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呈祥
各位书友:大家好!
上一文,我们讲了蔡邕四篇书论中的第一篇《篆势》——你可以不会写篆书,但不能不知道的篆书。今天我们继续来讲第二篇《隶势》——人们喜欢草书和篆书,为何却不喜欢隶书呢?(正文约1900字)
01
“鸟迹之变,乃惟佐隶,蠲彼繁文,崇此简易,厥用既宏,体象有度,焕若星辰,郁若云布。”
在上一文中我们讲过“鸟迹”,是指篆书。“佐隶”指的是隶书。“蠲(juān)”即减去、减少之意。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篆书的变化,是由于隶书的产生,它删去篆书繁琐,从而变得简单易行。隶书的用途很大,书写时亦有法度,它酷似漫天的星辰和彩云一样。
隶书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确如此。但在演变的过程中还有一种字体,叫“秦隶”(篆书的快写)或者叫“草篆”。这种字体多流行于那时的民间,相传是由程邈所创,今天没有墨迹传世,据史料记载,西汉的官方字体依旧延续秦时的小篆。今天看来,最接近“秦隶”的应该是汉简、帛书之类的字体。
02
“其大径寻,细不容发,随事从宜,靡有常制。”
“寻”和“常”是古时的计量单位。八尺为一寻,一丈六尺为一常(古代的单位和今天不一样,不要混淆)。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隶书的大字一字一寻见方,小字细如毫发,字体的大小要根据书写情况来决定,没有一陈不变的大小。
据专家考证,汉朝的一尺约合今天的21~24cm。若按此计算(21cm*8=1寻),那么蔡邕所说隶书一字就要168cm,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等隶书,单字都没有这么大。而后,他又说小字小到如毫发,那还能看清吗?最后,他又说大小视情况而定。因此,我认为“其大径寻,细不容发”使用的是夸张手法,就像李白“白发三千丈”那句诗一样。
03
“或穹窿恢廓,或栉比针裂,或砥平绳直,或蜿蜒缪戾,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
这句话用的全是形容词,意思是说:隶书有的高大宽宏,有的笔画栉比排列如针画的裂痕,有的坦平笔直,有的曲折错杂,有的长斜撇掠如犀角一样劲利,有的笔势回旋屈折。
虽然是形容,但说的就是真实的隶书。如《张迁碑》就是高大宽宏,《礼器碑》就是针画裂痕,《乙瑛碑》就是坦平笔直,……这些都是我们今天能够见到的,其形象正如蔡邕所说。
04
“修短相副,异体同势,奋笔轻举,离而不绝。”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隶书的笔画长短相称,字的形体不同而同样有气势,有的重捺轻提,笔画相离而笔势不绝。
隶书中的捺是所有笔画里最重的一个,尤其是在作为主笔时,任何一本隶书字帖都是这样。下图的三个“之”字便是重捺,分别出自《赵宽碑》《礼器碑》《衡方碑》。所谓“轻提”就是将笔毫慢慢送至笔画的末梢,而后轻轻提笔,蚕头燕尾就是这样的。
05
“纤波浓点,错落其间,若钟虡设张,庭燎飞烟,崭嵓巀嵯,高下属连,似崇台重宇,层云冠山。”
“虡(jù)”古时悬挂钟鼓木架的两侧立柱。“崭、嵓(yán)、巀(jié)、嵯”四个字都与大山有关,大意是形容山势险峻参差不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波画和点排列在字中,像悬挂钟鼓的柱子已经张设,像庭中照明的火炬已经点燃。有的像那峻岩坎坷不平又高下相连,像那高台连着重叠屋宇,又像那积聚的云气笼罩在山头。
古时文人大抵说话是这样,为了让后人能够明白,便以景示物。如李白的《蜀道难》,蜀道究竟有多难说不清楚,因而就有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人们有没上过青天,所以才有了后面的“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你(蔡邕)说隶书好,那它究竟好在哪?
06
“远而望之,若飞龙在天;近而察之,心乱目眩,奇姿谲诞,不可胜原,研桑所不能计,辛赐所不能言。”
“研桑”上一文已讲过,是指计研和桑弘羊。“辛赐”即宰予(子我)和端木赐(子贡),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远看隶书,像是飞龙在天;就近察看,就感到心乱目眩。因为那笔画奇姿变幻,叫人不能穷尽其笔势的源头。计研、桑弘羊这样善算数的人也不能算出它的曲折 ,宰予、端木赐这样善辩的人,也说不清那莫测变幻的笔势。这便是隶书的好。
07
“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岂体大之难睹?将秘奥之不传?”
这是蔡邕最后的感叹,意思是说:隶书这么好,为什么只有草书篆书流行,而隶书就不能得到推广呢?是不是规模宏大难以看清,或者是其中有奥秘不能传播?
从秦到汉,隶书存在的时间比较长,但被官方使用的时间比较短。据史学家考证,隶书真正作为官方字体是在东汉,而到了东汉后期草书、章草和楷书又出现了。我们都知道,被誉为“草圣”的张芝就生活在东汉后期,而蔡邕也是这个时期的人,据传两人还是同一年去世的。
蔡邕是一位极其擅长隶书的书法家,虽然没有墨迹传世,可史书上的记载是真真切切的。至于他为何会感慨隶书被人冷落,我想是因为自己的专长被其他字体代替,而这个时候人们又比较喜欢“其他”。就像是今天我们都喜欢听流行歌,而冷漠戏曲一样,如此以来,唱戏的人怎么能不感慨呢?
好了,蔡邕第二篇书论《隶势》就讲到这里,下一讲《九势》,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