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碑帖|唐永徽元年《樊興碑》

樊兴碑,全称《大唐故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开国公樊府君碑铭并存》,撰文及书者姓名不详,唐永徽元年(650)七月立。额篆阳刻“唐故大樊将军之碑”九字。碑原在陕西三原县献陵,清道光八年(1828)周贞木访得移置学署,现存三原县城土产公司门市部。

樊兴,字积庆,安陆人,为唐开国功臣,官至左监门大将军。永徽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卒后,陪葬献陵。碑文楷书,如同新刻, 书法甚似褚遂良,为唐初佳刻。他的横画、直画、点、钩、撇、撩,不同的形态,比欧、虞、颜、柳诸家都多;各种点画的轻重、长短、粗细、正斜、曲直、方圆,都随手取势配合,没有固定的程式,这是后人最难学到家的所在。

《樊府君碑》丰富的笔法,完全与褚遂良圣教序一致。褚氏一人的变法,其实真正是古法,是正法。一般讲书法知识的书上,都说起笔要藏锋,要逆入,如写一横画,起笔先向左,才开始右行,行笔必须笔毛平铺纸上,收笔回向左收。否则,点画便不能饱满有力。应该承认这是古法、正法,但不是唯一的法,而且也保证不了饱满有力。反复看《雁塔》《樊府君碑》,也确有明显的侧锋,并且很多的笔画都不是挽圆圈的起笔收笔。因此,可阻确认侧锋和不挽圆圈的笔法,同样是真正的古法、正法。打破一般的藏锋中锋正宗论,认真研究和学习古代书法名作中丰富多样的笔法,是发展当代书法中的重要课题。此碑虽没有著录谁是书写者,从书风来看,深得褚遂良精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