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其顿帝国奠基者——亚历山大大帝战术分析

亚历山大是西方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征服者,他生于公元前356年,死于公元前323,死时年仅33岁。

他于公元前334年开始出征波斯帝国,用了十年时间攻灭了当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波斯帝国,并且从希腊一直打到了印度,最后死在了返回马其顿的途中。

亚历山大可以说一路上战果辉煌,他刚从马其顿出发的时候兵力为30000-40000步兵和4000-5000骑兵,总兵力大约在4万人左右。 而他面对的整个波斯帝国,则拥有着上百万的兵力。

如果换了在我们中国,对于这样兵力悬殊的战争,一定会用到计谋,但是纵观他所有的战役,我们会发现,他几乎都是正面硬刚获 胜,甚至有时候他的将领建议他发动夜袭,但他也仍然拒绝,表示一定要正大光明地战胜对手。

身先士卒的亚历山大大帝

确实,在很多战役中他面对的都是有着绝对兵力优势的对手,但是几乎都是正面硬刚获胜,那么这种获胜就取决于他的战术。

他的战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步骑结合的战术,充分利用重步兵牵制对方的主攻,然后出动骑兵绕到对方的背后发动突袭,直扑对方指挥中心,打掉了对方指挥中心之后,战场上的敌军就只有逃窜的份了。

实行这种战术,他主要靠的两种兵种,一个是马其顿方阵步兵,马其顿方阵的主要武器是马其顿长矛(长13~14英尺,双手操作,后期的超过18英尺。长矛末端有配重利于平衡,兼做长矛折断时之备用武器。),直径2英尺的圆盾。

方阵中士兵们手中的盾牌在保护自身左侧的同时也掩护了相邻战友身体的右侧,一旦最前排的士兵倒下后,原先位于第二排的士兵将迅速填上他留下的缺口。

伊尔汗国时代手抄本上的亚历山大

第一排的士兵一般都是半蹲着,将长矛对准前方,而第二排士兵则是将矛搭在第一排士兵的肩上,这样可以增强正面对骑兵的杀伤力。

而整个方阵战术的精髓就在于全部士兵同心协力、齐头并进,临阵脱逃者会受到最为严厉的惩罚。这是一种典型的重步兵方阵,特点就是防御力非常强,但是机动性非常差。

另一个杀手锏就是亚历山大的骑兵部队,尤其是他最为精锐的“伙友”骑兵,每次大战都是由他亲自带领,作战的时候,他通常会把马其顿方阵重步兵放在中间,两侧是骑兵。

当对方进攻,他一般亲自带领的精锐骑兵会在阵型的右翼,当对方进攻的时候,他的左翼部队和中部的马其顿方阵重步兵会死死黏住对手,而他亲自带领的骑兵会在右翼形成突破,基本上每次战役都是这个套路,只是根据战场的具体情况有所改变而已.

战例分析:伊苏之战

在图例中,红色代表步兵,粗线为重步兵,细线为轻步兵,紫色代表骑兵,带星星的为双方主帅亲自带领的部队,而红色表示亚历山大的部队,紫色代表他的对手

这是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与波斯军进行的一次重要会战。公元前333年10月,亚历山大三世夺取小亚细亚后,越过伊苏斯平原,欲南下叙利亚。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率约12~13万人。

马其顿长枪步兵只是军队的基础

由索契进至马其顿军的后方,占领伊苏斯,在皮纳鲁斯河北岸占领阵地,切断马其顿军的交通补给线。亚历山大闻讯后,率军约3~4万人急速回师,边行进边展开,抢占右侧高地,沿河南岸摆开阵势。

战前双方的部署情况,马其顿方面还是一如既往的骑兵在左右两翼,中间基本是马其顿方阵重步兵。波斯方面的右翼是波斯骑兵,中间和左翼都是重步兵,其中右翼是希腊雇佣军重步兵

战役开始后,亚历山大左翼的骑兵对阵波斯骑兵,双方呈胶着状态,中间部分的马其顿方阵重步兵对对方中部进攻,中间有一条小河。

在著名的喀罗尼亚战役中亚历山大从左翼率军击破希腊人的阵线。

波斯军先是出动弓箭手对马其顿步兵放箭,造成了马其顿方阵步兵的一定伤亡,不过马其顿方阵还是迎着对方的弓箭而上,渡河与对方交战。

最后亚历山大亲率他的伙友骑兵从右翼杀出,对阵对方的左翼希腊雇佣军,双方全面开战。

伊苏斯战役马赛克地板画

战役打的非常激烈,波斯骑兵对战亚历山大左翼的骑兵,他们的数量是亚历山大左翼骑兵的两倍,左翼一直处于苦苦支撑的状态。

中间的马其顿方阵也苦苦支撑着战线,形势非常不利,处于劣势。只有右翼亚历山大亲自带领的伙友骑兵突破了对方左翼的防守,逐渐绕到了对方的身后。

在消灭了对方右翼的部队后,此时亚历山大的右翼精锐骑兵部队对战场的形势一目了然,立即发动了对对方中央部队的攻击

压制希腊人的波斯军队

中央战场,在亚历山大的伙友骑兵和马其顿方阵的两面夹击下,对方的中央部分逐渐支持不住,亚历山大很快就杀到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跟前,大流士三世仓皇从战场撤离,至此,战场形势被逆转,大流士带领部队逃离了战场,接下来就是扫尾了

包括波斯方面右翼的骑兵,虽然明显占优,但是在主帅撤离的情况下也只能逃离战场了。由于当时打到了天黑,所以亚历山大也没有展开多少追击,此战亚历山大大约有4万人马,损失在7000人左右,波斯帝国大约为5-10万人,损失2万人左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