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区作战——卡吉尔战争的启示(连载8):美军在阿富汗战场的经验

很多朋友甚至长者,对小组能够在当前这种无偿的情况下,保持持续蓬勃发展很不理解,并且认为小组不会长远的存在下去。那么,今天,我们用一位小组大神的留言来回答各位的疑问:

我们如同美剧《失落的房间》(the Lost Room),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都有奇特的功能(如眼镜能防弹和灭火),传说这个房间的主人是上帝。有一天这些物品都失散了。但只要有一件物品出现在房间,其余的物品都会神使鬼差般循踪而来。

做人当知,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行事要为善

治学应晓,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开卷必有益

●作 者/青萍研究学社(水长东、老狼、蓝海兔子)

A.引言

尽管美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科技优势非常明显,但其在 2003 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获得的山地战经验教训与印军在卡吉尔战争中的所获得的如出一辙。当年,参战的美军地面部队试图依赖空中力量为其实施机动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往往在没有炮兵火力支援的情况下就直接投入了战斗。而他们的敌人则是一支装备有迫击炮和大炮的高度分散部署的非常规武装力量。因此美军在阿富汗的山地战场上遭遇了意想不到的顽强抵抗。美军的重型攻击直升机在面对地面火力威胁时非常脆弱,同时稀薄的空气也使得直升机无法徘徊在战场上提供火力支援。尽管美军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向那些巧妙隐蔽在山地中的“基地”组织阵地投掷了数量惊人的航空弹药,但是与印度空军在卡吉尔战争中所验证的一样,近距离空中支援无法为地面部队在面对顽敌时的机动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比卡吉尔战争中的印度陆军还要糟糕的是,美军步兵部队没有机会得到由大量地面炮兵支援带来的好处。

B.阿富汗

2001 年 10 月,美军开始发动针对阿富汗塔利班证券极其庇护的“基地”恐怖组织的军事行动。美军开展的空中轰炸战役与由得到美军特战小队加强的阿富汗盟军地面部队发起的陆上攻势相互协同,在 12 月上旬打垮了塔利班政权。但是在塔利班政权倒台后仍有大批“基地”组织成员躲在阿富汗东部山区里。 2002 年春季,美军在位于帕克蒂亚( Paktia )省的加德兹( Gardez) 东南部的沙希库特 (Shah-i-Kot) 山谷中发现有大批“基地”组织成员活动。在 3 月份,盟军发动了代号“蟒蛇行动”的空地联合打击行动以清除该山谷中的恐怖分子。这也是美国历史上海拔最高的战斗。

(“蟒蛇行动”战区地形图)

虽然阿富汗东部山区与拉达克地区在许多方面都极为相似,但也存在一个明显区别。沙希库特山谷四周的山峰海拔通常在3800米左右,也有个别能达到4200米,但它们都低于老虎山和其他卡吉尔战争中的战场。尽管海拔高度有所差异,但是3800以上的大气环境与克什米尔地区实际控制线上的空气是一样稀薄的。3800米处的大气压仅有海平面处的三分之二。2002年3月初阿富汗东部山区的夜间气温一样也能低至零下10摄氏度。那里贫瘠荒凉、起伏不平的地形也跟拉达克的地形差不多。而且当美军发起军事行动时,当地还在下雪。

(“沙希库特”山谷全貌)

1.“沙希库特”山谷中的地面战斗

3月初,大约1200人的美军步兵部队在同样规模的阿富汗盟军配合以及强大美军空中力量支援下对1000人左右的“基地”武装发起了代号“蟒蛇行动”的攻势。根据美军的计划和预想,美军特种部队和阿富汗盟军将从加德兹地区出发进入沙希库特山谷西部地区,通过攻击将敌军驱赶到山谷东边由美军步兵部队构筑的阻击阵地前一举歼灭。但是在战斗中“基地”组织武装并没有像美军预想的一样向山谷东边逃窜,而是进行了激烈的抵抗。他们坚守阵地击退了阿富汗盟军的进攻,迫使进攻部队退回来加德兹地区。计划搭乘直升机进入狙击阵地的美军遭遇了意想不到的激烈抵抗,在着陆点受到了来自机枪、迫击炮甚至榴弹炮的猛烈打击。在接下来的17天战斗中,美军阵亡8人,另有76人负伤。同时“基地”组织的武装分子也阵亡过半。

(“蟒蛇行动”作战计划图和作战区域立体地图)

