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中国的生活水平的争论一直各家学派的焦点,有人认为很惨,有人认为很好,可无论是哪种史观都默认一个事实——古代的妇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就像沙漠中也会有绿洲一样,社会并非只有一种“颜色”。西欧中世纪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点也可以套用在中国古代的妇女身上。我们以城市经济最发达的宋朝为例,看看城乡妇女生活的差异。
差异一:城市的武力冲突较少,女孩出生率高
生命是人类最宝贵的东西,财产、地位都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去争取,唯有生命源自先天,而且只有一次。古代人有着浓厚的遗弃传统,尤其是女婴,往往出生就被丢进井中淹死。有些重男轻女传统深厚的地方,一直到民国都保留着“弃婴塔”的习俗。不忍心亲手掐死女婴的家长,会带孩子去弃婴塔,让她自生自灭。
【晚清弃婴塔照片】
传统的社会学者将其归咎于女孩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养一个女孩意味着“赔钱”,穷困的家长无法负担这种开销。
其实这种观点有点狭隘和偏颇。农业生产过程中,女性的贡献虽不如男性,但也不至于相差太多。农业产品也分为很多种类,也并非所有耕地都需要依靠男性强壮的上肢力量去耕耘。耶鲁大学华裔经济学家钱楠筠(NancyQian)告诉我们,当地爱能种什么农作物是女子地位的关键。比如,当地人喜欢种植茶叶,那么女孩的地位就会比较高。因为,采摘茶叶需要比较灵活的手指而不需要很强的体力,心思细腻的妹子们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理,还有与之类似的比如桑树、蔬菜等需要精心化种植或者采集的农作物。反之一个地方如果更喜欢种植果树,才需要大量的丁壮。
【茶马贸易在宋代很火热,按理来说女性地位不会很低】
事实上,这两套思维的根基依旧是建立在现代人的想象中。正如东京大学的上野教授所言:“你能有努力就能获取成功的想法,说明你本身就是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在几十年前的中国根本就没有私有产权这个概念,更别提专门针对妇女的财产保护制度,在宋朝所处的时间线,连西方都只有意大利等少数地区有明确的财产保护制度,大部分地方都处于公社阶段。在这种生产模式下,个人的意志被压制到最低,集体的利益才是社会的根本。
【没有武力的代价,就是被有武力者奴役。奴隶生产的多,难道不是应该的吗?】
作为一个共同体,生产多少粮食或者布匹本身实属次要,最重要的事情是武力的保障。毕竟抢劫与掠夺行为在近代以前比比皆是,连欧洲的贵族都表示出了城堡就需要专门的护卫,否则等着被人绑票勒索赎金。所以,生活在农业区的人们,会以宗族为单位,进行械斗争抢珍贵的水源和耕地。可是,正如生育是女人的专属一样,战争几乎只属于男人。能给所在宗族、社区提供壮丁的家庭有着更高的话语权,直到今天很多农村依旧维持着这个传统。家庭的资源供养女孩,意味着必须少生一个男丁,意味着家庭在所处社区的声音得弱一分,意味着公社/宗族只会给你家更少的资源配额。这才是农村家庭不愿意生女孩的真正原因。
【太平天国运动的直接起因之一,便是土客械斗】
随着城市的兴起,原始的宗族公社模式无法在城市中运行。而且,相对于“山高皇帝远”的宗族社区,拥有数万至上百万人口的大都市乃是朝廷的税收重地,往往有着较为充裕的治安人员,很难再像农村公社那样利用武力争夺资源。宋代官府为了提高生育率,也会给生育女孩的家庭一些补助。所以,宋朝城镇户口中的男女比例往往要比乡村好看不少。虽然以现代角度看,宋朝的城市也十分原始,却不失为那个年代的“绿洲”。
差异二:城市妇女接受的教育程度较高
宋朝是中国文治的巅峰时期,无论新锐派还是保守派都赞成教育事业。城镇收入相对农村较高,也更崇尚文治,汴京更是号称“人人尊孔孟,家家诵诗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少文人都表示支持女子接受教育,作为保守派领袖的司马光还提出无论男女都应该接受教育。他还列出《孝经》、《论语》、《诗》、《礼》作为女子教育必读书籍,让女孩们“略晓大义”。
【宋代女子也有受教育的权利】
