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城市中央公园设计

摘要

所谓城市中央公园,必定占据城市中央核心区域,具备丰富的配套资源和通往全城各地完善的交通体系。在设计得当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重新构建城市的文化、历史、休闲,成为城市的标志。

所谓城市中央公园,必定占据城市中央核心区域,具备丰富的配套资源和通往全城各地完善的交通体系。在设计得当的前提下,甚至可以重新构建城市的文化、历史、休闲,成为城市的标志。

例如大名鼎鼎的纽约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的存在本身被很多人看成是一个奇迹,一边是高耸的建筑,一边是秋意渐浓的中央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设计的三板斧:

1.丰富的功能分区;

2.先进的道路系统;

3.自然的山水布局;

这三板斧在现在的设计中应用好了,也是一把利刃。

例如,圣彼得堡jaanila公园设计

随着城市发展,圣彼得堡的公共绿地在逐年减少。

设计师另辟蹊径,将中间部分划分为公共城市空间。

然后将自然引进中央城市空间,让这里拥有广泛的绿色公共区域。

由中央活动区向四周散射,打造一个共同的邻里空间。

整体效果图如下

具体设计方法:

1、设计师分别在公园东侧和西侧,各设计一条道路,贯穿整个公园。东边的路则比较特别,做为健身步道。西边的路比较常规,做为通勤道路。(在做公园设计的时候通常会考虑有这样两条道路)

主干道功能确定,接下来则是将功能区域引进来,要想激活公园活力,就必须把日常需要的活动空间和活动设施等,引进到公园里。

运动场地

首先当然是体育运动场地和运动设施,可以满足中老年的日常活动。

儿童活动空间

儿童天生有着爱跑爱动的特性,我们将儿童活动空间设计成一个动态的活动空间,贯穿于整个公园中。

节点连接

如何将零散的空间串联起来,设计师在公园周边衔接的地方加上了一些活动点,比如在西边道路边缘设计了一些广场,在东边跑道边上设计了一些木平台。

平面图如下

组团里面的花园该怎么做呢?

首先在街道附近增加一些户外活动空间

然后设计一条串联所有组团和中央公园的道路

最后,每个组团都应该有他自己的特色,给每个组团的花园都设定不同的主题,比如儿童活动、休憩空间,植物花园等等。

整体设计就到这里。

不相信以上的“套路”,回忆回忆上面提到的三板斧,再看看下面几个中央公园

越南胡志明市“铁路线式”中央公园

LAVA事务所与澳派景观设计工作室(ASPECT Studio)共同赢得了越南胡志明市中央公园国际设计竞赛。

项目占地16万平方米,基于地势设置蜿蜒流转的人行步道,并营造了用于表演和玩耍的下沉公园。

此外,设计方案参考了当地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摒弃了不友好的传统网络空间,形成了集休闲和连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多用途公共空间,涵盖雕塑花园、户外艺术画廊、露天剧院、溜冰公园、森林、瀑布和商业空间等。

这一以19世纪修建的铁轨为基础的“铁路线式”中央公园,旨在唤起人们对古老城市肌理的记忆,场地中引人注目的扭曲钢结构进一步呼应了城市的运输历史。

©LAVA

固安中央公园

固安中央公园位于北京正南方河北固安新城的中心,总占地面积50万平米,可供2000人左右的规模城市活动。

公园鸟瞰图

镜面广场,公园最大亮点

大型反射水池,水柱增添了喷泉广场的氛围

大型反射水池,浅水池仅有3厘米的深度,便于孩子们安全地玩耍

大型反射水池,将池水的收集和铺装一体化设计

水镜广场,关闭水闸后,大型反射水池即可成为铺装广场

中央公园的水镜广场从试运行期间,就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园内湖泊景观

园内湖泊景观

园区设置了多个功能丰富的共享空间,以樱花湖为中心的科普植物园占地约3万平方米,通过自然的乔木、地被、水生植物共同打造以科普教育为核心的生境之旅。

科普植物园内的互动儿童游乐空间

通过慢跑步道与景观步道结合的形式,形成园区活力环线。

慢跑步道与景观步道结合

慢跑步道与景观步道结合

景观步道局部

景观步道旁的休息空间

郑州双鹤湖中央公园

设计方案采用的是一种对称均衡的布局方式,具体节点中有可能打破对称,并在打破中寻找平衡——它既有一个视觉上的中轴结构,但是又不局限于严格的对称控制;轴线起到引领的作用,但是两侧是均衡发展的。这算是对传统公园“中轴结构”的一种创新。

©一勺景观摄影INSAW

设计之初,设计师针对竖向、河道、交通系统和地下空间的规划,进一步结合人的行走体验设计地形空间与沟通逻辑,创造出“移步换景”的园林空间体验。造园的过程要求在“相地”的基础之上做适当的竖向设计,形成了复合、立体的绿道系统。

©一勺景观摄影INSAW

©一勺景观摄影INSAW

©一勺景观摄影INSAW

©一勺景观摄影INSAW

昆明巫家坝中央公园

平面图

TLS携手中国电建昆明院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对巫家坝中央公园的再次诠释。通过对地形的塑造,以创造新的地貌风格,新的微气候, 新的生境与新的链接;通过对被遗忘的城市本源进行再次挖掘,为新生的活力城市发声,为重新连接的社区创造无与伦比的城市公共空间。

作为大公园,以人的活动为需求的功能分区,肯定错不了的。

来源:风景园林网(CHLAweb)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