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临,你知道山东有哪些传统习俗吗?

清明时节,桃红柳绿,万物复苏

人们踏青赏春、放风筝

戴柳插柳、荡秋千

其乐融融

这些民俗游艺活动有的是源于山东

有的是山东先贤所发明

今天就与小编一同了解一下吧

风筝

墨子、鲁班是风筝的始祖

《清明上河图》局部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

描写了一群儿童在明媚的春天里

放风筝的快乐情景

风筝,古时称“鸢”,当时为木材所造,发明者为墨子。墨子为滕国(今山东滕州)人,古代思想家、科学家。《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的学生、鲁国工匠鲁班在墨子设计的基础上,又进行创新和发展。《墨子·鲁问》记载,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这些都是风筝的最早“版本”,可以说是风筝的源头。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唐朝,随着造纸业的发达,民间用纸来裱糊风筝已经很普遍,清明节放风筝也很盛行。当时有人在风筝上装有弦和笛,放飞时风吹会发出响声,还有人在风筝上安装灯笼或小彩灯,夜晚风筝升空时,就像是闪烁的星星,被称之为“神灯”。

宋代,放风筝成为广泛的户外活动。《武林旧事》写道:“桥上少年郎,竞纵纸鸢,以相勾引,相牵翦截,以线绝者为负。”到了明清时期,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在古人看来,放风筝不仅仅是一种游艺活动,还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气。所以很多人在放风筝的时候,会将自己的病症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飞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走,也就代表着所有的疾病、晦气远离自己而去了。这种习俗,在民间又叫“放断鹞”。

山东潍坊的风筝具有悠久的历史,制作工艺精巧,具有独特的民间地方特色。位于潍坊城东三十里的杨家埠,是中国三大年画产地之一,在那里,“家家能染墨,户户会点青”。潍坊风筝便吸收了杨家埠木版年画和绘画的技艺,扎、糊、绘、放俱佳,由普通玩具跻身于工艺美术之列。潍坊被誉为“风筝之都”,潍坊风筝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秋千

齐桓公将秋千传入中原

图|有盐Life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女郎撩乱送秋千

唐代诗人韦庄的《麟州寒食》

描写了清明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最早称之为“千秋”,传说为春秋时代生活在燕山一带的山戎游牧民族所创,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公元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讨伐山戎,将“千秋”带回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并完善成一种游戏,后传入中原,成为清明节的民间游戏。汉武帝时因为它与“千秋万寿”祝寿词冲突,为了避讳,将“千秋”两字倒换为“秋千”。

图|有盐Life

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宋时期,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宋代济南女词人李清照《点绛唇》词曾描写道:“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元明清三代,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竟然把清明节称为“秋千节”,可见荡秋千风俗之盛。明人刘若愚《酌中志·饮食好尚纪略》记载:“三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罗衣。清明则秋千节也。带杨枝于髩,坤宁宫后,及各宫皆安秋千一架。”

图|有盐Life

清明这天打秋千的主要是女性,尤其是闺中女子,因此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说法。后来,荡秋千逐渐成为男女皆宜的游戏。荡秋千让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的民间活动。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把病毒荡走飞走,而且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在山东胶东一带还有两种特殊的秋千:一是旋转式秋千,先在地上栽一木桩,桩上放一转盘,绕转盘系麻绳四对,搁置木板,戏者坐于木板上,用脚蹬地产生动力使之旋转起来,停飞自动。二是纺车式秋千,此种秋千因形似纺车而得名,两端各坐一人,旁边有人助动,旋转如风车一般。

踏青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

《春游晚归图》

《管子·小问》曰:

“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

春秋时政治家管仲的这篇散文

记述了齐桓公三月踏青

在田野里游赏的情景

可见春日踏青齐桓公即为之

仇英(明)《春游晚归图》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唐朝时清明踏青已成为一种时尚。杜甫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孟浩然有“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吟诵。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描写道:“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圃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鲁南有“清明踏了青,不患脚疼病”的俗语。清明节,是妇女最快乐的日子,她们身着盛装,相约踏青野外,其乐融融。民间有歌谣曰:“一踏青,二踏红,三踏小脚不害疼”;“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许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满眼青色看个饱。”

插柳

贾思勰最早记载“柳枝著户”

图|美树嘉文艺志

北魏青州益都(今属山东青州)人贾思勰

做过高阳郡(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等官职

他曾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地

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

回乡后系统地总结了

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

著有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其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可见在魏晋时代即有插柳习俗

在临沂、枣庄等地,民间有谚语说:“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狗;清明不插松,死了变只鹰。”清明插柳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清明时节,人们为防止鬼的侵害,在大门上插上柳条,在头上戴柳。

古代素有“榆树救荒,柳树祛病”之说,人们认为柳条有避邪的作用,能退却鬼魂,故称柳为“鬼怖木”。在安丘等地,男孩在清明节这天的黎明时分就到野外折回柳枝和松枝,家中大人拿着树枝在屋里一边抽打,一边警告蝎子说:“今天是清明节,只许把墙爬,不许把人蜇。”之后,把树枝插到大门框上,这样可以祛毒驱邪,赶走瘟疫。在鲁南地区,女孩子在辫子上编上柳条,男孩则用柳条编成草帽戴在头上,或做成项圈套在狗脖子上,这都是为了避邪。

清明好时节,最美人间四月天

梨花风起,春水初生

天清气明,万物皆显

在这个天朗气清的时节

感受最柔软的春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