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罗斯都想掌握的“钱学森弹道”,究竟有多厉害?

文案策划、监制:袁载誉;文案:龙思屹

2011年11月18日,夏威夷考艾岛空军基地。

午夜时分,整个岛上万籁俱寂,漆黑的夜空中只有偶尔闪烁的群星。

忽然,一阵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从密林中传来。一枚导弹伴随着排山倒海般的气浪,喷射着巨大的火焰直冲云霄,活像个划破天际的彗星。

美国人利用高超声速推进器助推导弹升空的实验成功了,成功印证了钱学森弹道的可行性。接下来的几年里,美国坚持不懈研究这个弹道,制造出了HTV-2、SR-72等高速飞行器。

除了美国,俄罗斯也在努力试图掌握“钱学森弹道”。并成功研究出相关武器,制造出了——先锋级导弹。

什么是钱学森弹道

导弹的运行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程开机,按照固定程式对定点目标进行打击。这一种呢,由于在运行过程中一直开机,很容易被反导弹系统追踪到,并预判出行动轨迹,被轻易的拦截下来。

另一种是启动阶段开机,升空后关机,依靠惯性和引力在空中飞行,再度进入大气后再次开机锁定目标,实行对目标的打击。

由于在空中,会进行很长时间的自由受力,这种方式发射的导弹运动轨迹难以预测,不容易被拦截到,但是却有两个缺陷。第一个是中途靠惯性和引力推动,射程比较短,第二个是目前采用的材料耐不住重新进入大气层时产生的压力和热量。

钱学森弹道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而生的,它能增长弹头在进入大气到地面这个阶段的飞行距离。其原理是,利用高速物体在那段区域内飞行时,与大气产生的反作用力,延长飞行距离。

钱学森弹道产生的背景

1944年,德军在二战中节节败退,第三帝国日暮西山。希特勒不甘心于输掉战争,于是使用了自己的秘密武器——v1火箭和v2火箭。在超过1万枚火箭的密集打击下,英国各大城市被炸得面目全非。

这种导弹的采用,让盟军陷入了恐惧。为了与德军抗衡,美军找到了之前就和军方有过合作的加州理工大学教授钱学森,让他与冯·卡门和马利纳两大物理学家共同研发新式导弹。

经过了无数个不眠的夜晚,无数个埋头苦干的日子,三人成功研制出了在当时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处于顶尖的“下士”导弹。在这个漫长的研究过程中,钱学森还提出了一个弹道理论。这个弹道理论,一旦实际用到导弹上来,威力将是无穷的。

但由于当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的研究条件,这个理论被搁置在了一旁,后人称之为钱学森弹道。

钱学森弹道理论诞生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国家都纷纷对这个理论进行了深研。中国的DF17导弹和M20导弹,美国的HTV-2飞行器、AHW飞行器、SR-72飞行器和X-51A飞行器,俄罗斯的4202项目产物,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原理,甚至印度也掌握了这种原理驱动的飞行器。

钱学森弹道原理,在经历数十年沉寂后,已然成为了当今世界各国研究飞行器和导弹的一个重要理论之一。

“风靡全球”的背后

钱学森弹道理论的问世,虽然在当时由于物质条件不足,未能得到证实,而没引起多大波澜,但在二十世纪末直到今天却掀起了“巨浪”。

由于这个理论解决了弹道导弹的射程问题,加上不可预测的运动轨迹,导弹几乎无解了。能够拦截得到导弹的可能性大大减小,导弹可以有效地对目标造成打击,世界上目前的反导系统能进行精准拦截的可能性极其的低。

正是因为此理论的无解,让各国清醒地认识到,谁完全掌握了这个理论,谁就能在军事上拥有“制高点”。于是,为了提高国防安全系数,世界各国开始委派自己的顶尖科学家们研究这项八十年前的理论。

不得不说的是,钱老先生能在八十年前想到这个,也是了不得了。这位伟大的中国科学家,为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难得的是,在听到建国的消息后,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选择回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无解的钱学森弹道,伟大的钱学森先生。

参考资料:钱学森弹道实现了吗?中美俄高超声速飞行器谁更强?——邢强博士

何谓「钱学森弹道」?——张局座、木末先生的答案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