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后五味杂陈,凭什么受害者反而活得寝食难安?

电 影 是 一 所 好 大 学, 从 此 一 起 做 同 学

新 鲜 出 炉 · 周 末 更 新

“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句铿锵有力的话,放在这里作为观后感,最合适不过。

昨晚看完德国犯罪新片《最漂亮的一对》,短短的100分钟,一个处理伤害的故事,没有悬念起伏,却五味杂陈。

对于被伤害者最不公平的是:犯罪者,事后仿佛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而受害者,每天活在巨大的阴影中,痛苦不堪,寝食难安,甚至还要顾及他人的眼光小心翼翼,连提及都要付出勇气。

男女主,一对恩爱的教师夫妻,两年前在异国度假。海滩边,两人在做最浪漫的事的时候,被三个不法之徒看到了,尾随他们到住宿入室抢劫殴打,其中一个毛头小子当着丈夫面对妻子进行强奸,场面极为屈辱。

两年过去了,妻子长期接受心理治疗,丈夫天天练拳击,试着重新融入生活,走出阴影。

但这“最漂亮的一对”,成了“最不和谐的一对”,正常的夫妻生活都没法过。

尤其是丈夫,认为妻子这是在逃避,假装没事,自欺欺人,生活出现分歧。

这一切,仅仅因为这谁也想不到会发生的噩梦般的“过去”。

有人吐槽男主:“知识分子再多知识不会保护自己”,但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谁又都能做好万全的防备?

还有人说,“男人只在乎自己的尊严和面子”,其实为了妻子,为了打破这看似平静生活下的伪装和修复破碎,丈夫一直在寻找出口。

终于机会来了,当恶棍再次出现在面前时,伤痛再次来袭,内心的愤恨又再次被点燃。

有一天下班,男主在一个小店里,发现原来行凶者就在他所在的城市,身边还有一个漂亮的女朋友。

男主第一次跟丢了,第二次,第三次……经常去那一带蹲点,跟踪仇人的这段节奏很好,没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丈夫的外出,引起妻子的注意。

在妻子的逼问下,丈夫把情况告诉了妻子。

妻子怪丈夫为什么要把都要忘记的事情带进生活:你就像把一只死老鼠叼回来的猫,还骄傲得很。

功夫不负有执念的人,最终丈夫找到那个让他一直压抑、内疚、屈辱、愤怒的行凶者的住处。

两人追着撕打了起来,毛头小子扬言你若再来我不会放过你们。

毫无忏悔的恶最让人寒心。

妻子再次找到心理医生,说她该怎么办?

原本她都快原谅了,认为只是小年青一时冲动犯下的蠢事,事后他会深深自责,忏悔,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心理医生支持她报警,但事情过去两年了,警察说不一定查得出来,因为证据不确凿,而且即使抓到了,因为当时罪犯还未成年,对施暴者的处理方法,也比较轻。

重要的是,现在罪犯就在这座城市,两年前的恐惧,仿佛随时在身边。

这口闷气一直压在他们心里,喘不过来:施暴者怎么能够逍遥法外,还过得跟没事似的?

丈夫找到了罪犯的女友,把两年前她男友强奸他妻子的事,告诉了她。而,毛头小子竟然找到了这对夫妻的家,威胁女主不要再继续纠缠了。

女主一直以为面前这个会选择忏悔,明白自己的罪行的人,却再次让她感到可怕,恐怖加剧。

“到底要我忏悔什么?”

千万不要期待一个罪犯会自行善良。

因为,他还没有为他的犯罪行为,付出过代价。

不过,影片与一般的复仇电影不同的是,受害者寻找罪犯,不是纯粹为了报复,为的是能够彻底从痛苦的往事中走出来。

它的视角着重的不是报仇,但比任何复仇电影都更加真实,反映创伤者事后如何复原,这个过程比想象的要艰难。

生活中,常常听人这样劝慰:当遭遇某种劫难,留下巨大的伤疤,与其沉溺于伤痛带来的痛苦,不如彻底忘记过去。

但实际上,忘记伤痛的最关键的一步,是承认伤疤的存在。

唯有揭破它,或者带着伤痕,才能拥抱新生。

电影后面十几分钟,看着特解气。

丈夫和妻子,终于出手了,丈夫掐住毛头小子的脖子,到快断气。

这两年来,男主一直在练习拳击,原来只能将沙袋作为攻打对象,这毛头小子岂不是活靶子,每一拳都在发泄。

当以为毛头小子会被打死,理智让他松了手。

男主是教师,文化素养不会让他这么做。

一旁的女主也捡起地上的刀,刺进了施暴者的肩膀,没有致命。

也许“捅这一刀”比看心理医生,来得更释然、痛快、解脱。

在激烈的撕斗中,这对夫妻终于联合制服了当年的施暴者,并把他送进医院抢救。

一个强有力的结尾,缓解了前面所有的压抑和揪心。

我想,此时的他们,应该真正克服了长期以来的内心煎熬。

我们不提倡以暴制暴,但不让罪犯受到点痛苦、接受点教训,他还会去伤害别人,不知悔改。

我们是文明人,但文明不应该回避对一个罪犯的惩罚。

让罪犯知错、忌惮,是对受害者最好的救赎。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