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7点,“中粮可口可乐四川”直播间的雪碧专场准时开播,在屏幕的另一端,涌入直播间的人越来越多,订单量也迅速增长。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走进直播间,既反映着快消行业传统营销模式的创新,也在经历疫情之后急需加速复工复产的当下,体现了企业利用自身示范效应,助力经济加速复苏的责任感。
从今年3月份以来,“中粮可口可乐四川”直播间的带货能力从“新手”迅速进阶成了“高手”。4月22日,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联合成都知名火锅品牌小龙坎和京东进行的一场跨界“快闪店”直播,在线观看人次上百万,销售额更是比开播之初增长了近5倍;仅时隔两日,在4月24日再次携手京东开展的雪碧品牌主题直播,累计观看人数又在此前基础上翻番,单场直播的成交额也已经接近百万。
“会玩”的可口可乐
沸腾的火锅、畅爽的可口可乐,4月22日晚上,在成都春熙路的小龙坎火锅店内热闹异常,摇身一变为快闪主题店。可口可乐摆出了自己珍藏的“传家宝”:从诞生之初的第一代到之后最具代表性的每一代可口可乐玻璃瓶、历年的足球世界杯纪念瓶、颇具四川特色的竹编玻璃瓶;与此同时,在直播镜头前,漂亮主播一边大快朵颐小龙坎火锅,一边大口畅饮可口可乐,让镜头另一端粉丝们的味蕾蠢蠢欲动;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总经理陈红兵还亲自上阵带货,并向网友们派发了消费券和互动礼品。直播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的局限,通过一个小小的手机屏幕就能让参与人次轻松突破百万。
许多过去对可口可乐了解不深的人,通过直播了解到了可口可乐背后的独特文化,产生了更多的品牌认同感;主播在镜头前的生动演绎,激发出了众多人下单的冲动;而各种消费券、优惠券作为“直播福利”出现在直播间之后,也成为了加速商品流通、刺激新品消费的利器。
认准直播的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在直播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继4月22日创下了开播以来的最高观看纪录后,在4月24日晚上的雪碧专场,在线观看人次又在这一纪录基础上突破700万。
特殊时期加速数字化营销转型
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早已经让“宅经济”深入人心,借助互联网,越来越多事情足不出户就可以办到。而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宅经济”的普及过程:在长达两个月的全民居家隔离中,越来越多人体会到了网络购物的便利。
一场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营销转型升级,由于特殊时期而加速展开。这样的趋势与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长期来的发展战略不谋而合。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就积极面对新零售领域的迅猛变革,将关注新兴渠道作为公司主要发展策略的重点之一,并专门建立了电商业务部。随后,公司在B2C新零售渠道、O2O、智能自贩机等领域逐步展开部署,新零售渠道业务在总体销量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升。
而直播的兴起,为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的数字化营销转型升级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跟普通的直播不同,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没有做全民直播风潮下的 “跟风”:以其与小龙坎和京东的跨界营销为例,显然是经过提前的精心设计,才最终呈现出一场以“直播”为载体,融入IP经济、美食经济、网红经济和数字化营销,从而形成一套立体式多维的推广模式。
代表性企业的示范效应
随着疫情的日趋平稳,加速复工复产,助推经济复苏,成为了当前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当前线下渠道尚未完全放开、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遭遇不少制约的情况下,利用直播等新兴渠道来推动复工复产,成为了众多企业在疫情之后的普遍共识。
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陕西几位村民的直播间,完成“史上最强带货”,在让当地一个县的木耳迅速被全国网民抢空的同时,也宣告直播带货时代正式开启。而同样在今年4月,四川省也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直播电商规划,计划在未来两年通过直播电商带动产值达1000亿的产业链,推进实施10个特色产业直播电商网络流量基地。
以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这样的行业代表性企业的积极参与和示范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这样企业的参与,能够对行业内其他企业起到“打样”的作用,帮助其他企业坚定转型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中粮可口可乐四川公司结合自身行业特点摸索出的这条“立体式多维营销模式”,在实现与合作伙伴互助共赢的同时,也为行业内企业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转型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