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小学:倾情打造小学教育的“浙小样本”

“浙水稽山容小试,光天化日本无涯”,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西大门的钱清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前身为“浙光中学”,始建于1946年,由沈肃文等民盟成员创办,其时学校高擎“光明、进取”之大旗,曾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者。及至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的浙光人,励精图治,发奋图强,早在上世纪90年代的“学法指导”系列实验中,就彰显出敢为人先的科研意识与学识勇气,形成了令人瞩目的“钱清现象”。

2020年,学校更名为绍兴市柯桥区浙光小学。作为“钱清现象”的发源地,浙小的教育质量一直以来独领风骚。然教育形势的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钱清小城市建设和融杭新城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新一代浙小人已不满足于此,视角更大,目标更高。诚如学校校长傅海炎经常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能春色满园”。基于这种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如何踏着新时代的鼓点,奏出叫人赏心悦目的浙光乐章,发出令人振奋的浙光声音,打造可资借鉴的浙小样本?“暮色苍茫看劲松,无限风光在险峰”,全体浙小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探索和沉潜,努力和拼搏,在美丽的西小江畔绽放了一次又一次醉人的美丽。

一是特色创建一发不可收: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示范学校,省节约型学校,市党建示范学校,市平安校园,市校园足球先进集体,第二批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等 ;二是课程改革一帆风正悬:省、市学业评价试点学校,低段绿色评价多次在市级作交流分享,“七彩”课程群的开发与实施省级立项,学校课程建设方案市一等奖,语文学科方案市一等奖,课程群获市首届精品课程群等;三是体艺教育一览众山小:校园足球赛多次在省市级摘金夺银,男子小篮球市第一名,运动会连续三年区团体冠亚军,戏曲在省市艺术节一等奖;四是德育工作一任群芳妒:全国少先队活动课一等奖,《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作专题报道,中队活动省一等奖,获全国优秀动感中队称号,“七彩德育”获区十佳德育品牌;五是教师竞赛屡获佳绩:全国教学大赛特等奖1 人, 全国优秀课例一等奖5人,省特等奖1人,省一等奖2人,省二等奖3人,市优质课教师2人,区学科带头人4人,区政府优秀名师工作室2个。由鉴于此,学校连续多年办学水平考核荣获区一等奖。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时值学校更名为浙光小学之际,谨向所有关爱我们浙光教育的有识之士一起回望来路,分享快乐,砥砺前行。

一、因校制宜,设计集团办学的“浙小样本”

我们以为集团办学,不应流于形式,也不应成为一种摆设,而应该让它真正名副其实地有益于工作的开展,最大限度地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服务,为此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一体多翼:集团化办学的“形式定位”

“一体多翼”,即以浙光小学东江校区为体,以其它两个校区、三所完小为翼。通过集团化办学,做到同步、优质、均衡,做到比翼齐飞。 2015年,浙光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教育集团在《浙光小学章程》和《浙光小学推进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两个总纲的指导下,积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有序推进教育集团的制度化建设。特别是优化和完善了干部队伍,通过中层干部竞聘,将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充实到干部队伍,为集团工作增加力量。2017学年集团领导实施分线管理,一线到底,避免了工作的落而不实,同时也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统分结合、分级管理、校区自主、分线负责,集团校长能更集中精力谋划学校建设、改革和发展。事实证明,有了“一体多翼”的集团化办学形式定位,避免了“一花独放”现象,真正做到“体”和“翼”同步、优质、均衡,达成比翼齐飞。

(二)以人为本:集团化办学的“基础导向”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导向。学校提出“让学生快乐最优地成长,让教师幸福最佳地工作”。浙小教育集团倾力为之,每位新分配的教师,学校会第一时间安排师徒结对,在生活上、工作上给予帮助和指点;每位教职工生日,工会总会按时送上生日蛋糕,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每位教师业务上有什么需要,学校会全力搭台;学校还总是尽可能多地组织各种文娱活动,活跃教职工的生活。凡此种种,看上去是一些小事,但学校总把它看成是大事,决不马虎,列入议事日程,列入年初计划。事实证明,浙光小学教育集团近几年成绩斐然,正是得益于众志成诚,风正帆悬。集团统一推出“无作业日”活动,把每星期三定为无作业日;每学期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去拥抱大自然,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一个社团活动并保证时间;学校每年定期推出“七彩节”,让学生真正做到快乐地学。