正如印度陆军在“胜利”行动初期的失算一样,美军也低估了对手。在美军指挥官看来,夜间山区飞行的风险比敌军火力的威胁还要致命,因此美军放弃了夜暗的掩护,而是选择黎明时分搭乘直升机进入山谷。美军高层本以为只会遭遇轻微的抵抗并在3天内解决战斗,因而并没有打算调集大量的支援火力。所以大部分参战的美军步兵连甚至连迫击炮这种反应最敏捷的火力支援武器都没有带上。步兵营也没有与其编内的105毫米炮兵连一道投入战斗。美军的高级指挥官认为在崎岖山地地形和稀薄空气中运载炮兵武器的困难已经超过了其所能带来的好处。

美军在“蟒蛇”行动中最初两天里大部分伤亡都是由“基地”组织的迫击炮和榴弹炮火力造成的。但美军最终成功摧毁了5门向直升机起降区射击的D-30榴弹炮。在没有炮兵火力支援的情况下,迫击炮就成为了参战美军仅有的建制内火力压制手段。在卡吉尔战争中,印军炮兵对巴基斯坦阵地进行不间断火力压制从而为其步兵成功机动创造了条件,充分证明了炮兵是山地作战中不可或缺的支援火力。但在沙希库特山谷中战斗的美军却没有与之类似的火力支援手段,只得转而寻求固定翼战机和攻击直升机为其提供的火力近距离空中支援。

B.山地战斗中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

(山地作战对直升机的运用提出来相当艰巨的挑战)

虽然美军直升机在阿富汗山区遇到了与印军飞机在卡吉尔战争中面临的相似的环境限制问题,但是正如印军陆航部队仍为其陆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运输能力一样,美军的CH-47“支奴干”运输直升机也是美军在阿富汗的群山中至关重要的机动和重装备运载手段。与卡吉尔战争中的印军所不同的是美军可以在阿富汗战场上可以运用AH-64“阿帕奇”重型攻击直升机。卡吉尔战争中战场海拔高达5485米,因此印度空军的米-25攻击直升机无法投入战斗,只得依靠更轻型的米-17直升机。

(美军的阿帕奇直升机,在阿富汗参战的为AH64A型,没有“长弓”毫米波雷达)

“蟒蛇行动”中美军出动了7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护卫运载着步兵和补给的“支奴干”运输直升机前往起降场并为随后的作战行动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高海拔空气稀薄,美军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无法对目标实施悬停攻击,只得采用与印度陆军米-17s直升机在卡吉尔战争中所采用的同样战术——“流火攻击”。但是美军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有一项大大超越印军米-17的优势,那就是美军直升机安装了能抗衡诸如“毒刺”等地空导弹的红外线干扰装置。卡吉尔战争中的印军米-17直升机没有这类防御手段,因此很容易被巴军北方轻步兵联队的地空导弹击落。但是在这种山地环境下,即使是性能卓越的“阿帕奇”直升机也容易遭到来自敌军的防空火力打击。与卡吉尔战争中的北方轻步兵联队阵地一样,“基地”组织的阵地巧妙地隐藏在那些起伏的山地之中,迫使直升机必须冒险进至距目标200米处才能确认和攻击。而“基地”组织的对空火力大部分是机枪和RPG火箭筒这类无法被干扰的武器。

(海军陆战队的AH-1Z超级眼镜蛇武装直升机)

猛烈的敌火和高海拔环境限制了“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为步兵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的能力。正如一位飞行员所讲的那样“试图悬停是死路一条,你只能边飞行边攻击”。但是第101航空团的飞行员并没有接受“流火战术”的日常训练,因此大部分攻击精度很差。而山地地形干扰了视线和无线电通联,使得空空以及空地协同非常困难,进一步降低了“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战斗效能。参战的7架“阿帕奇”攻击直升机中最终有5架被敌军地面火力击伤不得不退出战斗。美军只得调派4架海军陆战队的AH-1W“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蟒蛇行动’。

这些“超级眼镜蛇”表现优异,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多达217架次的近距离空中支援。但是随着“阿帕奇”直升机的离场,仅仅4架“超级眼镜蛇”攻击直升机无法满足全部的火力支援需求,美军地面部队不得不依靠固定翼飞机来提供空地火力支援。

3.“蟒蛇行动”中的空中力量和精确攻击

随着“蟒蛇行动”地面战斗趋于白热化,美军对火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是一方面美军炮兵部队并未进入战场,另一方面许多搭乘直升机进入战斗的步兵部队未携带队属迫击炮。尽管“阿帕奇”攻击直升机的飞行员进行了英勇奋战,但最终被猛烈的敌军火力赶出了战场。之后美军空军和海军的多型战机参加了战斗并在沙希库特山谷中投掷了超过六百万磅弹药,其中大多数是“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杰达姆)。

(美军使用的“杰达姆”精确制导炸弹)

