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两种不同类型的将军,分别是镇守将军和八旗驻守将军。清朝入关以后,在每个省几乎都驻扎了一些八旗兵,但人数不多,通常只有几千人。请注意,八旗兵的地位特殊,总督和巡抚都无权管理八旗兵,由各地的将军负责管理。例如杭州将军、广州将军、江宁将军等等,这些将军们负责管理一个省的八旗兵,但不能插手地方行政工作。另一种将军就是镇守将军,例如盛京将军、黑龙江将军等等,在一些地区由于没有行政区划,自然也就没有行政官员。由镇守将军负责辖区内的所有军政事务,清朝总计有5位镇守将军。
其中,伊犁将军是最后建立的。在清朝统治的前期,西北准噶尔部对清朝虎视眈眈,从康熙皇帝时期开始,清朝与准噶尔部展开了长期的战争。起初,清朝处于防御状态,但逐步转守为攻,直到乾隆皇帝在位的中前期,趁着准噶尔部内乱,清朝最终平底了准噶尔部。但在此以后,准噶尔部并不平静,一些贵族不断的发动叛乱。这让清朝意识到需要在新疆地区长期驻扎军队,并且需要留下重要官员管理新疆地区。公元1762年,清朝建立了伊犁将军,这个官职为清朝在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
按照清朝的规定,伊犁将军的权力很大,能够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伍,广辟屯田。如果从品级来说,伊犁将军也是最顶级的官员,因为伊犁将军属于正一品武官。在整个清朝官员中,正一品的高官几乎数的过来。例如乾隆朝的猛将阿桂就曾经担任伊犁将军,后来阿桂成为乾隆皇帝的宠臣之一。伊犁将军除了负责新疆地区的军政事务以外,还需要负责处理周边关系。由于西北地区以游牧业为主,很多牧民误入清朝控制区,或者新疆牧民误入周边政权的控制区,都会引发一些矛盾。伊犁将军需要负责处理这些矛盾,很多小事根本不需要汇报乾隆皇帝。
清朝50任伊犁将军名单图(不包括署任官,共有32位伊犁将军,其中图伯特•保宁一人便出任了四次伊犁将军职务)
清朝50任伊犁将军名单:富察•明瑞、章佳•阿桂、纳喇•伊勒图、舒穆禄•舒赫德、富察•明亮、齐普齐特•海禄、富察•奎林、爱新觉罗•永铎、图伯特•保宁、费莫•永保、玛拉特•松筠、爱新觉罗•晋昌、萨尔涂克•长龄、图伯特•庆祥、赫业•德英阿、哈达纳喇•玉麟、钮祜禄•特依顺保、爱新觉罗•奕山、颜扎•布彦泰、钮祜禄•萨迎阿、爱新觉罗•扎拉芬泰、常清、诺洛•明绪、瓜尔佳•荣全、伊尔根觉罗•金顺、博尔济吉特•锡纶、郭贝尔•色楞额、富勒铭额、伊尔根觉罗•长庚、马亮、广福、他他拉•志锐。
1.一等诚嘉毅勇公明瑞(?—1768年),乾隆27年10月至乾隆32年3月任伊犁将军(1762—1767年),任期4年半。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卸任次年因参与“清缅战争”战死于缅甸),清朝第一任伊犁将军。
2.一等诚谋英勇公阿桂(1717—1797年)乾隆32年3月至乾隆33年4月任伊犁将军(1767—1768年),任期1年。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后因平准部与回部的赫赫战功而晋升满洲正白旗),清朝第二任伊犁将军。
3.一等襄武伯伊勒图(?—1785年),乾隆33年7月至10月任伊犁将军(1768年),任期3个月。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朝第三任伊犁将军。
4.三等轻车都尉永贵(?—1783年),乾隆33年10月至乾隆34年10月任伊犁将军(1768—1769年),任期1年。拜都氏,满洲正白旗人。
5.增海(?—1773年),乾隆34年10月至乾隆34年12月任伊犁将军(1769年),任期2月。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
6.一等襄武伯伊勒图(?—1785年),乾隆34年12月至乾隆36年7月任伊犁将军(1769—1771年),任期2年(此次是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7.云骑尉舒赫德(1710—1777年),乾隆36年10月至乾隆38年7月任伊犁将军(1771—1773年),任期2年。舒穆禄氏,满洲正白旗人。
8.一等襄武伯伊勒图(?—1785年),乾隆38年7月至乾隆48年6月任伊犁将军(1773—1783年),任期10年(此次是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9.二等襄勇伯明亮(1736年-1822年),乾隆48年6月至乾隆48年7月任伊犁将军(1783年),任期1月。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
