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铁七师军务官兵(二)
中铁十七局人力资源部 鲁衍熙
目录:
A. 七师军务青藏记忆
B. 七师军务官兵名录
C. 七师历年征兵籍贯
D. 七师成批兵员调动
E. 七师编制驻地移防
F. 七师番号代号沿革
G. 后记
B.七师军务官兵名录
铁七师历任军务科长:
第一任 戴大书1956.1-1957.2
第二任 周昌华1957.2-1959.9
第三仼 鹿顺卿1959.9-1963.9
第四任 于文斌1964.5-1965.3
第五任 刘 魁1965.8-1966.5
第六任 张殿卿1965.12-1971.5
第七任 蒋安余1971.5-1976.9
第八任 黄炳松1977.9-1981.8
第九任 韩家英1981.9-1983.12
第五任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刘魁科长(1931.10-2011.7)。山东诸城人,1944年12月参军,先后担任宣传队员、卫生员、战士、文书、绘图员,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长、作战科长,铁七师34团团长、铁道兵西南指挥部处长、铁七师师长等职。
第七任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蒋安余科长,曾历任铁七师三十四团长、七师司令部参谋长、七师师长、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首任局长等职。
第八任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黄炳松科长。曾历任师司令部军务科长、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
第九任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韩家英科长。曾历任七师军务科参谋、军务科长、十七局劳动工资处处长、十七局厦门工程处处长、上海铁路局福州铁路分局副局长、中铁二十四局总经理等职。
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官兵名录
(待补充)
刘 魁1946年入伍 山东诸城
蒋安余1951年入伍 江苏句容
黄炳松1949年入伍 江苏苏州
韩家英1968年入伍 湖北罗田
杨锡钊1965年入伍 山东青岛
熊俊德1969年入伍 湖北嘉鱼
莫明基1970年入伍 福建福清
廖益寿1971年入伍 湖南郴州
郑则金1973年入伍 山东汶上
张金榜1973年入伍 山东东明
杨子龙1973年入伍 河北沧州
吴建中1975年入伍 浙江永康
李应先1975年入伍 贵州平坝
李引明1975年入伍 山西闻喜
杨清校1977年入伍 四川达州
华呈平1975年入伍 浙江黄岩
干祥全1975年入伍 浙江杭州
杨兆进1976年入伍 安徽凤阳
郑祥辉1975年入伍 浙江温州
张新焕1975年入伍 山西
吴世述1966年入伍 四川金堂
王保和1977年入伍 山西太谷
鲁衍熙1979年入伍 江苏宝应
祁国洪1979年入伍 湖北
陈德清1981年入伍 四川邻水
李小全1981年入伍 四川渠县
胡 军1982年入伍 陕西安康
杨甲峰1982年入伍 陕西安康
陈宗火1970年入伍 福建莆田(31团)
范兴迪1965年入伍 湖南 (31团)
毛根清1975年入伍 浙江金华(31团)
吴建新1978年入伍 浙江诸暨(31团)
刘元豹1970年入伍 福建仙游(33团)
黄彦荣1965年入伍 广西平南(33团)
铁七师司令部军务科吴建中参谋。曾历任铁七师34团干事、师军务科参谋、十七局劳动工资处科长、十七局厦门工程处副处长兼华海公司总经理,民企众泰汽车集团董事长、大乘汽车董事局主席,曾荣获2015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
1991年,铁道部第十七工程局第二任局长陈孔安一行,在厦门与十七局厦门工程处领导班子等人员集体合影。
C.铁七师历年征兵籍贯
(待补充)
1963年2月、8月接收广东、江苏、湖北籍兵员;
1964年12月接收湖南、广西籍兵员;
1965年12月接收四川籍兵员;
1968年3月接收江西、湖北、广东籍兵员;
1969年2月接收山东、湖南、贵州、湖北籍兵员;
1969年12月接收福建、安徽、河南籍兵员;
1970年12月接收湖南、河南籍兵员;
1972年12月接收接河北、广东、山东籍兵员;
1973年12月接收四川籍兵员;
1974年12月接收山西、贵州、浙江籍兵员;
1976年3月接收安徽、甘肃籍兵员;
1976年12月接收山西、四川、湖南籍兵员;
1978年3月接收湖南、浙江、山东、四川、河北籍兵员;
1978年12月接收江苏、湖北、广东、河南籍兵员;
1980年11月接收重庆、四川籍兵员;
1981年10月接收陕西、重庆、四川、青海籍兵员。
D.七师成建制兵员调动
1956年8月,调出300名士兵给铁道兵独桥团;
1963年3月,调出34团1营部、7、8、9连和31团2连合计417名官兵给铁六师;
1966年5月,选调389名干部(其中师团级36人)给新组建的基建工程兵41支队;
1970年3月,铁七师奉命组建铁道兵七十团(归属铁道兵十四师领导),将31团5营、32团3营和团直机械连、33团4营和团直修理连、34团4营组建铁道兵七十团(1971年10月配属铁十师襄渝线施工);
1970年12月,将铁七师65个建制排2608名官兵调给铁六师缺编单位;
1976年11月,铁道兵独立汽车团被撤销,该团3连成建制调归铁七师33团汽车2连;
1979年3月,从铁七师选调249名技术兵(汽车驾驶、土石方机械操作)给陆军20军59师;
1981年1月,原铁一指独立汽车营部和4个连、铁一指通信信号工程营、乌兰仓库成建制调归铁七师;
1981年3月,将铁七师汽车营三连(五十铃)人员车辆成建制调归铁2师。
铁道兵第三通信信号工程营移交铁七师代管;
1981年3月,由铁七师31团抽调部分人员、装备组建架桥组合铺轨机组各1个,归属铁道兵第一铺轨架桥队建制序列,配属铁七师青藏铁路铺轨,由31团代管;
1981年5月,将铁七师34团16连(倾卸车连)人员车辆成建制调归铁1师;
1983年9月,铁道兵石家庄工程学院建筑1、2连成建制调归铁七师建制,编入34团2、3营。
编辑:大漠孤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