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刑警两年从警路:成长是从“活路王”到“完美主义”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成都新津县公安局五津派出所民警李剑寒,从办案流程都要逐字逐句摸索,再到现在对每件案件的“完美主义”,李剑寒经过磨练,从“小鲜肉”变成了经验丰富的刑警。从警校毕业仅仅两年多,他和同事守护一方平安,这位年轻的刑警用自己的经历,讲述着劳动者的故事。

打击犯罪不马虎 办案追求“完美主义”

李剑寒是个90后,2018年从警校毕业后考入新津县公安局五津派出所做刑侦工作,对刑侦民警来说,李剑寒的年龄算个“小鲜肉”。“我年轻,没结婚,没有那么大压力,多做点事情也当做学习。”李剑寒一入职就喜欢揽活,因为住在派出所,为了不让回家的同事赶回来加班,有时候他会经常帮同事处理一些紧急的事,久而久之被同事起名“活路王”。

日常的工作,并未让李剑寒感到自己和老民警的差距,直到一次紧急任务的经历摆在了他面前。 “才入职那会儿,确实对刑侦工作很陌生,觉得一些盗窃、打架斗殴都算是大案子了。”直到有一天,李剑寒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件“大案子”:一个涉毒案件,让李剑寒迅速成长起来。

那天,所里抓捕回来几个涉毒嫌疑人,说巧不巧,那天所上的民警都有其他任务执行,李剑寒有点傻眼了。“第一次一个人办毒品案,流程完全不清楚,又是凌晨,咋办呢?”嫌疑人已经抓回来了,李剑寒想,如果自己还办不好案子,怎么说得过去?左思右想后,李剑寒拨通了已经下班的民警电话。被电话吵醒的民警,一遍一遍耐心地教李剑寒如何审讯,如何做笔录,如何送检。“我记得那天晚上,问了好几个人,慢慢摸索。”终于,在打了十几通电话后,李剑寒独自把案子办了下来,将嫌疑人送检起诉。

这段经历让李剑寒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他看来,抓回来的人,如果让检方退回补充侦查,就是自己做得不够好。“检方退回来,就证明我们办的不好,案子有瑕疵,如果让罪犯得到惩治,那我肯定良心不安。”之后的案子,李剑寒开始追求“完美主义”:他的原则就是,办的案子不退侦,不让犯罪分子逍遥法外。

抗疫在一线 值守确诊封楼小区不退让

在今年疫情期间,李剑寒主动放弃休假,毅然投入到了这场战“疫”中,当家人昐着他回家团年时,他只能通过电话给家人几句安慰,他说“我这边真的走不开,忙完我就回来。”

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了刑侦工作外,李剑寒配合社区民警,每天对辖区内的重点场所进行滚动式摸排,一旦发现涉疫情况及时汇报与处置。每天他走街串巷,为的就是能多排查出疫情隐患,杜绝疫情在辖区内蔓延。期间,他每天对需要停业酒吧清吧、网吧、KTV、洗浴按摩店,进行了滚动式清查,督促停业到位,防止人员聚集引发疫情。

当五津辖区第一起病理确诊后,李寒剑连续多日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封锁确诊病人所在整栋楼宇,确保无人出入。值班期间,他和同事每天要穿防护服,在楼下一守就是十多个小时。“没啥辛不辛苦的,这就是我的工作,怕也要上。”

从警两年多的李剑寒在成长,经历了一次次案件和突发情况,也会接警普通的纠纷。年轻的身份有时候在处理普通纠纷的时候,反而成了劣势。一次,在一次广场舞噪音大的出警中,一位大妈就指着李剑寒说,“我都可以当你奶奶了,你还来管我。”无奈,李剑寒只有和同事向大妈耐心普法、劝导,但这种经历也让李剑寒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群众觉得我年轻,我没经验,可能确实做得还不够好,只有把工作做好了,才能得到认可,而不是觉得我年轻就做不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