10.海禄(生卒年不详),乾隆48年7月至乾隆48年8月任伊犁将军(1783年),任期1月。齐普齐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11.一等襄武伯伊勒图(?—1785年),乾隆48年8月至乾隆50年7月任伊犁将军(1783—1792年),任期2年(此次是第三次出任伊犁将军)。纳喇氏,满洲正白旗人。
12.三等承恩武勇公奎林(?-1792年),乾隆50年7月至乾隆50年9月任伊犁将军(1785年),任期2月。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
13.永铎(生卒年与爵位等均不详),乾隆50年9月至乾隆52年11月任伊犁将军(1785—1787年),任期2年。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14.三等文端公保宁(1734—1808年),乾隆52年11月至乾隆55年6月任伊犁将军(1787—1790年),任期2年半(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
15.轻车都尉永保(?—1808年),乾隆55年6月至乾隆56年3月任伊犁将军(1790—1791年),任期半年。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
16.三等文端公保宁(1734—1808年),乾隆56年3月至乾隆59年12月任伊犁将军(1791—1794年),任期3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
17.二等襄勇伯明亮(1736-1822年),乾隆59年12月至乾隆60年9月任伊犁将军(1794—1795年),任期1年。旗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
18.三等文端公保宁(1734—1808年),乾隆60年9月至嘉庆5年正月任伊犁将军(1795—1800年),任期4年(此次是他第三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
19.松筠(1752—1835年),嘉庆5年正月至闰4月任伊犁将军(1800年),任期4月(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20.三等文端公保宁(1734—1808年),嘉庆5年闰4月至嘉庆7年正月任伊犁将军(1800—1802年),任期2年(此次是他第四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图伯特氏,蒙古正白旗人。
21.松筠(1752—1835年),嘉庆7年正月至嘉庆14年3月任伊犁将军(1802—1809年),任期7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22.晋昌(1759—1828年),嘉庆14年3月至嘉庆18年6月任伊犁将军(1809—1813年),任期4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
23.松筠(1752—1835年),嘉庆18年6月至嘉庆20年10月任伊犁将军(1813—1815年),任期2年(此次是他第三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玛拉特氏,蒙古正蓝旗人。
24.一等威勇公长龄(1758—1838年),嘉庆20年10月至嘉庆22年2月任伊犁将军(1815—1817年),任期1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萨尔涂克氏,蒙古正白旗人。
25.晋昌(1759—1828年),嘉庆22年2月至嘉庆25年4月任伊犁将军(1817—1820年),任期3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
26.三等公庆祥(?—1826年),嘉庆25年4月至道光5年11月任伊犁将军(1820—1825年),任期5年半。图博特氏,蒙古正白旗人。
27.一等威勇公长龄(1758—1838年)道光5年10月至道光7年9月任伊犁将军(1825—1827年),任期2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萨尔涂克氏,蒙古正白旗人。
28.德英阿(?—1829年),道光7年9月至道光9年6月任伊犁将军(1827—1829年),任期2年。赫业氏,满洲镶蓝旗人。
29.玉麟(1766—1833年),道光9年6月至道光12年9月任伊犁将军(1829—1832年),任期3年。哈达纳喇氏,满洲正黄旗人。
30.特依顺保(?—1840年),道光12年9月至道光18年4月任伊犁将军(1832—1838年),任期6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白旗人。
