仅限于未见高烧和严重感染的感冒,若出现高烧、抽搐等“大热之症”,请立即就医,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治疗

艾灸过程中禁止吃东西。灸后1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如有特殊情况非要洗手,洗澡,要用高于体温的热水尽短时间内洗完。灸后调养口诀:灸后风寒须谨避,七情莫过慎起居,切忌生冷醇厚味,惟食素淡最适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