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名校”展播: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玉海中心小学(原城关一小),千年古县瑞安老城区最古老的中心小学之一,是一所积淀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老校,前身是瑞安县城西南隅蒙学堂,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孙诒让先生倡导,后由号称“东南第一笔”书法家池志澂和乡哲洪炳锵共同创办,至今走过了118年的办学历程。2006年,学校获浙江省“百年名校”之誉。

2017年11月,学校搬进了新校舍,处在老城区范大桥街28号,隶属玉海街道办事处。目前,学校拥有24个教学班,61位教师,1023名学生。

上篇: 百年“新”校要返“老”

近年来,百年“新”校不断追寻百年历史,忆老校故事,寻老校精神,觅老校校友,扬老校文化,坚持行走在“榜样”教育的独特办学路上。

创办者池志澂,号称“东南第一笔”,以精湛的书法艺术影响代代学子;解放后首任校长许冶荪大公无私,腾出住宅作为学校教学场所;校友温邦彦的“发明创新”得到江泽民主席的肯定与接见;校友张文宏在抗击疫情的路上,以专业、有趣、诚实、担当而成为“网红”;校友白蕾《我帮娃娃找妈妈》诗歌荣获全国一等奖……

为此,百年“新”校就以杰出校友为榜样,继承发扬“玉小精神”,让“新”校返“老”:以孙公捐赠住宅作校舍为榜样,培养学生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精神;以温邦彦创造发明为榜样,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家国情怀;以池老彩笔生花的珍品为榜样,大力开展书法、篆刻、美术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发扬艺术的情操;以张文宏的情怀为榜样,成立“张文宏启蒙学校医疗救护志愿者联盟”,践行服务第一、医者仁心的行动;以白蕾的佳作为榜样,不断办好《小蕾》校刊与小蕾记者团,打造书香校园,培养学生现代文明素养。

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孕育出的无数知名校友,是百年玉小一笔巨大的财富!“新”校返“老”,学校上下借寻找老校友为契机启航了校园文化建设。在百年重阳树的四周,悬挂起了“学校的昨天、今天、明天”;让“百年玉小赋”常驻学子的记忆;让“知名校友长廊”成为学生敬仰效仿的坐标;在百年重阳树的大地上,陆续邀请“知名校友”张文宏等人回母校,至今已经迎来第9批校友回访母校,建立了百年玉小“人才录”校友群,筹建了“知名校友联谊会”,开辟了“校友大讲堂”,给现在学子讲“故事”,用“知名校友”的丰厚资源,追寻“玉小精神”的回归。

百年“新”校要返“老”。于是,学校重新梳理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谦和 信言 乐学 典雅”;重新设计了校园吉祥物“温温”与“润润”;重写吟唱校歌《玉小之歌》;重新设计“温润成长树”,推出学生成长全新评价机制;补充完善《校志》,编辑学校大事记;大力开发“百年重阳树”校史课程,让厚重的老校文化成为培养当今玉小学子的温厚土壤,让玉小精神代代相传……

下篇:百年“老”校要做“新”

目前,学校全体师生达成共识:百年新校确实要继承,要返老,但是,百年“老”校更要做“新”,聚力起航,重新出发。

经杭师院专家组“学校品牌建设”调研与学校实践,将“温润教育”作为百年老校的品牌,凝心聚力,众志成城,用“温之于心,润则于微,教之于精,育则无形”来诠释这所百年老校的新梦想。

“温之于心”,就是在管理引领上用新理念实施“温馨”工程:召开教代会、恳谈会、茶话会、团拜会,以会聚心;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与工会活动,以会凝心;建设集阅读、沙龙、休闲于一体的“玉小之家”与“空中餐厅”,让玉小人的心连着心。

“润则于微”,就是在课堂教学上用新理念建设“温暖”课堂:创建了“瑞安市教学常规示范校”,初步构建了“温暖”的管理评价体系;坚持推门听课,打磨“温暖”课堂常规细节;开展四大学科校本作业设计研究,引领“温暖”课堂有效实施,让教学真正成为学校工作的中心。

“教之于精”,就是在教师发展上用新理念呼唤做有“温度”教师:做“喜欢学生”的老师,充满着师爱;做“家长认可”的老师,让家校共育共融;做“学生喜欢”的老师,让自己的生命充满幸福。

“育则无形”,就是在学生成长上用新理念培育“温文”学子:每年的开学典礼,德育处发出“遇见玉小 握手温润” 玉小总动员的号角;语文拓展实践活动,组织举行“诵经典美文 做温润少年”;创新设计大课间,全体师生诵读《百年玉小赋》,展现玉小人的风采;每年的元旦,举办“握手温润 聚力起航”大型文艺演出、大合唱活动;每年春季运动会,全体师生“握手温润 自强不息”;每年的六一,学子们“相遇温润 爱心义卖”……

在操场中央的百年重阳树下,每一位玉小人始终怀揣这样的梦想——“把最好的玉小交给孩子,把玉小的最好还给孩子”!新校返“老”,老校求“新”,百年老校全面开启新征程,将从这里出发,也终将回到这里!

(瑞安市玉海中心小学供稿)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