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原话出自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17《惟信》: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人称“禅宗七祖”。
既是佛教中语,自然与修行有关
看山是山,是俗人境界。我们相信“眼见为实”,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判断力。山不是山,是什么?这种对自我认知充满绝对信任的态度,正是佛教眼中的“愚人”。
看山不是山,是修行者的境界。《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世间万象,皆是虚妄。觉悟的人明白,我们看到的山水,是刹那生灭的连续相而已。所以“看山不是山”,而是幻象。
但是原话其实还有另一层境界:“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
这是明心见性的境界,也就是“悟”了。虽然晓得一切相是空的、假的,但是真空不离妙有,真相不离假相,相不离性,性不离相。
所以“青山依然旧青山”。
在佛教中来说,就是对佛理的不倦追求,到达大彻大悟的三重境界。
现实生活认知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三重境界依然存在,不过就是对事物认知的三个阶段。
看山是山:我们看到表层的一面,形成最初的简单而直观的印象。
看山不是山:随着我们阅历的增加、观察的仔细,领悟的增多,会发现原来简单的事物并不简单,包含着很多内在的东西。于是我们对这个事物的理解会变得丰富、深刻、多元,不再是肤浅而简单的印象了。
看山只是山:当我们看惯了这些内涵,将这些内涵视作习以为常,就发现世界本来不过如此。于是,就不再需要去深思、去细察、去体悟,又回到朴素的本质上来了。
这世界本当如此,我们豁然开朗。既不再是最初的肤浅认识,也不再纠结事物的多样性,因为我们知道,这多样性决定了他给我们最初的认知形态,虽然结论还是一样,但是内容完全不同了。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
咱们第一次吃“包子”,知道了这个东西叫包子,这就是“看包子是包子”。
吃了几天之后发现居然除了肉包子,还有豆沙包、汤包、糖包、玉米肉包、梅菜扣肉包,这也太丰富了吧,我们一想到的就是自己喜欢吃的哪种口味的包子,而不单单只是包子这个表面称呼,这就是“看包子不是包子”。
再过几天,把所有包子都试了一遍,发现再怎么花俏,终归也只是个包子而已,和其他美食没办法比,这就是“看包子只是包子”。
我们对包子的认知就圆满了。
“看山只是山”,但我们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来的“山”了,而是一个丰富的山,只不过这种丰富在如今看来又习以为常,不再是值得惊讶、好奇、研究的东西了。
第一次吃包子的人和已经成为包子专家的人,对包子的概念完全不一样的。虽然他们走到包子铺前面,说的都是一句话:“给我来个包子”。
这就是高深禅宗三重境界的生活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