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让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起“东方红”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后来,这一天被设为“中国航天日”。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拉开了中国在宇航各领域筑基的序幕。[1]

抛开173千克、72面体、20.009兆赫等干巴巴的数据,这颗卫星背后有许多有趣的故事。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人民日报1970年4月25日头版,新华社图

上得去 抓得住

听得到 看得见

1965年10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即“651”会议)在北京召开,一连开了42天。用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组副组长潘厚任的话来说:“这是我开过的最长的一次会议。”

经反复论证,会议将总要求概括为12个字:上得去、抓得住、听得到、看得见。“上得去”用三级运载火箭实现了。“抓得住”指定位,采用了先进的多普勒测轨技术。简单来说,卫星靠近观测点时,波长变短,频率变高,反之相反。这样,通过频率变化就能确定其高度、速度和方位。

比较有意思的是后面两个。对于“听得到”,上级领导最初希望东方红一号能直接播发能被全球普通收音机接收的音乐信号,于是潘厚任找来了各种类型的收音机并测试灵敏度,反推需要的发射功率有多大。经计算,如果要装上这样的发射机,卫星重量将超过1吨,以当时火箭运载力来看显然不可能。

于是后来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东方红一号的音乐先由自带的乐音装置和短波发射机产生并发送到卫星地面站,卫星地面站采集信号后转录成磁带,用专机运到北京,再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发

方红一号乐音装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至于“看得见”,经计算,东方红一号的亮度将相当于5-8等星,肉眼在地球上几乎看不到,除非另加一个“观测裙”。据卫星技术总负责人孙家栋回忆:

“后来就又想个办法,卫星上天的时候,卫星在前面飞,三级火箭在后面飞,在三级火箭外面套个套子,是个球形的气套。上天以后,卫星弹出去了,这个气套一充气变成个大气球,这个大气球直径4米,外面再把它镀亮了。请搞天文的同志再算一下,说肯定能看见了。前头那个卫星不太容易看见,那它俩挨排飞,你会先看见后面气球,你就接着再往前看,就看见前面的卫星了。

观测裙试验照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就是用这么“土”的办法,科技工作者们硬生生让中国人在晚上看到了卫星。

1970年 4月 25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了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喜讯,并大幅刊载其飞经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时间。几点几分过天津,几点几分过广州,几点几分过上海……

于是在那段时间,中国各地的群众都按照时间表走上街头,在春末夏初的夜晚伸长脖子,寻找那颗移动着、闪烁着的小星星。

中国各地的群众都按照时间表走上街头,在春末夏初的夜晚伸长脖子,寻找那颗移动着、闪烁着的小星星|新闻纪录片《宇宙高歌东方红》

《东方红》

模拟铝板琴的电子音乐

另外,关于这曲《东方红》,网上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即它是用编钟演奏的。这个说法对不对呢?

不对。

网上所说的编钟,大多是指1957年河南长台关楚墓出土的13枚编钟(也有说是用1978年才出土的曾侯乙编钟的,就更扯了)。这套编钟出土时状态极佳,没过多久,科技工作者即以此试奏了《东方红》并通过广播全国播放。又由于编钟音色自带恢弘大气,后来北京站等许多车站或学校也用了这版音乐报时。于是,“编钟版”成了《东方红》一个深入人心的版本。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到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看这套编钟|国家博物馆

但是,这13枚编钟是敲不出“7”音的,早在1959年即有学者质疑此版《东方红》里的“7”是否用了其他乐器。对于东方红一号乐音装置的主要设计者刘承熙来说,用这样一套不符合现代音律的乐器演奏,显然要冒着极大风险。据他回忆:

“北京火车站的钟声雄壮浑厚,我首先想到的是模仿它(即编钟版《东方红》),但是线路很复杂,结果没有采用。后来在北京乐器研究所和上海国光口琴厂的协助下,选中了铝板琴的琴声。用线路来模拟铝板琴奏出的《东方红》乐曲,不仅声音清晰悦耳,而且线路简单,可靠性高。”

铝板琴|Wikipedia

铝板琴是一种和木琴构造类似的打击乐器。也就是说,东方红一号播送的其实是模拟铝板琴音色的电子音乐,即循环播放的《东方红》前8小节。这段音乐和编钟音色很不一样,具有浓浓的MIDI感。当时这样是因为条件所限,但现在来听的话,反而别有一种“跟宇宙对话”的侘寂之美。

整整50年过去,东方红一号仍在原来的轨道上遥望当年创造出它的中国人。目前中国在轨卫星已超过200颗,它并不孤单。

老一辈航天人逐渐交出接力棒,但他们的浪漫永不坍缩。那些“听得到”的浪漫,“看得见”的浪漫,伴随着五十年前从卫星上扩散出的《东方红》声波,在茫茫宇宙中微小,而又磅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