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岩中心小学(简称“岩小”)的前身为“仁让堰小学”,最早可追溯到创办于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3月,时称“公立明群初等小学堂”的办学历史。几易校址后,目前坐落在明代政治家、民族英雄、文化名士祁彪佳的家乡柯岩街道梅墅村,新校舍于2007年8月在学校创办100周年之际落成并投入使用。
学校南临鉴湖,西邻柯岩风景区,周边有新农村建设样本——新未庄村,书画大家陈半丁纪念馆。学校依托得天独厚的地域人文优势,坚持以时代精神办学,用柯岩文化育人,逐渐形成了以“云骨精神”为核心、辅以“仁让品格、民族情怀和梅花气质”的学校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培养具有独特气质和鲜明个性的岩小学子、云骨少年。
云骨是柯岩风景区内的一处主要景观,其一柱擎天、巧夺天工、屹立千年的形象和奇秀险峻的气质赋予了学校办学的无限想象和高远意境。学校以“云骨”为办学文化的图腾意象,其精神内涵表述如下:
以一柱擎天妙喻云骨之“志”,培养心怀梦想、壮志凌云、有“志气”的岩小人;
以巧夺天工赞誉云骨之“才”,培养业精于勤、行成于思、有“才气”的岩小人;
以屹立千年凸显云骨之“骨”,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韧、有“骨气”的岩小人;
以奇秀险峻应和云骨之“秀”,培养仁让谦逊、秀外慧中、有“秀气”的岩小人。
基于上述精神内涵,学校还提炼出了“崇德开智、铁骨凌云”的校训。在上述校训精神的指引下,学校在新校舍建成的近10年时间里,先后创建成为浙江省示范小学、绍兴市首批现代化学校,实现了从一所农村学校向城区优质学校的跨越。
仁让堰,原名沉壤堰、沉酿堰,是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围筑鉴湖时,在山阴县西部(今柯岩街道境内)所筑的一处古堰堤,后成为柯岩街道的一个地名、村落名称。
沉酿堰,仁让堰,既是古越大地沉缸酿酒的首选地,也是仁义礼让之文明地。在重建中国文化自信,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人文校园的新时代办学历程中,“仁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仁不让成为了学校核心文化的重要内涵。如果说“云骨精神”是对岩小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仁让品格”更注重的是人的道德建设和文明养成。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作为全国闻名的“柯桥实验”的重要参与者、亲历者,秉承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中国书画教学的办学特色,成为当时绍兴县小学特色教育的“五朵金花”声名远扬,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中国书画教师和爱好中国书画的岩小学子,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书法教育研究会实验基地。
虽然经历了近30年的人事变迁,但学校始终保持着一支优秀的中国书画教育团队和四、五个书画社团,并连续八年在全区的“兰亭杯”中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得团体优胜。同时,也收获了全校师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感、自豪感。此后,学校不断拓展民族体艺教育,先后成立民乐社团、武术社团等,一大批岩小学子投身其中,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学校希望通过这些特色教育,给更多的岩小学子烙上“中国印记”。由此,“民族情怀”成为了学校核心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民族情怀”旨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文、艺、体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岩小学子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和每一个体多元智能、全面素质的发展。
学校地处古绍兴文化地标之一的山阴梅墅,这里既是西汉名士梅子真的避难归隐地,也是明代民族英雄祁彪佳的家乡,学校鉴于与“梅”为邻、有梅之“骨”,确立了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花卉——梅花作为学校的校花,学习弘扬梅花高洁、谦虚、坚韧不拔、坚贞不屈、甘于寂寞的精神。
校花文化,既是对云骨精神之“骨气”的呼应,也是对祁彪佳等先贤名士的追忆,更是对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承扬。日前,学校基本完成了分别以“梅花”、“祁彪佳”“春华秋实”为主题的校内主题公园“梅园”“寓园”“成蹊园”的建设,让岩小学子的优美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和心灵的洗礼。
一石一花,一地一人,三园数社,构建起柯岩中心小学的文化高地,文心花意,情景交融,润泽童年。
学校的“云骨课程”建设始于2015年,它是基于学校核心文化——云骨精神的课程体现。“云骨课程”坚持“以时代精神办学、用柯岩文化育人”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人”为育人目标,实施“1113”育人模式,实现每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成为具有“志气、才气、骨气、秀气”的云骨少年;为每一位岩小学子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1113”育人模式,就是:
围绕一个核心:立德树人,培养具有民族情怀的现代人;
坚持一个观念:承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仁让德育”,培育“孝、礼、助、信、让、惠”六字德育素养;
做强一个品牌:以书画、民乐、武术为主的民族体艺品牌;
关注三种状态:关注现代教学技术背景下的课程管理状态、教师教学状态、学生学习状态。
“云骨课程”结合学校的地域文化特色优势,指向人的核心素养发展,旨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基于此,学校依据云骨的“志气、才气、骨气、秀气”四气精神,将课程也相应的分为志气课程、才气课程、骨气课程、秀气课程,每种课程下,又分为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两大部分。如图:
图一:云骨课程体系结构图
图二:“云骨课程”图谱
目前,学校进一步强化了课程育人的功能,在学校课程建设和管理上,更加注重课程开发实施的顶层设计;更加注重课程建设的管理和实施的有效性;更加注重教师能自觉运用课程理念设计、组织活动,实现学校各项活动的课程化开发和实施。
一年来,学校完成了寒暑假活动课程、春秋游综合实践课程、周一升旗仪式课程、中华传统节日课程、入学礼成长礼毕业礼课程等一系列、全学期的课程顶层设计和各年段系列课程的开发实施。元宵灯谜、清明“家文化”、端午诗韵、国庆颂歌、立学立志立人的成长礼仪等,“云骨课程”在时代发展和教学实践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它是我们全校教师的智慧结晶,充满着旺盛的生长力。
新时代赋予了学校教育新的要求和希望。展望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迭代升级,培养具有适应未来、开创未来的新一代;将为未来而教,让每一位孩子对这个世界始终保持一颗好奇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充满想象力;将突破教室、课堂、教材的樊笼,革新“教”与“学”的模式,让学习无处不在;将更加注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个性化发展,实施分类、分层、走班选课等为内涵的精准教学;牢记立德树人,不断改革创新,办一所家门口群众满意的优质学校,书写教育现代化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