(三)全面发展:集团化办学的“终极追求”

集团秉承浙光精神,以“阳光教育:敞亮七彩童年”为办学理念,以“推进文化建设,提升内涵品质”为工作主题,全力构建浙光文化发展“地图”,倾力打造四大支柱性课程和两大实体性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积极开发落实校本师训平台与师训课程:成立青年教师研修班,突出青年教师培养;组建八个学科工作室,作为学术共同体补充备课组、教研组建设;主张师训活动小型化、专题化,减少大规模讲座,推行小型互动;开展菜单式培训,所有项目列成一张表,教师自主选择一项培训内容,只要是菜单中有的项目,都可参加。

二、先锋引领,打造风正帆悬的“浙小家园”

“潮平两岸宽,风正一帆悬”,我们以为,浙小教育集团作为柯桥区大规模的教育集团,只要能够尽最大的努力调动最广大教师的最大积极性,就一定能做好工作,为此,我们围绕“五星三名”工作目标,积极创建“浙光党建”品牌,把触角定位在党员干部率先范,先锋引领上。

(一)坚持学习,做学习上的表率

党员干部把认真学习政策、法规和教育教学理论成为了自觉行动,把“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看成最高美德,时时激励自我,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讲大局,讲政治,并用“学为人师,行为示范”的要求来约束自己。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全校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观念,树立科学育人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勤学苦练,做业务上的标兵

全体党员干部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种自觉的追求,潜心研究,勇于探索,大胆创新,视优质为常态,推常态为优质,用精品课引领常态课,努力提高教学效益。经验丰富的中高级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经常深入一线与年轻教师进行业务上的探讨,了解教学需求,指导课堂教学。如督导王荣芳组建“清水亭”品德名师工作;教务处许小明获全国第三届新体系作文教学现场赛特等奖、区微课制作比赛一等奖,李清获全国赛课一等奖;政教处黄益铮获全国少先队活动展示优秀奖等。

(三)爱岗敬业,做奉献上的模范

党员干部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对教师关心理解,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了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党员干部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弘扬正气。开展爱心助学、结对帮扶,真正做到用知识引导学生,用真情关爱学生,用行动感化学生,用良好师德形象影响学生,使学生感到温暖,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更进一步建立和形成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与时俱进,建构动态发展的“浙小规章”

我们认为学校各项工作要顺利推进,除了要有科学规范的各项制度,更重要的是这些制度必须与时俱进,动态发展,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一)制度健全常规化、民主化

最好的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的进步发展,总会跟不上管理的步伐与要求。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也要求新制度的出台与跟进。为此,学校把制度建设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来抓。凡是学校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要求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管理。凡是管理制度出台都要先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在班子会上集思广义,合理取舍。凡是不合理的制度,当年度都要进行完善修改。学校每年会定期召开教代会,对一些新出台的制度和重新修订的制度让教师代表审议表决,譬如每年修订《浙光小学教师月岗位考核条例》、《浙光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考核条例》、《浙光小学教师外出培训考核制度》,新订《浙光小学校外人员食堂就餐用券管理制度》和《浙光小学班级家长群管理意见》等。

(二)直面热点问题,及时跟进制度

许多问题的出现,尤其是热点问题,往往是领导政治敏感性不强和制度缺失或缺位造成的。浙小集团点多面广,师生队伍庞大,稍不留神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我们要求学校领导干部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为人做事要思虑周全,精心组织安排。例如通勤公交的试点顺利开展,学生中餐的保质保量,尤其是面对网络产生的负面影响,在教师信息化管理方面,我们能及跟进,制定并出台详细的管理制度,让现代技术真正服务于师生,宣传学校的正能量。

为此,学校专门重新修订《浙光小学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针对目前班级中普遍使用QQ群和微信群管理班级,而十分容易出现热点问题的现状,我们专题研究并制定出台《浙光小学班级家长群管理意见》,从家长群组成人员、家长群的功能定位、使用家长群的几个严禁、班子进群管理、日常维护要求等几方面提出了班级家长群管理意见,保证了班级家长的规范有效、活而不乱。

大道无垠,行者无疆。我们相信:成天下大事者必作于细,把一件件细小事做好,便能聚沙成塔,成就不简单的事业。“谁道崤函千古险,回头却见一丸泥”,我们坚信浙光小学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