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15版刊登“最美逆行者”的公益广告。
今天,一张广州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占据整整一个版。
照片里,“最美逆行者”的面孔,出现在广州的地标——猎德大桥的巨型屏幕上。
“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
事实上,除了猎德大桥,还有广州塔、广州大剧院等地标都闪耀着“最美逆行者”的笑脸。
这些笑脸点亮了夜空,温暖了人心。
正是这一个个时代的英雄,成就了一个英雄的时代。
2月13日,南方都市报特派记者钟锐钧拍摄的一组照片引起了各方关注,那是十多张奋战在湖北抗疫一线的广东医护人员摘下口罩的照片,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上布满压痕,令人心疼之余又充满了力量。
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南方都市报与包括广州市委宣传部在内的各地市委宣传部携手推出了“为最美逆行者亮灯”的加油行动。
广州大剧院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广州大剧院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广州猎德大桥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2月17日晚,广州全城率先被点亮。
在广州市委宣传部的积极推动下,行动一呼百应,全城30多个大型LED屏幕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广州塔、猎德大桥、海心沙、K11、太古汇、正佳广场、万菱汇、广州图书馆、广州大剧院、流花中心……
最美逆行者们的笑脸,自信而坦然,花儿一般绽放在广州的角角落落,温暖着这座城市,鼓舞着疫情中焦虑的人们。
刚下班的白领女孩,奔波在路上的滴滴司机,坚守着社区防疫的网格员们,一瞬间都停住了。
“战胜这场疫情,他们都是我们的天使”,“怎样去,就怎样回来,我们会在广州等你”,“老公,我和家里的花一起等你回家……”站在广州塔下,无数广州市民举起手机,拿起相机,用泪水和笑容一起,为远在湖北战疫前线的英雄们加油。
在英雄的城市,向英雄致敬。广州这座温暖的城市就是他们的坚强后盾。
随后,广东其他地市也纷纷响应。
深圳机场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佛山顺德北滘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惠州惠阳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2月18日,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加入亮灯队伍;
湛江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茂名为“最美逆行者”亮灯。
清远市政府前,正在播放“最美逆行者”的海报。南方日报记者 曾亮超 摄
2月19日,最美逆行者从珠三角“亮”到了粤东粤西粤北,汕头、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清远、潮州、揭阳、云浮也加入亮灯队伍;
2月20日,韶关、河源加入,这场由南都发起的公益活动在广东全省得到响应!
2月21日,省内交通领域全线参与,覆盖省内水陆空交通动脉。粤运交通、省航运集团、省机场集团、广铁集团等加入,在省内各高速公路、机场、高铁站、珠江游船上,最美逆行者的微笑温暖了返工的路途。
一张张带着勒痕的笑脸,
背后是一个个不同的故事。
南都记者钟锐钧在拍摄援助湖北的广东医疗队队员。
南方都市报记者钟锐钧回忆:有些医护人员看到自己的照片很高兴,也有些人会觉得自己很憔悴。
珠江医院的刘芳护士长看到照片后哭了,她说她不希望家人看到自己的样子,因为这样会引起家人的担忧。
不止一个医护人员和钟锐钧说过这样的话。
“我告诉他们,这是我想要的最真实的状态,医生护士们都表示理解。”钟锐钧说,拍摄的时候,有人露出笑容,因为他们觉得“又战胜了自己”,多数人则很平静。在那个时候,每一个人在镜头前重新成为了“自己”。
这些面孔,
击中了人心最柔弱的部分。
广东21城的街头,
人们纷纷驻足,
或凝视这些笑脸,
或拿起手机拍摄,
分享到社交平台,
……
“最美逆行者”防疫宣传主题站在广州杨箕站正式揭幕。
“一个人的笑容折射一座城市的精神,也反映一个国家的力量”。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在微博和朋友圈转发了最美逆行者的视频,并点评道。
据统计,全省超过1000块LED显示屏为广东援助湖北的医务人员亮灯。人民日报、央视东方时空等总计超过160家媒体的报道让这一公益事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蒋斌在2月21日广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是一组震撼人心的照片,也是广东对一线医务工作者进行社会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营造了向最美逆行者致敬、为最美逆行者加油,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胜疫情的良好社会氛围。”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
一张张带着勒痕的笑脸,
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一块块LED屏,
在城市之间接力一场爱的传递,
最终凝聚成守护城市的力量。
如今支援前线的医护人员陆续返回广东,
仍有数百名白衣战士留守湖北。
我们等待,
你们平安归来。
一号楼工作室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冯芸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