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浒之战中的历史地理学

建州的所在地赫图阿拉,处在长白山脉之中,道路在山谷或河谷中,依据《读史方舆纪要》稿本第38卷〈山东八〉的记载,进山路五条:

抚顺路:五岭特为险峻。

铁岭路:有夹川平佃大树……中有夹沟谷,为必防之处。(《辽海丹忠录》记载为“中有夹沟谷,易于埋伏。”)

镇江、宽奠路:其小佃、团佃、八家子,皆伐林可通。而牛毛岭、家哈寨林深岩峭,稗东葛岭路夹大崖,皆难行之路矣。

清河路:乌鸡关头道扣栅,有悬崖相抱,二道砌石横木,止容一人俯行,骑不能过。

叆阳路:其古北河夹峙深林,小河数十道,冬涸夏涨。头道、二道岭高岩陡绝,大树纷错,凡二百余里,并无别径可抄,险道也。

因为建州女真处在长白山山区,所以路都是通过某条河流的河谷、山谷,与赫图阿拉相连。

从赫图阿拉去抚顺和开原,要走苏河河谷和浑河河谷

从赫图阿拉去清河,走太子河河谷;

从赫图阿拉去叆阳和宽奠,走富察之野和阿布达里冈山谷。

叆阳在宽甸东北方,叆阳和宽奠可以算是一条路。

1619年的春天,四路明军,明军近8万的人马,分别从开原(北路马林)、抚顺(西路杜松)、鸦鹘关(南路李如柏)和宽奠(东路刘铤)出发,进山剿灭奴儿哈赤。

所以说,用不着谁提前通告努尔哈赤,明军是怎么部属行动的,他早就知道明军只能走着四条河谷进山。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路能走。

7~8万明军合在一起走?不好意思,当地没有这么宽敞的平坦大路。那些河谷路线,又赶上早春大雪,2~3万明军走,已经很勉强了。比如说东路老刘的一万多明军和一万多朝鲜兵,延误了行军时间,除了朝鲜军行动迟缓外,就是山路不好走后勤跟不上。

明军主力杜松所走的抚顺路,也是成化年明军主力赵辅所走的路,从这张图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努尔哈赤的赫图阿拉城,位于苏克苏浒河(又名苏子河,下文简称“苏河”)上游的岸边,河谷的深处。

这种地形指挥官不会有太多战术选择的余地,大军也无法展开,战斗基本靠士兵的素质。

在萨尔浒—界凡这里,也就是苏河汇入浑河这里开始,由此往西,是浑河大道,地形逐渐平坦、开阔,说白了就是开始出山,逐渐进入辽河平原,进入明朝边墙。抚顺卫和抚顺马市,其实就是位于边墙上的一个关口。

在萨尔浒之战前,明朝中前期一百多年的历史上,对女真的剿灭,没有败绩,一些女真酋长的频繁袭扰,给明朝造成很多麻烦,但明朝大军一到,就可以剿灭。明朝有长期建立的自信。

搞明白了萨尔浒之战发生空间的地形,也就能明白另外一个问题:明朝统帅部制定的这个四路出击、分金合计的策略,到底对不对?

很明显杨镐是对的,他只是照着这一百多明军的战略照葫芦画瓢而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文百度贴吧作者 Highelfsword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