话虽如此,宋朝的官方书院依旧禁止女子入学。理由也很简单,官学的目的是为朝廷培养进士,若女子能入学,那么女子也就能靠科举成为士大夫。宋朝文人虽赞同女子接受教育,却不想让女人进入政治集团,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好在宋朝大兴科举产生落第书生,他们除了读书什么也不会,又不想回到农村老家。那么在汴京或者附近城镇开设私塾,通过当教书匠来赚取生活物资以备再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城市的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得多,最重要的是更方便招生,稍微有点条件的书生都喜欢住在城市里。有充裕的师资力量为后盾,城市中产非常乐意给自己闺女找一个老师。在宋朝崇尚教育的大氛围下,一个接受过基础教育的女孩比一个目不识丁的村姑更容易找到体面的丈夫。
【宋代女孩也愁嫁】
反观乡村地区,女子接受教育的难度很高。宋朝的国策是中央集权,全力以赴削弱藩镇存在的基石。这套制度的创立意图即强化朝廷的控制能力。乡村地区的道路状况十分糟糕,远不如城市发达,汴京方面的控制能力要弱不少。所以,宋朝的国策十分强调重商主义,打击土地兼并的力度也是历代最低,同时鼓励农民进城打工。而城市辐射给农村的经济成果,又被当局用税收的方式夺走。这一系列政策导致宋朝农村普遍穷困,起义不断。贫穷意味着无法支付足够的优渥的薪资,不断起义的大环境也让读书人下乡教书的风险直线提升。而乡村人出于比城里人更严重的重男轻女传统,将仅有的师资力量也分配给儿子。长此以往,农村女子和城市女子的教育水平宛如云泥之别,时至今日“村姑”都是指乡村地区没有受过教育,也没有任何见识的文盲女子,其影响可见一斑。
差异三:城市女子有更多工作权利
宋朝是个人口大爆发的时期,这得益与农业水平的进步。宋代耕作制度上的改进,主要表现在一年两熟制和两年三熟制面积的日趋扩大。如北宋初年,官府劝谕江南、两浙、荆湖、岭南、福建各州百姓“益种诸谷, 民乏粟、麦、黍、豆种者,于淮北州郡给之”。江北诸州, 也令“就水广种粳稻, 并免其租”。可见,宋政府积极组织选种、配种,以免租提供南方北方交换种植,其结果是当时稻麦种植面积扩大,这也是宋政府试图改变“江北之民杂植诸谷, 江南专种粳稻”的旧耕作制度的一个重要体现。宋政府在江淮流域、两浙一带还推广了占城旱稻,即早熟而高产的稻种。 到了南宋,各地的占城稻种已经为数繁多,既有籼稻和糯稻,又有旱稻、中稻和晚稻。
【宋代纺织车】
人口的增长也带动需求的膨胀,尤其是市民阶级兴起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加高了。在中国人传统的“衣食住行”排行中,“衣”要比“食”排位更靠前,因为着装代表着人的等级。在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社会,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有着明文规定。庞大的人口供养了士大夫阶级,他们在着装上的需求变相刺激了纺织行业的发展。
出于销售和成本的考虑,大型的纺织行会一般都在城市。妇女相对男儿更为细腻的双手,被这些商家看中。久而久之,女人出来工作也被视为日常,城市妇女的财政状况也大幅度好转。
【城市的明确的分工带去更多的工作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历朝历代中,唯有宋朝的丫鬟不属于奴隶,和主家算是雇佣关系,类似西方的女仆。总体而言,宋朝城市妇女的生活状态十分类似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城镇,虽然对妇女的就业依然有十分严格的限制,但部分开放的行业,让妇女的生活状态和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
而在很多农村地区,朝廷的司法无法覆盖到乡村。女子虽然也可以从事纺织行业,但规模却小得多,无法像城市妇女那样形成某种共同体,地位也要低不少。而且不少地区依旧奉行习惯法,将丫鬟视为主家的私人财产可以“打死不算”。她们固然也吃到一些改革红利,却无法和城里的同行相提并论。
结语
免于争斗使得市民阶层对男丁的渴求大幅度降低,文治的环境让城市女子也可以接受教育,发达的纺织行业让城市妇女可以拥有一定的工作及财产权。可惜,相比广大农村地区,城市所能承载的人口依旧不多,市民在比例上也远远不如村民。农村妇女依旧笼罩在黑暗之中,需要千年之后才能看见文明的曙光。在此之前,城市对她们而言,确实算得上“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