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篇丨马滩:“城市新核心”大气崛起

从兰州主城区沿黄河向西,三滩之中,马滩迎面而来。

据记载,马滩在明代时期是肃王放牧军马之地,其名称也因此而来。“河流中大小草滩十数,有曰马滩者,崔氏所献明肃王牧马处,故以名焉。”清光绪甲辰科进士王烜在《崔氏家谱序》如是记述。

岁月变迁,饮马黄河的壮景不复存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作为“城中村”以蔬菜种植基地被兰州人所熟知。直至2006年,马滩被纳入城市规划的版图中,按下了城市化进程的快进键。经过这些年来的开发建设,今日的马滩在住宅、商业、配套设施方面日臻完善,城市气象日浓。

区位优势

临河而居的先天资源

北依黄河、西接西固、东连西站、南靠西津路,从地理位置上就是典型的“坐中四联”之地。打通了马滩这个关键节点,整个兰州的城市建设又迈上一个台阶。

对于兰州而言,兰州西站的投入运营意义非凡,而对于离兰州西站仅两公里的马滩这个片区而言,高铁就像是一条输油管线,不断为马滩注入动力,以兰州西站为中心的交通大动脉所带来的繁荣和商机,为马滩的崛起提供了充分条件。

同时,马滩处于黄河生态链,拥有优质的先天的生态资源,也正是利用濒临黄河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占地面积约25万平方米的马滩湿地公园的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基于生态修复、人居环境提升方面的一篇大手笔“山水文章”。

今天,在东进西出、构建大兰州战略、提升城市形象的战略视野下,马滩板块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所占的地理区位优势愈发显著。

广告

长城· 嘉峪苑 ▲点击查看详情

基建设施

地铁一号线驱动下的配套服务

交通不仅仅承载着城市运输的使命,更是城市发展的大动脉。串联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的兰州地铁一号线开通运营,并在马滩设站,为马滩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不仅串联起了既有商圈,还加速催生沿地铁线商业带。

兰州地铁一号线建成后与地面交通接驳,对周边公交线网进一步优化,意味着马滩站周边公交系统布局更为合理便捷。此外,作为马滩交通“大动脉”的T188#路重新启动建设,接驳各交通主干道,形成了完整的域内公路网。地铁、公交、公路网三大交通体系,进一步放大了马滩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地铁的开通、各大房企的入驻,使得未来马滩板块将聚集越来越多的人口,而成熟的居住区离不开学校配套设施。区域内除了马滩银滩泽华小学和正在规划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之外,还有马滩小学、银滩路小学、兰州城市学院附属中学、秀川小学、兰州三十四中、兰州八十九中、中加万华学校等多所中小学及幼儿园。规划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等全龄教育配套完善,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教育资源。

医疗资源方面,除了现有周边的甘肃省建筑职工医院、金港城医院、瑞京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西院区、兰通医院外,未来,随着兰州市七里河区中医院、兰州市七里河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异地搬迁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的医疗配套,一定意义上也将推动马滩板块的发展。

未来展望

多功能“城市新核心”崛起

从银滩南路经过,“马滩文化岛”五个高悬红色大字格外醒目,体现了这片区域未来发展的趋向。

马滩的土地多属于商住兼容的地块,既包含商务功能,还包括住宅、旅游休闲的功能。在过去的两年里,马滩签约上马的地产项目多达十几个,涵盖住宅、商贸、文旅等各个方面。根据《兰州市银滩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远景规划,建成后的马滩将成为一个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集商务办公、文化休闲、生态社区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片区。

目前已经建成的兰州老街、黄河楼等,正在建设的马滩宗祠公园、甘肃简牍博物馆等,不但为马滩打上了强烈的兰州地域文化符号,也使得马滩成为商贸文旅的热土。

大河之畔,如今的马滩已经群楼峰立,车水马龙,一个集商贸、文旅、金融、物流、服务等主要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核心”已经渐趋清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