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拖班,是个人能力问题,还是管理问题?

话题 1

@丽丽

我们科里有个护士有点笨,护士交班报告写得也慢,尤其是遇有急危重患者抢救了,护理文书书写能力也不咋地,常常的,你可以看到她下了班也走不了趴在办公桌上奋笔疾书的身影。办公区卫生交接也是一塌糊涂,接班护士没少抱怨,有时候见她没走,还会喊她回来:“你办公室卫生没整!”“你救护车上车厢里有血迹!”

反正你也没干完,反正你也还没走,那就回来干了再走吧。

话题 2

@西西

我们这里护士4点钟交班,交完班了,五点多钟,还听到护士长在训有的护士走的早:“所有人都没有走,就你走啦?记录写完了没有?不要找借口!”

在护士长眼里,难道护士一定要拖班,才是热爱工作?

解析

所谓拖班,就是值班护士到了下班时间,还不走或是走不了,还在为工作的事情忙碌的情景。

正常情况下,护士到了下班时间,与接班护士交接完毕,按时下班回家,这本无可厚非。 但是,在护理工作中和护理队伍里,却有拖班问题的存在。

上述两个话题,反映出对护士拖班的两种态度,且各说各的理:

1. 护士拖班,是工作能力不足的表现。

拖班的护士,是笨护士。别的护士干活麻利,卫生清扫也做了,抢救时的护理文书也写了,等于是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本职任务,且都是在班上就能完成。所以,能在上班期间,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才是好护士。完不成而拖班,是能力不强,干活拖拉的具体表现,不值得同情,工作能力有待加强,速度有待提升,流程有待熟练,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

2. 拖班的护士,就是自觉加班。

活没干完,自觉留下来加班,不干完不走的护士,不把工作留给下一班,是好护士。比之那些到点就走的护士,有奉献精神,这样的护士就是好护士。

两种态度,似乎看上去都有道理。

需要指出的是,护士拖班,需要拎清以下几个问题。

护士拖班,不值得提倡。

按时上下班,是护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护士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的具体体现。众所周知,护士拖班,肯定会对当事护士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不能按时吃饭,不能得到及时的休息,继而影响到家庭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护士该下班不能下班下的疲劳作业。一次两次尚可,多次拖班,就要查找原因了,所以说,拖班,并不值得提倡,反而要对其指出问题,使其意识到到这样做的坏处。

护士拖班,不能一概而论。

拖班,分个人和全员两种情况,具体情况要进行具体分析。

护士拖班,是要分具体情况的。单个护士拖班,那是个人工作能力的问题。全科护士全员拖班,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某种情况,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凡是共性问题,就是管理上的问题。

护士拖班,要避免进入管理误区。

拖班,就是自觉加班,拖班不走的护士,就是热爱本职工作、有奉献精神的好护士。作为科室护士长,如果有这样的观点和理念,在科室里大力提倡属下拖班,只顾提升工作质量,不要速度,更忽略生活质量,这是一种认识上不正常的误区,会把人带偏。正常情况下,我们应该主张按时上下班,避免拖班,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既要工作质量和效率,又要兼顾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

如何避免护士拖班?

分护士和管理两个层面

护士层面

1、提升工作能力

为什么别的护士能在抢救结束后,优质高效的把护理文书书写完毕?把抢救室很快的清理出来,抢救物品、仪器尽快归位,而你不能?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清理工作环境是有章法、规律可循的。一次两次不行,工作不熟悉,三次四次还摸不着窍门,就是个人工作能力上的欠缺了。

2、熟悉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中,各种操作、抢救、护理等,都是有规律可循,有流程可走的。如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就是在指导你如何一步一步的把工作做好做到位。走好程序,临床工作就不会拖沓,时间就回充分的利用起来,就能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内,别人能按时下班的,你也能做到按时下班。

3、树立“比学赶超”的正性理念

干活拖拉,速度慢,执行力差者,要用心向科里出类拔萃者学习,为什么我这么慢?同样的工作,人家就能按时按点的完成,顺利交接?护理工作,只要有心,就能克服工作中拖拉慢半拍的毛病。

管理层面

1、护士合理排班

护士拖班,要看人数的多少。一个护士拖班,说明是个人问题。多数护士拖班,管理上就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是不是排班不合理?

2、合理人力配置

护士老是拖班,是不是工作量大,护士少?护士床护比是否达标?护士是否存在超负荷工作?如果存在活多人少,那就需要增添人力,从根本上解决护士拖班问题。

3、理顺工作流程

护理工作流程不健全者,要建立健全。并组织护士学习,在工作中进行实践。

4、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在护理管理活动中,提倡优质、高效的完成流程护理工作任务,让无效率的拖班,疲劳作业,从护理人员身边走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