“杰达姆”是一种可以将无制导的普通航空炸弹改装成全天候精确制导炸弹的尾部制导组件。弹尾安装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制导组件(INS)能让“杰达姆”炸弹在投放后自动纠正偏差飞向目标。“杰达姆”弹药是根据机组人员事先输入的目标GPS坐标进行导航的,云层、沙尘和烟雾都无法影响其攻击精度,因此其比激光制导炸弹更具有优势。“杰达姆”炸弹的制导方式决定了其对付固定目标比攻击诸如利用地形做掩护并快速转移阵地的“基地”组织迫击炮小队等机动目标时更加有效。而高海拔地区突如其来的降雨和厚厚的云层使得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的“杰达姆”炸弹成为高海拔作战中的理想武器。

尽管拥有“杰达姆”炸弹带来的巨大技术优势,美军的空中行动与印度空军在卡吉尔的作战同样遭遇到了相同的挑战。美军战机也得面对那些高度分散在起伏山地中的灵活的敌军小分队。由于美军参谋人员相信“基地”组织拥有大量可以轻易隐藏在山沟里的肩抗式地空导弹,因此美军战机大多保持了6100米以上的飞行高度以躲避地空导弹威胁,但这也使得地面目标更难被发现。美军飞行员也被座舱的狭小视野所困扰。据参战飞行员回忆,在飞机上看目标地域“就像一张邮票那样的大小”。此外,迎角问题(angle of attack)也使得目标捕获变得非常困难。

(战后发现的“基地”武装简易火箭炮阵地)

尽管美军陆军参战部队在战后立马推出的报告中认定此次战斗最初两天里近距离空中支援行动摧毁了大多数“基地”组织的迫击炮和榴弹炮,但是之后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基地”组织的许多阵地并没有被美军猛烈的空地打击摧毁。比如即便美军对“姜”目标(这是一座海拔3100米的高山)顶部的“基地组织”阵地进行了长达10天的不间断轰炸,最终也没能摧毁该目标。后来美军发现其中一处敌军阵地甚至被5个“杰达姆”炸弹弹坑所包围,但美军的空袭最终还是未能摧毁该阵地。大多数武装分子在美军发动空袭时会躲进较深的山洞里,等轰炸结束后再从山洞里跑出来进入阵地继续战斗。参战的美军也像卡吉尔战争中的印军一样注意到了山地地形对于航空弹药效果的起到的限制作用。他们后来这样描述这个特点,“这里的高山非常陡峭而崎岖......如果一枚炸弹距目标的水平距离是200米,但是考虑到倾斜的山坡带来的垂直方向落差,实际距离很可能超过500米。”

C.结论

卡吉尔和阿富汗的两场山地战争表明,即便出现了精确制导武器,但高海拔地区战争的本质并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山地战的主角仍然是轻步兵。 炮兵仍是机动作战必不可少的要素。 空中力量在高海拔山地战场上还是无法独自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援。 在高海拔战场上,炮兵提供的压制火力远比精确的航空弹药来得重要。 尽管诸如“杰达姆”炸弹这类先进的精确制导弹药在任何战场环境中攻击无防护的固定目标都非常有效,但是面对在高海拔山区复杂地形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种对手时,仅仅依靠近距离空中支援一种手段无法满足步兵部队一步步艰难前行所需要的火力支援。

有时候对关键区域的大机群突击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高海拔战场对于近距离空中支援的局限。比如“蟒蛇行动”中美军特种部队在塔克盖尔山(Takur Ghar)山顶上的激烈战斗,又比如像印军在老虎山的战斗,当时印度空军出动了“幻影”战斗机对巴军北方轻步兵联队的阵地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空袭。但总的来看这些事件都是个例,因为诸如天气原因、增加的地面火力威胁,以及在复杂地形中敌军阵地生存能力的提升等等因素联合作用,使得近距离空中支援无法独立完成配合地面突击行动的火力支援任务。当年随着卡吉尔战事的发展,印度陆军主要依靠大规模的地面炮兵提供火力支援。而2002年3月的时候,美军在阿富汗没有部署炮兵,要不发生在“沙希库特山谷”的战斗中肯定会有大量炮兵投入战斗。

(美军战前组织的推演)

除了压倒性的火力优势,大量的战前准备工作也是高海拔作战的必备功课。作战演练和环境适应性训练是高海拔战场上取胜的两大关键因素,但这些训练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紧急状态下被匆忙部署到高海拔战场上执行作战任务是困难且危险的。卡吉尔战争中印军那加联队第1营和锡克联队第8营就是在没有时间针对恶劣环境进行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投入老虎山战斗的,加之战前没有进行周密筹划部署,因此在战斗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之后参加战斗的那加普特那步枪联队第2营,则有时间开展作战演练和环境适应性训练(尽管训练时间与印军条令相比有所缩短,但训练科目基本完整),他们最终夺取了图图岭,使得卡吉尔战争反败为胜。