31.奕山(1790-1878年),道光18年4月至道光20年3月任伊犁将军(1838—1840年),任期2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32.关福(生卒年不详),道光19年正月至道光20年3月任伊犁将军(1839—1840年),任期1年。姓氏与旗籍皆不详。
33.骑都尉布彦泰(1791-1880年),道光20年3月至11月任伊犁将军(1840年),任期8月。颜扎氏,满洲正黄旗人。
34.萨迎阿(?—1857年),道光25年11月至30年11月任伊犁将军(1845—1850年),任期5年。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
35.奕山(1790-1878年),道光30年11月至咸丰4年10月任伊犁将军(1850—1854年),任期4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36.扎拉芬泰(1795—1860年),咸丰4年10月至咸丰6年10月任伊犁将军(1854—1856年),任期2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37.常清(?—1865年),咸丰6年10月至咸丰7年4月任伊犁将军(1856—1857年),任期半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38.扎拉芬泰(1795—1860年),咸丰7年4月至咸丰10年7月任伊犁将军(1857—1860年),任期3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39.常清(?—1865年),咸丰10年7月至同治3年10月任伊犁将军(1860—1864年),任期4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爱新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
40.明绪(1821—1866年),同治3年10月至同治5年5月任伊犁将军(1864—1866年),任期1年半。诺洛氏,满洲镶红旗人。
41.一等威勇侯荣全(?—1880年),同治5年5月至光绪2年10月任伊犁将军(1866—1876年),任期10年。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
42.金顺(1831—1886年),光绪2年10月至光绪11年8月任伊犁将军(1876—1885年),任期9年。伊尔根觉罗氏,满洲镶黄旗人。
43.锡纶(1885—1886年),光绪11年8月至光绪12年8月任伊犁将军(1885—1886年),任期1年。博尔济吉特氏,满洲正蓝旗人。
44.色楞额(?—1890年),光绪12年8月至光绪16年5月任伊犁将军(1886—1890年),任期4年。郭贝尔氏,满洲正白旗人。
45.长庚(1843—1914年),光绪16年5月至光绪27年7月任伊犁将军(1890—1901年),任期11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46.马亮(1845-1909年),光绪27年7月至光绪31年6月任伊犁将军(1901—1905年),任期4年。马氏,汉军正黄旗人。
47.广福(?一1913年),光绪31年至光绪32年任伊犁将军(1905—1906年),任期1年(此次是他第一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氏不详,蒙古正蓝旗人。
48.长庚(1843—1914年),光绪31年6月至宣统元年5月任伊犁将军(1905—1909年),任期4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
49.广福(?一1913年),宣统元年5月至宣统3年正月任伊犁将军(1909—1911年),任期3年(此次是他第二次出任伊犁将军一职)。氏不详,蒙古正蓝旗人。
50.志锐(1853—1912年),宣统3年正月至10月任伊犁将军(1911年),任期9月(因反对辛亥革命而被杀)。他他拉氏,满洲镶红旗人,公认的最后一任伊犁将军(网上流传的宣统3年11月任命的所谓“伊犁将军”额勒浑一般不认为是最后一任伊犁将军,原因为早在宣统三年10月伊犁城便已经在中国同盟会的努力下起义光复,加上其在任时间太短且信息不详)。
出任伊犁将军一职达两次以上的共有9人:图伯特•保宁(4次,共在任11年半);玛拉特•松筠(3次,共在任9年);爱新觉罗•晋昌(2次,共在任7年);萨尔涂克•长龄(2次,共在任3年);爱新觉罗•奕山(2次,共在任6年);爱新觉罗•扎拉芬泰(2次,共在任5年);常清(2次,共在任4年半);伊尔觉罗根•长庚(2次,共在任15年);广福(2次,共在任4年)。其中以图伯特•保宁在任次数最多,达4次;以伊尔觉罗根•长庚总共在任时间最长,达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