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国栋
1938年6月下旬,日军对中国重兵防守的马当要塞发起了突然袭击。由于守军指挥官的严重失误,中国最高当局预先估计可以防守一个月的马当要塞仅仅两天就宣告失陷。蒋介石闻迅大怒,责成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组织兵力收复马当要塞,中国军队两个军经过数天浴血奋战,依然毫无战果,只得含恨吞下了战败的苦果。马当战役结束后,蒋介石下令撤了第16军中将军长李韫珩一切职务,并枪毙了对战役失败负有头号责任的黄埔一期将领薛蔚英。
南京保卫战结束后,国民政府迁移至华中重镇武汉。日本最高当局为了尽快击败中国军队,迫使国民政府投降,调集40余万重兵大举南下,拟在华中地区与中国军队主力决一死战,武汉会战爆发。位于江西省境内的马当要塞,是长江中下游的咽喉要塞,可以控制日军从长江下游往上输运兵源物资,成为日军攻击的首要目标。国民政府最高当局深知马当要塞对华中战局的重要性,早就在马当要塞注入了大量心血,将其修建成为拥有大量坚固永久性防御工事的一级战备要塞。日军重兵南下之前,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调令国民革命军第16军中将军长李韫珩为马胡(马当、湖口要塞)要塞防御司令,负责马当、湖口要塞的防守。
第16军是原湘军改编而成的杂牌部队,军长李韫珩虽然英勇善战,但该军长期只辖一个53师,全军兵力万余人,在当时的中国军级单位中战斗力一般。为了加强马、胡要塞的防御能力,战区司令部调拨了庞炳勋第40军所属的167师归李韫珩指挥,该师师长为黄埔一期学员薛蔚英少将。此时的马湖防御司令部辖有2万多生力军,再加上中国海军在马当、湖口防区的长江内布置了大量水雷,数量有限的中国空军也可随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整体来看,马、湖防区的防御能力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按照中国最高统帅部的战略部署,即使遭受日军重兵围攻,马当要塞的防御能力也足可以坚持一个月以上。但是战局的发展往往出乎指挥官们的预想,当1938年6月22日日军对马当要塞发动突然袭击,仅仅两天,这个号称拥有一级国防战备防御工事的战略要塞就失陷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1938年6月初,马湖防御司令官李韫珩为了培养抗日军事干部,轰轰烈烈的举办了为期两周的“抗日军政大学”培训班,调令马、胡要塞连排军官及各级军事副官参加,李韫珩的大动作早被汉奸败类报告给日本主子了。李韫珩举办抗日培训班,将一线指挥官调往后方,导致前线指挥系统混乱,本来就犯了兵家大忌。日军又获悉了中国守军的一举一动,自然抓住了这个大漏洞,发动突然袭击。据说当日军波田支队对马当要塞发动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势时,李韫珩和他的抗日军政大学学员还在举办毕业典礼和聚餐,连人都联系不上。马当要塞防御指挥官鲍长义上校情急之下,直接联系了国防部军训部长白崇禧将军,请求增援。白崇禧接报急得直跳脚,一面向第九战区司令部和蒋介石汇报,一面直接绕过李韫珩,电令第16军所属的167师火速增援马当。
为什么派167师增援马当呢?因为167师是驻守在马当要塞附近唯一的机动部队,而且驻地距离马当要塞只有数十里,顺着公路急行军两个小时就可以赶到。薛蔚英接到白崇禧的命令后,正待执行,军长李韫珩的命令也到了,同样是让他率部增援马当。只是李韫珩与白崇禧的命令不同之处,就是白崇禧让他从大路增援,李韫珩让他抄小路增援。薛蔚英脑子发热,认为从小路增援能够更快赶到马当要塞,再没有当地向导带路的情况下,指挥部队翻山越岭出发。结果悲剧了,近万人的部队迷了路,尽在山窝窝里转圈子,原本从大路两个小时可以赶到马当要塞,薛蔚英硬是转了两天两夜都没有赶到。1938年6月24日,马当要塞指挥官鲍长义在日军已经攻入要塞,守卫部队弹尽援绝的情况下,无奈下令撤退,马当要塞宣告失守。
马当一失守,日军大部队就可沿长江大举进犯,对处于守势的中国军队极为不利。蒋介石急了,下死命令让陈诚组织兵力收复马当要塞,陈诚又给第16军、第49军下了死命令,限期收复马当,甚至开出了攻下马当5万银洋的天价悬赏。中国军队没有退路,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奋勇攻击,一度收复了香山,只是缺乏重武器的中国军队在号称拥有一级战备防御工事的马当要塞面前,显得惨白无力。数十次进攻无果后,日军的增援部队赶到,收复马当要塞已经不可能,陈诚无奈下令部队撤退。
1938年7月1日,日军以马当要塞为据点,猛攻江西九江防御要塞湖口。中国守军第26师刘雨卿部在日军海陆空三军协同配合攻击下,无力回天,坚守三天三夜,于同年7月4日丢失湖口。至此,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第一阶段的马当战役中以完败告终。马湖要塞的失陷,标致着中国军队在武汉会战中处于更加不利的战略态势,等待中国守军的是更加残酷和艰难的保卫国土、保卫人民的战争。
马当战役结束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召开军事会议,追究战役失败责任。国民革命军第16军中将军长李韫珩身为马湖要塞防御司令,好大喜功,指挥失误导致阵地丢失,撤销本兼一切职务,强制退出现役;国民革命军第16军第167师少将师长薛蔚英,先有贻误战机,导致马当要塞丢失之责,后有贪生怕死,反攻马当不力之罪,由蒋介石亲自签署命令,着将167师少将师长薛蔚英正法,并撤销国民革命军167师番号。
薛蔚英为山西吕梁人,黄埔一期学员,参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颇有功绩,深得蒋介石信任,早于1935年就晋升陆军少将师长(同时期的杜聿明还只是上校副师长),前途一片光明,却不想在马当战役中错误百出,让蒋介石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挥泪斩马谡”。
1938年8月15日,薛蔚英被宪兵执行枪决,时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