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艘舰船同时出征!40年前这次规模超大的海上行动,原来是为了……

两艘测量船,六艘驱逐舰,一支强大的特混编队出征太平洋,他们要执行什么任务?茫茫大洋变幻莫测,他国军舰虎视眈眈,任务临近,意外却频频出现。紧急关头,他们如何应对?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远程运载火箭。为了进行火箭全程飞行试验,中国将火箭试飞的落点选定在距离发射场万里之外的南太平洋。

1965年,中央决定建造远洋测量船,以精确测量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飞时,一系列数据是否满足设计要求。但种种干扰,让测量船的研制进度一拖再拖。历经十几年的等待,中国第一代远洋综合测量船“远望1号”和“远望2号”终于在1977年建成下水。

为了给两艘主测量船提供协助及安全保障,同一时期,中国还建造了以“向阳红10号”、051驱逐舰为代表的十几艘辅助、护航舰船,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远洋测量特种混合编队。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真正进入了倒计时。

1980年1月24日,国防科委向党中央提交了一份上半年进行远程运载火箭全程试飞的请示。三天后,邓小平批示:拟同意,如准备来得及,以5月试为好。

就这样,1980年5月成为了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的时间,“580”也就成为了这次任务的代号。

▲“第一次参加这个海上任务,第一次跑到那么远,大家心里都是非常兴奋的,兴奋得睡不着觉,尽管睡不着觉,第二天还是精神非常非常饱满。”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海上力量最庞大的一次行动。此前,海军军舰由于吨位太小,只能在近海“转悠”。位于南太平洋的那片陌生海域,更是一个中国人从未涉足的地方。陌生的航线和水文气象环境,以及当时国外的敌对势力。让所有人都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每个船带了20还是25个塑料袋,就怕人在海上出事、去世了。要把尸体带回来,装在袋子里面放在冰库里。”

与薛亮一样,金寿林在“580”任务前被调到了测量船队,担负远望2号船的测控工作。临行前,金寿林花掉了自己所有的积蓄,为家里买下一台风扇、一台洗衣机和一个沙发。在他看来,这或许是他能为家人做的最后一点事情。

▲“坚决执行任务,就这种决心已经下了。国家培养你这么多年,需要用你的时候,你得往前冲了。我尽到力了,回来更好,回不来也为国家献身也值得。”

1980年4月27日,上海吴淞口外锚地,包括远望1号、2号远洋测量船,向阳红5号、10号海洋调查船,以及六艘导弹驱逐舰在内的18艘舰船悬挂满旗,浩浩荡荡驶出长江口,向任务海域进发。

即将驶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二海里领海线的时候,船员们聚集到后甲板上,他们喊着激昂的口号,唱着豪迈的歌,郑重地向祖国说出再见。自此以后近40年里,“远望号”每一次离开祖国,都会举行这样的仪式。

当特混编队驶出领海线的时候,每一艘舰船上的每一名船员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以便及时应对台湾方面可能出现的干扰。

庆幸的是,编队在东海的航行并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就在他们即将驶离的时候,居然还收到了一封来自台湾方面的电报,这封特殊的电报只有五个字:“祝任务成功”。

可当编队刚刚驶入宫古海峡,麻烦就找上门了。中国如此大规模的远航行动,引起了美国、苏联、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密切关注。从特混编队驶入宫古海峡的那一刻开始,一直到任务结束,这些国家的飞机和军舰始终像“护航”一样,伴随在特混编队周围。

为了保证船只安全,更为了火箭全程试飞不受影响,特混编队一方面做好应急预案,一方面又与国外飞机和军舰保持安全的对峙状态。

1980年5月12日,特混编队在航行了9000海里后抵达任务海区。尽管国外的飞机和军舰依旧时常出现,但远望1号、2号两艘主测量船的船员们已经顾不上这些,因为他们碰上了更棘手的问题。

▲“我们那个设备从一试航就开始坏,一直在修设备。一天没有睡几个小时,一天到晚在修设备,到了海区还裂了,我们还出故障。光换二极管,就换一大盒子,你想象不到的。”

精确测量火箭运行数据和数据舱落水点,是测量船最重要的任务。一旦因为设备问题导致测量失利,就意味着所有人十几年的努力就都将白费,这个责任谁也承担不起。王火根和同事们只能一边随时做好抢修的准备,一边寄希望于任务当天,两艘互为备份的测量船不会同时出现故障。

1980年5月18日零点刚过,发射场区的工作人员开始为火箭加注燃料。与此同时,远望1号、2号测量船和向阳红5号、10号海洋调查船随即进入试验中心海域,其余舰船也按计划出现在预定位置,担负起保障和警戒任务。

北京时间5月18日上午10点,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点火起飞。远在南太平洋上的两艘“远望号”第一时间收到了指令。

当火箭飞行到20分40秒时,“远望2号”率先发现并跟踪目标。就在“远望2号”发现目标25秒后,“远望1号”也发现、跟踪上了目标。

当火箭飞行到29分50秒,一个巨大的火球拖着长长的尾巴出现在西北上空。站在甲板上的船员们,通过肉眼看到了这位来自祖国的客人。30秒后,急速下坠的弹头准确溅落到预定海区,升腾起高147米、直径48米的冲天水柱。

为了防止数据舱遭到国外舰船的抢夺,从而获取中国运载火箭研制的重要数据,负责护航的驱逐舰极力阻止这些国外军舰进入海区;另一边,两艘主测量船和两艘海洋调查船立即根据水柱的位置,判断出数据舱落点;一架打捞直升机迅速向落点飞去。

当打捞直升机安全降落在甲板上,从任务海区到北京指挥中心,从发射中心到参与任务的各个测控站,都爆发出了最热烈的掌声。

十分钟后,新华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全程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的消息;当天下午,人民日报也印发了号外。

在突破重重阻挠、重重破坏之后,中国终于拥有了回击核讹诈和核威胁的能力。此后的近40年里,中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迈进,从通信、气象卫星到载人航天,再到“北斗”、探月工程,伴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和新要求,远望号远洋测量船队也在茁壮成长。

每当发射任务来临,他们都会提前出发,奔赴任务海区,为中国航天的每一次荣誉和掌声献出他们不可或缺的力量。

敬请收看今晚(4月28日)20:00

CCTV-4《国家记忆》

《远望号 初征太平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