只有接受过高强度训练、身体健壮的官兵才能在山地战场上成功实施机动,为夺取胜利奠定基础。在“蟒蛇行动”最激烈的战斗的中间阶段,一个美军“游骑兵”小组在没有绳索的情况下,徒手在冰雪覆盖的塔克盖尔山(Takur Ghar)上攀登了近300米高的山坡。而他们中大多数都背负着重达80磅的装备,几乎是手脚并用才成功爬上去。山地战斗中,所有官兵都应该掌握基础登山技能,但作为力量倍增器的高水平登山运动员则可以极大地丰富部队的机动路线。卡吉尔战争中,由印度陆军高海拔战学校教官和拉达克侦察队队员组成的的索具固定组为印军最重大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塔克盖尔山等高线地形图)

轻步兵所进行的大胆机动也是战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攻击占有高地地利之敌就必须达成战术突然性,而最典型的战术就是在夜暗掩护下沿敌军意料之外的接近路发起突击。此外,没有密集的支援火力掩护,轻步兵也无法对高地之敌发起突击。在复杂地形上向坚固防御之敌展开的地面战术机动非常依赖各种支援火力的配合。因为地面防空火力的威胁增加,空中力量无法对顽抗之敌实施可靠而持续的火力压制。只有地面炮兵才能为步兵提供虽然不精确,但是足够猛烈的支援火力掩护其突击行动。

对敌军的轻视以及随之所带来的一系列战术失误在严酷的山地战场上都是难以掩盖的。

无法适应高海拔战场环境也会导致军事上的失败。但另一方面,参战部队同样可以利用高海拔战场地形来增加己方优势。山地地形和高海拔气候能够限制诸如攻击直升机等先进武器平台的使用,从而限制或者削弱双方的不对称优势。卡吉尔战争中,尽管巴军北方轻步兵联队利用分散部署在各个制高点上的隐蔽阵地掌握了战争初期的主动权,但随之而来的呆板战术和严酷环境的侵袭让印度陆军有机会夺回战场主动权。印军的战术变化,以及压倒性的火力支援使得印度陆军成功克服了初战失利最终获得了战争胜利。

D.启示

参加高海拔山地作战的地面部队必须根据战场自然环境专门对部队进行调整。在高寒山地这种最严酷的战场环境中,一方面后勤支援任务变得非常困难,需要用更多的物资器材来为战斗提供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战斗警戒、维持补给线等任务更加繁重,以及诸如炮兵等其它要素的投入,高海拔山地作战对于兵力的需求也会上升。卡吉尔战争中那些被包围的北方轻步兵揭示了在高海拔战场上缺乏补给、孤军奋战的部队将会迎来的悲剧性命运。除了后勤补给之外,要想在高海拔战场取得胜利,能执行决定性战场机动的步兵部队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步兵部队还必须满足以下几项要求: 1. 具有充足的兵力; 2. 具备分散成小分队独立作战的战技术水平; 3. 能做到轻装简行,也不会被负重压垮; 4. 能够在世界上最复杂艰难的地形上机动。

来自地面、空中和海上平台的全谱火力对于赋予参加高海拔作战的部队压倒性攻击力是至关重要的。空地火力对于地面部队来说也是其支援火力梯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固定翼飞机能在高海拔战场上执行从摧毁固定目标到提供应急近距离空中支援等一系列任务。接受过高海拔战场飞行和“流火”战术训练的飞行员可以驾驶攻击直升机为地面部队提供应急响应火力。高海拔战场上,地面部队实施机动的基本条件是具备能对一大片区域进行持续且猛烈火力压制的能力,而空中力量无法独自提供这样快速响应的密集火力,因此炮兵就成了最好的手段。

即便有高山带来的挑战,也必须想尽办法为高海拔战场上的地面部队提供炮兵火力支援。卡吉尔战争中印度陆军充分证明了炮兵的威力。这种全天候的快速响应火力在包括高寒山地在内的所有战场上都是支援机动作战的必备手段。在“蟒蛇行动”之后进入阿富汗的美军和英军都携带了装备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连,并且成功地将这些火炮空运到阿富汗全国各地。这一行动充分证明在“蟒蛇行动”中,如果当时的美军有炮兵部队,则一定会充分利用炮兵火力对地面战斗进行支援。

E.结语

技术的进步会驱动战术的革新。但世界上仍然有些地区很难被军事技术进步所影响。稀薄的空气、寒冷的气候和山地地形一道在高海拔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严酷战场。在这个战场上的胜利法则并未被科技进步所颠覆,大胆的机动与压倒性的火力之间的协同配合仍然是高寒山地战斗中的决胜因素。新诞生的精确制导战争并不能主宰这个被世界最高山峰所重重包围的战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